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而出。

(3)鲁迅先生的笑声是 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4)鲁迅先生走路很 ,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A.并且     赫然     晴朗     轻盈

B.甚至     赫然     明朗     轻捷

C.甚至     勃然     晴朗     轻捷

D.并且     勃然     明朗     轻盈

2、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写的一篇怀念儿时保姆的文章。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从战国到五代到期间一千多年的史事。

C.作家、翻译家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通过回忆老王的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凸现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生命的慨叹。

D.《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和祥子一样十分要强,和祥子一样命运悲苦,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

B.《骆驼祥子》大量运用了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典范。

C.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D.《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大冰盖”。尼摩船长带领潜艇潜入水下800米深处,最终脱险。

4、下列加横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在长跑中摔倒后继续冲向终点,他的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B.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锲而不舍地宣布“购买”钓鱼岛。

C.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D.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孝顺,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ào)  烦(zào)   B. 尴尬(gān gà)  凉(yīn)

C. 石(luǎn)  一把(kāi)   D. 缝(qì)    米(yǎo)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遵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B. 通过参观遵义会址,使同学们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C.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给他。

D. 每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的原因?

7、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掣友。

B.他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

C.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燃起一枝烟来。

D.石板上青幽幽的,宽畅荫凉。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郑人买履》,回答小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买履者 :

(2)之市: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这则寓言故事中郑人之言最具有讽刺性的是哪一句?(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用“/”给下面两句话各划一处停顿。

(1)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2)遂 不 得 履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请补写出下列描写黄河的诗句。

(1)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2)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就是母亲

蒋勋

(1)1月7日,我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因为是直达台中的快车,上了车我就放斜椅背,准备休息或看书。

(2)车快要启动时,我忽然听到吵闹的声音从七号车厢的后端入口处传来。许多乘客都被这不寻常的骚动声惊扰,回头张望。

(3)我坐在最后一排,声音就近在身边,但是看不到人。是粗哑得近于嘶吼的声音,仿佛有人趴在车门边,一声一声地叫着:“你带我去哪里呀——你带我去哪里呀——”

(4)然后,七号车厢的乘务小姐神色仓皇地出现了,引导着两位纠缠拉扯的乘客入座。

(5)车子缓缓开动了,这两位乘客终于坐定,就在我座位的斜前方。

(6)其中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妇人,身躯很胖,脸有点变形,她继续咆哮着:“你要带我去哪里呀——我不要去——”她像耍赖的孩子,双脚用力跺着车厢地板,用手猛力拍打前座的椅背,吼叫道:“我不要去——”

(7)许多乘客都露出惊惶的眼神,前座的乘客悄悄移动到了较远处的空位上。

(8)我在列车上遇到过衰老的人、肢体残障的人、坐在轮椅上的人、手脚抖动的帕金森症患者,但是第一次遇到智障的乘客。

(9)我没有想过,身体有这么多艰难,智障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艰难吧。

(10)我在斜后方看着这智障的妇人:肥胖得有点失去了轮廓的躯体,浓黑的眉毛,宽而扁平的颧骨,张着的口,粗重的喘息,不断四下张望的仿佛被惊吓到的眼神。

(11)这样不安、这样躁动、这样仓皇、这样惊恐,仿佛被围猎的野兽,无处可逃。

(12)我或许也被吓到了吧,一直凝视着这智障的妇人。她忽然回过头,跟旁边一直安抚着她的另一位妇人说:“我要吃——”

(13)另一位妇人年龄在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很苍老,一脸皱纹,黧黑瘦削,但是身体看起来还硬朗。她即刻从一个手提袋里拿出一包鳕鱼香丝,递给智障的妇人说:“吃啊,乖喔——”

(14)智障妇人迫不及待,一把扯开玻璃纸袋。一条一条像纸屑一样的鱼丝飞散开来,撒落四处。老妇人赶快俯下身去,一一拾捡,放进智障妇人的手中。

(15)有一些飞散在我身上,我捡起来,交给老妇人,她回头说:“谢谢。”

(16)我笑一笑,问她:“女儿吗?”

(17)她点点头。

(18)她的女儿把鳕鱼香丝塞进口里,大口咀嚼,鱼屑一片一片从嘴角掉落,母亲则不断为她擦拭着。

(19)女儿好像安静了下来,但会不时突然惊惶地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20)母亲很耐心地说:“出去走走啊,闷在家里怎么行?我们在别处旅行不是也坐火车吗?”

(21)一位近八十岁的母亲,照顾一个年近五十岁的智障女儿,那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啊!作为母亲,她也曾经懊悔过吗?愤恨过吗?厌烦过吗?觉得羞辱过吗?想要逃避过吗?

(22)我在斜后方,做着我应该做的功课,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做得比这一位母亲好。

(23)母亲安抚了躁动惊惶的女儿,女儿仿佛睡着了,母亲为她盖上外套。趁女儿睡着,她从手提袋里拿出像是女性刷睫毛的小圆筒,抽出沾黑膏的小刷子,为女儿刷染头上花白的头发。车窗外夕阳的光,映照着母亲挑起的一缕一缕的发丝,发丝由白变黑。

(24)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比艺术更重要的功课,比美更重要的功课。

1概括文中母亲为她的女儿做的几件事?

2请简要分析标题“这就是母亲”的内涵。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有怎样的特点?

4本文作者蒋勋是台湾知名画家、作家,代表作有《蒋勋说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等。选文结尾处说“自己还有很多生命的功课要做”,你认为蒋勋先生所说的“生命的功课”指什么?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底层情话

作者: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平日,我常到这个小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口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从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一群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⑪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注)从维熙,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1阅读全文,第②段“我”感到很快意,其原因是:________

2从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   ,其作用是什么?

3细读第⑥、⑦段,第⑤段中“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具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

4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请以“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写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600字以上;(3)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