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湘江水畔的大舜雕塑像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B.这里的陶瓷工艺品每一件都构思新奇,造型轻巧,天衣无缝,人们只要见了都爱不释手。

C.坐落在在全州县才湾镇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因为其特殊的意义,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D.钟南山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B. 在她的后面,各色各样的美国人,人头攒动

C.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D. 今天夏天,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3、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从心底里,对这位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B.是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衡量个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

C.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使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和杰出创造力。

D.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预防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制止和发现校园欺凌行为。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解说:这是一个陈述句,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和愤懑。

C.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解说:句中的“忙着”是谓语。

D.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解说:句中的“宽厚仁慈”是形容词,作定语。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历历”,分明的样子。

B.颔联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C.颈联是诗人想象登黄鹤楼所见: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D.故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看到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诗人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也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故园渺何处?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句诗选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李长林认为,他同现在这位夫人结婚后就不再记年龄了。这位夫人是个骨骼粗壮的农村姑娘,枪法高明、骑术高超,自己领导过一支游击队,把受伤战士背在身上,大手大足像个男人,身体壮实。作战勇敢。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叫马鞍场的村子里。我家是穷苦的佃农。为着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们租了二十亩田。我六岁时,进了一个丁姓地主的私塾。他要我缴学费,而且待我很坏,好像这是慈善事业似的。我在家里吃饭睡觉,每天走三里路上学。放学后,我干各种活,如挑水、放牛等等。我在这家私塾里读了三年书。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遁形 首(qiào) 牛肉(háo) 诚慌诚恐

B.禁锢 留(zhì) 学费(jiǎo) 藏污纳垢

C.吹嘘 热(chì) 劳动(hǎo) 深恶痛疾

D.落第 农(diàn) 名信(nì) 杳无消息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作为信息的分发器,新闻媒体的报道如果振聋发聩,势必触发人们的欲望和行动,以致引起全社会的震动。

B.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虽饱经沧桑,依旧风华正茂!

C.这部书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在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殚精竭虑,奋斗不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文中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B.上三段面文字的作者在这部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作者对抗日战争这一事件的评价。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复活》等,美国作家茨威格曾为他写传编入《三作家》。

D.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根据他的遗嘱,设立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4】以上三段文字出自《______》,这部书是______国记者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通过采访和考察写成的,当时为了在国统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

【5】选段中的朱德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请结合选段和整本书的阅读,说一说朱德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未来服装“智能”无限

①千百年来,服装的功能和价值无外乎实用性和美观性。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将赋予服装更多属性。在不久的将来,你打开衣拒,里面有可以播放音乐的外套、可以测量脉搏和血压的运动衣、带有保暖功能的袜子,甚至有可以识别你情绪的手套。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智能服装”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②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边骑车边使用手机是极其危险的事,那么就请穿上一件智能夹克吧。骑行者不用掏出手机,只需轻轻触碰一下夹克的袖口,或按压、摩擦夹克的纤维表面,便可接听电话、获取导航信息、欣赏音乐。据说,除了适合骑行者,这款智能夹克还适用于不同行业的人,如保安、窗户清洁员、驾驶员等等。而且,它离我们并不遥远,2017年春季就会公开销售。

③智能夹克的生产商之一李维斯表示,夹克这种穿戴设备不应该有丑陋的电线,所以装有多点触控传感器的袖口区域轻薄、柔韧、富有弹性。这种夹克在外观上与正常的衣服没有明显区别,而且也可以洗,“清洗的时候,你只用把那一部分取掉就可以了”。“那一部分”指的是一个可移动的电子标签,它连接了LED元件、触觉元件、电池及传感器,可以随时拆卸并给其电池充电。

④无独有偶。耐克公司正在研发一款能够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其大致原理和步骤是,在这种鞋子两侧鞋带孔处各安装一排小型马达,马达和鞋底的传感器连在一起,通过电池来供电。传感器记录鞋主人的体重、脚位和身体重心等关键数据,然后,根据传感器发回的数据,马达就会像钓鱼竿的绕线轴一样将鞋带绕紧,从而达到自动系鞋带的效果。业内专家指出,根据耐克的这一思路,还可以拓展产品的范围和品类。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把传感器、电池和动力装置做得恰到好处,便能将之成功地应用在服装上,让服装拥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和效果。

⑤当“智能”遇上“服装”,会摩擦出各种各样的火花。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正在进一步加强对高科技服装的研究,以使未来的服装兼具多重功能。例如:可为手机等设备提供电力的“充电衣”、可以实时记录主人运动数据并给出反馈和指导的职能紧身衣、可根据用户意愿改变衣服明亮对比度的“变光衣”,只要穿在身上就能知道自己的身材尺码和胖瘦程度的“测体衣”、能够实时监测婴儿呼吸、心跳、体温、姿势和活动状况的“智能婴儿连体衣”,可以形成折射投影从而使人与周围景物完全融为一体的“量子隐形衣”等,不一而足。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服装,甚至可以拥有与主人交流以及与周遭环境互动的一些特殊功能。

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是在未来一个时期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将会使智能服装拥有强大的技术依托和数据支撑。而衍生于其间的新科技将会为智能服装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已辐射到传统的服装业,其未来演变的节奏和多样化增量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1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未来,当你打开衣柜,你可能会看到里面有能够播放音乐的外套、可以测量脉搏和血压的运动衣、带有保暖功能的袜子,甚至有可以识别你情绪的手套。

B. 骑行者不用掏出手机,只需轻轻触碰一下夹克的袖口,或按压、摩擦夹克的纤维表面,就能接听电话、获取导航信息和欣赏音乐。

C. 只要能把传感器、电池和动力装置做得恰到好处,就一定能将之成功地应用在服装上,让服装拥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和效果。

D.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服装甚至会拥有一些特殊功能,如与主人交流以及与周遭环境互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服装的功能、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B. 文章第②③两段介绍了智能夹克的具有功能多样、适用领域广、外观与正常的衣服没有明显区别、可清洗可置换的特点。

C. 第②段的划线句“据说,除了适合骑行者,这款智能夹克还适用于不同行业的人”的“据说”说明信息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而不是从官方等正规渠道获得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列举了几种未来可能出现的、具有各种各样功能的智能服装,具体说明了“服装”和“智能”相遇,会具有多重功能。

3作者认为传统的服装业未来演变的节奏和多样化增量将超出人们的想象,但也有人认为智能服装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你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任选一个观点提供两条依据。

【链接材料】由于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是以健身功能为主的,目前这些智能服装也遵循了相同的思路,并有能力提供相当精确的健身数据追踪和详实锻炼分析。所幸的是,许多厂商都开始把目标受众扩大到健身爱好者之外,男女老少都需要穿衣服,这也使得智能服装更有机会成为适合所有人使用的可穿戴设备。而可穿戴设备如果想要真正蓬勃发展,就必须变得足够时尚,看上去像是普通的衣服和佩饰,同时拥有记步以外的更多功能。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你以“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精选感人的生活情节,要有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流畅、自然;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