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她性格温和,和学生说话时总是和颜悦色,大家都很喜欢她。
B.现在她的母亲快要行将就木,她烦忧不堪,不知是否应该和母亲和解。
C.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为了争取利益,人们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签订(qiān)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
B. 提防(dī)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
C. 歼灭(jiān)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n)
D. 憎恶(zēng)诘问(jié) 震悚(sǒng)憧憬(chóng)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兀(wù) 嘉肴(yóu) 兑命(yuè) 修睦(mù)
B. 尽粟(sù) 矜寡(guān) 鯈鱼(tiáo) 骈死(bìng)
C. 挂罥(juàn) 槽枥(cáo) 两鬓(bìn) 北冥(míng)
D. 布衾(qīng) 叱牛(chì) 迁徙(xǐ) 塘坳(ào)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guān) 箴言(zhēn) 瞭望(liáo) 挑拨离间(jiān)
B.劫掠(luè) 推搡(sǎng) 襁褓(qiáng) 怒不可遏(è)
C.忧戚(qī) 广袤(mào) 颠簸(bǒ) 自惭形秽(huì)
D.瞥见(piē) 矗立(zhù) 腈纶(qīng) 强词夺理(qiáng)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写诗获罪,被贬到黄州,本词描写了入夜时分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上阙写景,“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渲染了寂寞清冷的环境氛围。
C.下阙抒情,“惊”字一语双关,既写鸿鸟受惊,又指诗人被贬后惊魂未定。
D.本词写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语言空灵传神,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2】“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主语是________,这一诗句表现了作者心境的________和志趣的_______。
6、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之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坻。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时期的刻苦。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有一次,毛泽东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非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十年以后。他开始把湖南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了有名的农民协会,这到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
(1)毛泽东为了更好地投身革命,年轻时他做了哪两方面的准备?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2)选文体现出了青年毛泽东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卖白菜
莫言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故事情节 | “我”的心情 |
① | 不舍 |
“我”不小心摔白菜 | 自责 |
老太太挑白菜 | ② |
③ | 气愤 |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 ④ |
【2】请给“终于挨到了集上”的“挨”字注音,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句中“挨”字的含义。
【3】买白菜老太太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人说,她的举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老太太怎样的生活状况,请从描写的角度加以分析。
【4】文中两次提到母亲的眼睛,请分析两次母亲不同的情感。
【5】事情的结局让我深感羞愧,母亲的教诲让我终身难忘,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从母亲的教诲中折射出她怎样可贵的品质?
9、按要求作文。
命题作文:《触动心灵的风景》
要求∶(1)除诗歌外,文化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要工整,主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