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yuè州(书(zhāo)  腐(

B. 亩(quǎn)  折) 老sǒu) 作

C. 生(yǎn) 负)  弓)   驱chí

D. xié) 穷kuì)  介zhòu)  入u)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 大千世界,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 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 凡俗生活, 人生天地的辽阔。

A.欣赏       引领       超脱       领会

B.俯视       引领       超越        领略

C.欣赏       领导       超脱       领略

D.俯视       领导       超越       领会

3、下列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眼下,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全面推广应用,为制造业赋能。在亚洲最大的重卡生产线——三一重卡智能工厂,960多台智能工业机器人配合工人作业,最快约4分钟左右就能下线一台搭载整车智能系统的重型卡车。通过数字化转型,湖南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重点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产业新动能。③今年,湖南将开展360家智能制造企业、1080个智能制造生产线和车间、5400个智能工位面向未来,湖南正在为智能制造拓展更强“大脑”。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同时,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培育一批数智赋能的先进制造业集群,④计划到2025年,推动70万家企业上“云”、4万家企业上平台,实现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要求我们遵守纪律,做个坦荡如砥的人。

B.济南野生动物园中,老虎步履稳健,仰天长啸,振聋发聩

C.近年来,济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

D.学校元旦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自出心裁,编演的歌剧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诗歌的第一句描绘了池水满溢的景象,第二句描绘了植物 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补全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里的内容,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

(2)书中,斯诺惊奇地发现,在贫穷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___________

(3)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印象。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文本一

中国新冠疫苗缘何选用灭活技术路线?

①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疫苗有七类,即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纳米颗粒疫苗。按照我们国家的五条技术路线来说,有灭活疫苗、流感病毒作为载体的弱毒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但是,只有我国大规模选用的是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且现在走得最快的三种灭活苗都已经三期临床接近尾声。

②西方国家不选用灭活技术路线的原因在于,生产灭活疫苗需要生产企业具备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这里有很多生物安全问题,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因此,他们选用了mRNA疫苗路线,这一路线是为癌症病人研究的疫苗。如果注射在健康人身上,安全问题很难排除。而且,mRNA自身稳定性弱,疫苗进入细胞的技术难度大,在体内持续表达可能出现免疫耐受,长期存在细胞内的潜在风险尚不清楚,规模化生产工艺尚有待优化。

③我国之所以采取灭活疫苗路线,原因就在于其制备方式是传统经典的,属于成熟、可靠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准。而且,灭活疫苗能够增加人体抗体,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适合老人或孩子、身体免疫力低下及体质虚弱的人。

(节选自中国网2020月12月31日,有删改)

文本二

①“灭活疫苗,通俗地说就是‘煮熟的红薯还是红薯’,煮熟以后它依然是红薯,但不能生长。把灭活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它会引起机体产生抗体,但不在人体内进行繁殖,因此它不致病。”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介绍说。

②灭活疫苗是如何研发出来的?首先,是抗原的筛选,就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筛选出1-2株作为疫苗生产用的毒株。第二,生产工艺研究。先要把细胞养好,再把病毒种在细胞里,培养出大量的病毒进行灭活。灭活以后再进行纯化,纯化以后再进行配伍,最后配制成疫苗。第三,对质量进行控制,在不同的生产工艺段有不同的质量指标。第四,在动物体内做临床前评估。最后,通过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估后才能上市。

(节选自《解放日报》2021年1月1日,有删改)

文本三

①12月31日,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自接种以来,接种人群轻度发热比例不到0.1%,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表示,我国的疫苗研发工作始终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在疫苗研发生产过程中,我国始终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

②为了防范冬春季节的疫情爆发,也为了有效保护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公共交通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等一些感染风险相对比较高的人群,我国于12月15日正式启动了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半个月来,全国重点人群累计接种已经超过了300万剂次。这次的300万,加上之前的150万,充分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当然也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跟常规接种的那几种灭活疫苗相比,是非常接近的,主要的表现是一些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结等情况。

③疫苗什么时候能接种呢?曾益新介绍,我国疫苗接种将分步实施;目前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的风险;第二步高危人群;第三步全人群的接种。暂时没有接种的人们不用担心,继续做好有效防护。这样逐步构建起的免疫屏障,能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得到彻底控制。

④疫苗免费提供吗?曾益新介绍,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推开,疫苗成本会得到大幅度下降。无论怎么样,新冠病毒疫苗的基本属性是公共产品,价格可能会根据使用规模的大小有所变化,“但是一个大前提是,肯定是为全民免费提供。”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3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二、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说明对象看,文本一属于事理说明文,文本二属于事物说明文。

B.文本一主要运用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我国采用灭活疫苗路线的原因,说服力强。

C.西方国家选用的mRNA疫苗路线技术难度大,潜在风险也大。

D.文本二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了灭活疫苗是如何研发出来的。

E.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和局部硬结的不良反应。

F.文本三第②段中运用“相对”“半个月来”“一定比例”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文本三中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以上三个文本都在介绍“中国新冠灭活疫苗”,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比较文本二和文本三在说明内容上的不同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边。

(冯骥才《苦夏》)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