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病句诊查】下面一段话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橘子洲是长沙的文化地标之一。它位于湘江之中,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大约十里左右。

②橘子洲的主要景点有洲头颂橘亭、汉白玉诗词碑、铜像广场、藤架广场、毛主席畅游湘江纪念点、揽岳亭、枕江亭、盆景园、大门广场等组成。

③漫步橘子洲,还能看到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风格独特的不少别墅。

④我们将通过美化橘子洲的环境,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更有魅力。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小石潭记》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C.《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常常重复咏唱,有节奏和韵律感。

D.《回延安》是运用“信天游”的形式,使用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东北风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128日,东台市实验中学一年一度的公开教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B. 东台城区的内环系统和外环系统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C.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 从“速成鸡“激素鸡”到“浑身是虫的皮皮吓”,“舌尖上的谣言”千变万化,耸人听闻,造谣者乐此不疲,消费者却如入迷阵。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晚会上,他的衣服很不合身,显得捉襟见肘

B. 五一节那天,湖滨公园里的游人鳞次栉比

C. 做玻璃制品时,操作者要一气呵成,稍见耽搁,作品就失败了。

D. 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人们谈论起来津津乐道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贵夫人的风采多姿、文静美丽。

B.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C.“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这首诗采取重章叠唱的手法,写出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曲折生动。

【2】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清晨入古寺,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此地一为别,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 ,如三月兮!(《诗经·郑风》)

(8)是故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9)《小石潭记》中生动地写出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回答问题。

①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现在赤脚的红军战士就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赤足向泸定桥出发,一路上有时要爬几千英尺高,有时又降到泛滥的河面,在齐胸的泥沼中前进。

②南岸主力西移时,已经过河到了北岸的一师红军也开动了。他们在夜间摆开一字长蛇阵沿着两岸悬崖前进时,一万多把火炬照映在夹在中间的河面上,仿佛万箭俱发。这两批先锋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不超过十分钟,这时还得听精疲力尽的政治工作者向他们讲话,反复解释这次急行军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要拿出最后一口气,最后精力来夺取在前面等着的考验的胜利。不能放松步伐,不能灰心,不能疲倦。胜利就是生命,失败就必死无疑。

③第二天,右岸的先锋部队落在后面了。四川军队沿路设了阵地,发生了接触。南岸的战士就更加咬紧牙关前进。不久,对岸出现了新的部队,红军从望远镜中看出他们是白军增援部队,赶到泸定桥去的!这两支部队隔河你追我赶,整整一天之久,红军先锋部队是全军精华,终于慢慢地把精疲力尽的敌军甩到后面去了。因为他们休息的时间久,次数多,精力消耗得快,因为他们毕竟并不太急于想为夺桥送命呀。

(1)从选文看,红军要到达泸定桥,需要克服那些困难?

(2)你能从选文中学到红军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冰窗花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 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 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 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 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以“__________的味道”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如“幸福”、“怅惘”、“家乡”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自然的音籁,丝竹的旋律,歌手的演唱,是美的;父母关爱的唠叨,老师温柔的叮嘱,朋友关心的问候,也是美的……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