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枯躁 漩涡 大彻大悟 振耳欲聋
B.雾霭 晦暗 目眩神迷 名副其实
C.曈仁 震憾 接踵而至 纷至沓来
D.擦拭 演译 安营扎寨 人情世故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 媵人持汤 (热水)沃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B. 造(往,到)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
C. 蝉则千转(通“啭”,鸟叫声)不穷 (《与朱元思书》)
D. 策(马鞭子)之不以其道 (《马说》)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锁屑 交卸 游逛 旁逸斜出
B. 倦怠 狼籍 濒临 张目结舌
C. 牛犊 遏制 深渊 恹恹欲睡
D. 辟邪 鲜腴 吆喝 坦荡如抵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长吁短叹(xū)
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睥睨一切(bì)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光耀门楣(méi)
D. 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万象更新(gēng)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郦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_____,_______”,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壁》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题文)
【1】(小题1)罗曼·罗兰把《昆虫记》的作者 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题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3】(小题3)《昆虫记》的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人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语)。
8、家乡的外滩地
阮道宏
①从我家门前的一条小路上大堤,翻过坝埂,就到了家乡人所说的“小场”了。小场就是外滩地。
②每年农历三四月份过后,随着雨水季节的即将来临,小场外滩地的庄稼也像懂得季候似的,拼命地吸收着晴天的阳光,把自己半生半熟的颗粒赶紧催黄。
③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外滩地一片金黄。在那金黄的麦海与油菜籽的边缘,紫红色的紫云英开得正旺。它们像一条鲜艳的绸边,镶嵌在金黄的麦海与绿茵茵的大堤草坡之间。在这条绸边和草坡交会的地方,稠密的小满天星也正一簇簇一团团播撒着细碎的柔情,它们或金黄,或银白,或沁蓝。蜜蜂在花丛中飞绕,叫天子从麦海中冷不丁地直冲云霄;在半空里播放自由的神曲。而在那麦浪与花海深处,勤劳质朴的江边人,恰似梵高的油画中的人物一样正屈身劳作。【甲】
④在紧张刺激的五月和平静而炎热的六月过后,七月份,外滩地相继退却了洪水,在褐黄的泥浆还没干的时候,外滩地的垄畦上就被乡亲们陆续点上了黄豆、绿豆、花生、玉米以及高粱的种子。大人们忙于播种整理垄沟之时,十来岁的我们,就把那些深浅不一的小土凼①子以及地垄前头的小水沟,当成了我们涸泽而渔的试验场。凼子里的水,斛得快干透时,我们就放下斛水的脸盆,提着竹篮下塘捉鱼了。涸泽而渔的乐趣就在于——当那浅浅的池水盖不住鱼儿隐隐的青色脊背时,鱼儿们会纷纷东钻西窜,那纷纷掀肚亮白的场景,呈现在眼底,也带动了我们的心花在怒放。【乙】只有亲身经历,你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涸泽而渔的乐趣和激奋。
⑤秋风送爽,十月流金。深秋的外滩地是一个色彩斑斓、芳香四溢又充满着神奇与奥秘的地方。站在堤坡的高处,看外滩地,就像是一方庞巨的锦毯,铺盖在蜿蜓的小夹江边。【丙】外滩地里可有着我们那个年岁里最喜爱的宝藏。
⑥【丁】先从找野香瓜说起吧——野香瓜的藤和叶几乎就跟家香瓜一模一样。野香瓜其实就是家香瓜的种子通过人或鸟的粪便和其他转运的方式,遗落在野地里而生长结出的果实而已。由于肥力不充足以及在那些茂密的豆稞丛里吸收阳光不充分,因而长得特别娇小而已。
⑦野香瓜比家香瓜小很多,像大号的弹子球那么大,有金黄的也有淡金黄的,还有很多是青色的。拿起一个又黄又软的放到鼻子上闻一闻,哎呀,真是太香太香了,比家香瓜的那种香气清澈而悠长!我拿起它往褂子上擦一擦,一口咬下去,一如想象中的醇香可口,香甜中还带着一丝酸冽,比那家香瓜更有风味。我一气吃了七八个。吃到那些黄色渐淡的,就酸味重了,有的甚至有点苦。可是,只要你把它放在手心里揉一揉,揉到柔软的程度时,一股清洌的香气就会从小小的瓜球里散发出来。
⑧有时,正当我埋头于茂厚的豆稞丛里聚精会神地寻找时,突然,扑棱棱地,在我稍前的地方,会蹿飞出东西来。惊悸中发现——有时是一只硕大健雅的野鸡,有时是羽毛怪异的鹬鸟②或山雀。可是即使多次遭遇,却没有一次能逮得住的。倒是有一回;父母在一片孤岛似的豆垄上收割时,发现并逮住了一只小野兔。浑身麻栗黄色的小野兔,在我和弟弟手上玩来盘去,晚上睡觉都想搂着睡。可是没过三天它就小命鸣呼了。一如当初我们养过的那只小野鸡。
⑨一晃三十年过去,四季的不断轮回中,我们在家乡渐渐长大,却很快走出了家乡,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寻找更好生活的生计。现如今从离乡到返乡,“奋斗”的使命仿佛已经结束,难忘的故乡情怀又让我们回归这里。家乡的外滩地,却早已沧桑巨变,生活中也早已没有了年少时的情趣。可是,当我看着眼前这片外滩地时,美好的岁月,就像当初的江潮一样,漫上我的记忆。
⑩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飞快!但愿,美好的记忆,能永远翻腾在我们的脑海里。
(选自《合肥晚报》,有改动)
【注】①凼(dàng):塘,水坑。②鹬(yù)鸟:一种鸟,羽毛茶褐色或黑色,嘴、脚都很长,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贝类等。
【1】不同时间的外滩地具有不同的景象。请依据原文,写出不同时间外滩地的景象。
月份 | 三四月 | 七月 | 十月 | 现在 |
景象 |
| 大人播种垄沟, 孩子涸泽而渔 |
| 沧桑巨变 |
【2】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儿时的我们,兴趣岂可在观景这么斯文的事上。
A.【甲】
B.【乙】
C.【丙】
D.【丁】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⑨段作者说“当我看着眼前这片外滩地时,美好的岁月,就像当初的江潮一样,漫上我的记忆”,请你简要概括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往事?
9、文题:请“疫情中,我印象最深刻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人”“事”“场面”等;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