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畸形 不修边幅 秀颀 画龙点晴
B.默锲 摩肩接踵 狩猎 朝朝暮暮
C.演绎 鹤立鸡群 徘徊 为富不仁
D.修葺 大相径庭 狼籍 如释重负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貂裘(diāo) 衡阳(héng) 弦(xián)
B.羌管(qiāng) 不寐(mèi) 鬓(bì)
C.霹雳(pī) 千嶂(zhàng) 浊(zhú)
D.雕弓(diāo) 擎苍(qín) 炙(zhì)
3、下列关于名著的情节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保尔在神父家里等着补考的时候,把一小撮烟末儿撒在神父厨房里预备做复活节面包的面团上。
B. 阿寥沙三岁患霍乱,他父亲马克西姆看护他,不幸染病身亡,他只好随母亲回到外祖父家。
C. 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鲨鱼,但这鱼实在太大,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马林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D. 鲁滨逊在海边解救了一位遭哗变、被流放的船长,并帮助他夺回大船,船长为了报答他就把他送回了英国。
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菲利浦夫妇,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B. 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着忠勇,蓝脸代表草莽英雄。
C. “破阵子”、“南乡子”、“朝天子”、“卜算子”等,都是宋词常用的词牌。
D.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素:sǜ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被:biè 同“披”)
【2】翻译下面语句。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4】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______。(用原文回答)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首诗的首联叙述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哪里?
7、综合性学习
校刊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新华中学拟出版校刊——《学苑》,请你参加编辑工作。
(1)校刊要依据内容设置栏目。栏目的名称应轻松、活泼、灵动,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心理。比如:“好人写真”就比“好人好事”灵动、新鲜。《学苑》将设置“校长讲话”、“青春风景线”、“读写沙龙”三个栏目,其中哪个栏目的名称不恰当?如何修改?还有一处标点不当,请改正。
(2)校刊每一期内容往往有所侧重,刊物才有个性和特点。《学苑》下期新设“读懂诗人心声,感受家国情怀”专题,向全校同学征集对联宣传。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来稿,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并回答这副对联“读懂”了哪位诗人的心声。
上联:写现实刺积弊举世称圣
下联:
诗人:
(3)校刊的质量取决于稿件的质量。为提高《学苑》编辑的写作水平,激发本校文学社成员的写作热情,编辑部将举办“读写的味道”座谈会。请你校对通知稿。(指出错误即可)
通知
《学苑》编辑及文学社成员:
2019年4月23日上午在学校三楼举办“读写的味道”座谈会,请准时参加。
《学苑》编辑部
2019年4月16日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网恢恢, 。 (《老子》)
(2) ,君子好逑。 (《诗经》)
(3)儿童散学归来早, 。 (高鼎《村居》)
(4)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5)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7)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9)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安定的社会环境,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来形容这一现象,即 ,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加重了。寒冷的冬天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⑪“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从汉语词性的角度看,文章第①段加点的词语属于“副词”的是
A. 柴火 B. 更加 C. 寒冷 D. 帮助
【2】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这篇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补充完整。
雪中挑担——(1)——(2)一一父子对话一(3)
【3】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
10、阅读《最好听的音乐》,完成小题。
最好听的音乐
地下220米深处的巷道里,刚才还是抱怨声哭声一片。
“孬种,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怎么还哭哭啼啼的?”自掘进班班长刘大牙的一句怒吼之后,此时,巷道里一篇寂静,寂静的令人窒息。
“吱吱——吱吱——”巷道的一角突然传来两声老鼠的低叫。“老鼠,这巷道有老鼠!”老矿工赵大嘴的情绪立刻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欢快的叫起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不就是一只令人作呕的老鼠吗?能意味着什么?”到这矿上打工还不到两周的李小耳情绪还被沮丧包围着。“既然老鼠能钻进来,说明这儿有空隙与外面相连,说明咱们不会憋死在这里,那么,我们大伙儿就有活路了。”刘大牙接过话茬儿胸有成竹的说。黑暗中几个人情绪高涨起来,欢呼雀跃,劫后余生一般:“我们不会死了,我们有救了!”
就在几小时前,突如其来的一次冒顶,把刘大牙他们8名矿工堵在了这个狭窄的不足20米长的巷道,好在他们有水和能够维持两天的食物,没有的却是见到阳光的信心和勇气。
“大伙儿都别吵,让我们仔细听听,刚才那是不是老鼠的叫声?”赵大嘴招呼其他人说。
8个人屏气侧耳,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又听到了老鼠“吱吱吱吱——”的低叫声。“是的,真的是老鼠的叫声。”有人说。“我还听到老鼠的走动声”刘大牙绘声绘色的说。“老鼠在哪儿?找到它,我们是不是可以跟着它,挖一个出口出去呀?”李小耳兴奋地说。他好像看见老鼠“吱吱”叫着在前面带路,带到一个豁口处,一缕亮光从那里透进来,他刨啊刨啊,然后“哐当”一声大片的阳光随着土堆砸了进来。“你电视剧看多了吧!”刘大牙兜头给了他一瓢冷水,“这巷道里本来空气就少,再瞎折腾,找死啊!”巷道里再次安静下来。
“要是在平时,俺听到老鼠的叫声简直能恶心死,今儿个听起来咋恁好听呢?简直就像美妙的音乐!”赵大嘴的声音又打破了沉静。“对,是音乐,这是我平生听到的最好听的音乐!”对音乐有点偏爱的李小耳很赞同。“那就让咱们听着音乐等待外面的人来救咱们吧!”平生最讨厌老鼠的刘大牙躺在巷道的一角,告诫大伙说,“你们没有听老矿工说过吗?在地下,所有的动物都是生灵,千万别伤害它们,它们在,人就能活。眼下我们大家要做的是,尽量少活动,少说话,保持体力。”
巷道里又是死一般寂静、墨一样漆黑,只是隔长不短地能够听到一两声“最好听的音乐”。
第一天,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欣赏着世上“最好听的音乐”,熬过了24小时。
第二天,他们又在漫长的等待中,欣赏世上“最好听的音乐”,熬过了24小时。
……
第五天,四肢无力,肚皮已贴到脊梁上的李小耳说:“班长,你说这老鼠它饿不饿?它吃啥?”赵大嘴接过话头:“这老鼠嘛,它的生存能力远远高于人类,就是十天不吃不喝也能存活下来。”“你说它到这昏天黑地的巷道来做什么?”李小耳百思不得其解。赵大嘴咧嘴一乐:“来跟你比赛呀,比比谁更有耐力。”
第六天,8名矿工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他们已经断粮四天,相当虚弱了,可喜的是,经过检查,均无性命之忧。让救援人员感到奇怪的是,刘大牙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尽管已经昏厥,但嘴里竟时不时发出“吱吱——吱吱——”的低唤。
“他这是怎么了?”有人问。
躺在邻床上的赵大嘴早已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说:“他这是在演奏世上最好听的音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上的作用(任选一句)。
(1)他好像看见老鼠“吱吱”叫着在前面带路,带到一个豁口处,一缕亮光从那里透进来,他刨啊刨啊,然后“哐当”一声大片的阳光随着土堆砸了进来。
(2)躺在邻床上的赵大嘴早已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说:“他这是在演奏世上最好听的音乐!”
【3】请概述本文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处,并简析其艺术效果。
【4】文章以“最好听的音乐”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1】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
【2】第⑤段描写午后街道的“炎热”,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3】简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1)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2)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4】请从选材、语言和主题中,任选一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
1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她叫黄玉婷,今年17岁,是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三(10)班的学生。2月7日,她因确诊新冠肺炎由社区工作人员送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在治疗期间,她克服身体的不适,认真备战高考。为了不落下一节课,她每天在床上拿着ipad上网课,认真地做笔记,还经常会在网上给授课老师留言提问。她说:“人生又多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锻炼的机会。我一定能战胜病魔。争取早日‘完成改造’,出仓!”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