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2、如图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人体的第二性征
B.②的分泌物可通过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C.⑤所分泌的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D.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出现心理和身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⑥产生了分泌物并且发挥了作用
3、下列生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甘薯的块根繁殖幼苗
B.用落地生根的叶子繁殖植株
C.用小麦种子繁殖幼苗
D.用草莓的茎繁殖草莓
4、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生物种类 | 受精方式 | 发育方式 |
A | 金鱼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B | 青蛙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C | 狗 | 体内受精 | 体内发育 |
D | 蝴蝶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A.A
B.B
C.C
D.D
5、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6、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7、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8、研究表明,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这一事实说明( )
A.人是由古代的黑猩猩进化来的
B.人是由现代的黑猩猩进化来的
C.人和黑猩猩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D.黑猩猩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9、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10、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导致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某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得以保存和繁殖.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C.逐代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11、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12、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珙桐
B.银杉
C.桫椤
D.水杉
1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5、下列人体细胞中,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是(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精子
D.受精卵
16、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 )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
D.智人、能人、南方古猿、直立人
17、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 )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18、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9、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20、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2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______、________、筑巢、________、孵卵和 ______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22、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于________________资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而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称作_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23、___ __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 ____。
24、由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传播途径和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
25、根据藻类植物生活环境和苔藓植物对有毒物质敏感的特性,常将_____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而将_____植物作为水域是否污染的指示植物。
26、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_____。
27、在一定的________内,所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8、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_______到________。
29、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_。人们用接种_______的办法,预防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由于儿童口服“糖丸”疫苗。__________在我国已经得到控制。
30、要使一棵月季树上同时开出几种不同颜色的花可采用_____的繁殖方法。
31、请将下列相关选项用线连起来:
32、易感人群是指一些年老体弱、易生病的人。(______)
33、研究者利用某物质处理普通水稻,使水稻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中选育出矮化且籽粒显著变大的突变体M,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该物质浸泡普通水稻的种子,使种子中_________(选填种子结构:“胚”或者“胚乳”)的基因改变。这样的种子,才可能生长发育为突变体M,即具有上述性状的植株。
(2)经检测,突变体M是由第4号染色体上的某基因改变引起的,进一步对突变体M和普通水稻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品种 | 成熟期水稻株高 (厘米) | 细胞高度(茎纵切显微观察)(微米) |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 籽粒大小 (克/1000粒) |
突变体M | 76.66 | 44.6 | 6.5 | 29.00 |
普通水稻 | 117.43 | 45.2 | 4.8 | 24.83 |
①株高的正常与矮化是一对________性状。将M与普通水稻杂交,子一代株高全部正常。子一代自花传粉后,子二代中出现两种类型,其中株高正常2268株,矮化756株。据此推测,株高的隐性性状是_____(选填:“正常”或者“矮化”),M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选填:“AA或者Aa或者aa”)。
②由表可知,M植株明显变矮,但细胞高度无显著变化,据此推测改变后的基因可能______(选填“抑制”或“促进”)细胞分裂,导致水稻植株矮化。
③突变体M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使其合成的______增加,储存在种子中,使籽粒显著 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普通水稻。
(3)综合以上研究可知,突变体M中该基因与株高和________(填:籽粒大小或者线粒体大小)等性状都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因多效”的效应。
34、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_____,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2)新冠肺炎发生后,我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实行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说,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例如居室通风、消毒,出门戴口罩等。除此之外,研究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研制疫苗,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3)有报导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误导群众抢购该药。双黄连口服液购买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属于_____药。
(4)若新冠肺炎病情严重,需要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最终到达肺部发挥作用。
(5)我国的疫情防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绝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康复出院。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是由_____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