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我们学过《藤野先生》就是选自《呐喊》。
B. 《龟虽寿》的作者是曹操,《梁甫行》的作者是曹植,与曹丕合称为“三曹”,他们是一家人,在文坛上声望极高。
C.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著作。
2、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和前苏联过去取得了一系列月球科学的成果, 目前人类对月球仍所知甚少,需要探索的领域还很多。 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研究实力确定各自的科研目标。
A.尽管 而且 因此 B.尽管 但是 因此
C.因为 所以 但是 D.不但 而且 但是
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白杨礼赞》《子夜》《林家铺子》等。
B.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弟子所著的《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C.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B.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D.君子好逑(配偶)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6、默写古诗文。
(1)那天,你和小粤一起登梧桐山,一路上“芳草鲜美,______”,“青树翠蔓,______,______”。
(2)当你们满怀豪情登顶梧桐山,极目远眺,望着远处的云与山与海,你们不由得发出慨叹。你说:“八月湖水平,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小粤接:“海内存知己,______。”
(3)小粤突然很感慨:“眼前美景如此壮阔大气,可是我的梦想却如《蒹葭》所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求之不得,______。悠哉悠哉,______。’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梦啊?”
(4)你拍着小粤的肩膀说:“‘______,悠悠我心。’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______,儿女共沾巾’。我们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
7、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以及广大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锅老鸭汤
麦淇琳
①我到过那座城市,它很小,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
②初春的午后,窗外的紫云英开着紫色的小花朵。我在南方小镇的工厂宿舍里,手不经意间触碰到墙上的一张旧地图。我在地图上仔细辨认那座城市,终于看见那蓝色的芝麻粒大小的地方,它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然而我并没有那座城市的完整记忆,只有位于华新路一家没有名字的老鸭汤店能唤起我对那个被称为云英老师的记忆。
③当时我从职专院校毕业初闯社会,有一天夜里,不记得是做了什么梦,醒来后就想去浪迹天涯,于是一个人背着行囊到了这座滨海城市,开始在老鸭汤店工作的日子。那天天刚蒙蒙亮,路灯一盏盏相继熄灭,马路是湿的,街景之间有淡淡的薄雾,清新的早晨便从这薄雾里的一缕亮光开始了。我拉下老鸭汤店的卷闸门准备去集市,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瘦女孩急匆匆跑过来:“哥哥,有没有老鸭汤卖?”,我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们店要十点才开市呢,你晚点儿再过来吧。”女孩皱紧双眉:“一碗都没有吗?”“不是我不卖给你,早上还没去拿鸭子,一时半会儿我也变不出老鸭汤来。”女孩很失望。我骑车走了很远,转弯时看见她依然定定地站在店门口。
④集市里的人声和食物香气长了腿,漫在每个角落。我熟门熟路拿到了预订的鸭子,回到店里忙碌起来。等我得空坐下来时,猛然想起那个想买老鸭汤的女孩,我不知道女孩是否会再来,但还是决定给她留一碗老鸭汤。直到晚上店里打烊,那碗老鸭汤仍然香气氤氲,而我始终不见女孩的身影。也许她是一个幻象,也许一切都不存在。
⑤第二天中午我接了个送餐的订单,回程的路上经过桥头,我再次看见那个女孩。女孩骑着自行车正在驶向机动车道,我刚想叫住她,站在路中间执勤的交通警察也注意到了她,马上打出了制止前进的手势。女孩好像没看见似的,仍然向前直行。交通警察追上去截住女孩:“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自行车怎么能走机动车道,为什么招呼你还不停?”
⑥“对不起,是我太着急了,老师住院了没人照顾,我想快一点才会从这边走的。”女孩说着指了指对面的中山医院。“再急也不能违反交通规则,这是很危险的。看你年纪小,这次就不罚你了,以后一定按道行驶,知道吗?”女孩连连保证,等交通警察离开后,我问女孩:“你昨天说买老鸭汤,怎么没有过来取?”女孩告诉我,因为她的云英老师病了,所以她想让老师补补身体,可昨天忙着照顾老师,最后都没有得空。我问道:“老师的病情如何?”女孩叹了口气:“她太累了,为了让盲人们也能‘看’电影,常常要熬夜写讲解稿,这是熬出病了,不过医生说再静养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⑦让盲人们“看”电影?
⑧“嗯,云英老师是从大城市来我们这儿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她不仅文化课教得好,还常常教我们如何掌握阅读的节奏。”女孩说道。
⑨“云英老师?我认识她,她偶尔会来我们店里要面线老鸭汤吃。听说因为她的声音动听,文字功底又好,常常会去盲文图书馆为视障人士解说电影呢,你说的就是她吧?她病了吗?”
⑩女孩眨了眨眼睛,说:“我妈妈出车祸后眼睛就瞧不见东西了,常常长吁短叹。可自从她去听云英老师讲电影,心情开朗了许多,也会跟我们开玩笑了。这次妈妈特地嘱咐我,说我们要懂得感恩,云英老师为了给盲人们讲电影,一部电影前前后后要看30多遍,讲稿改了无数次,才能让视障人士都‘看’得到电影,现在该是我们回报她的时候了。”
⑪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一日雨天路滑,我骑摩托车时摔倒,等我站起来的时候发现眼睛看不见东西了。正惊慌失措时,云英老师刚好经过。她扶我到路边的石凳上坐下:“别急,你只是暂时看不见而已。”“真的?”云英老师亲切地握着我的手,不停地安慰我。她说,有些人摔倒会出现短暂性失明,这样吧,我扶你去对面的门诊给医生瞧瞧。经过医生的治疗,我的眼前真的很快恢复了光明,而云英老师见我无恙后才离开。
⑫时间流淌着,星辰旋转着,我为自己轻易忘却这段记忆而懊恼。穿过如织的车流,我看见路旁有一丛紫云英迎风摇动,发出轻微至极的声音。回到店里,我径直走向厨房,一锅老鸭汤正在炉火上冒着香气。我用保温壶盛了满满一壶,往中山医院走去。
【1】阅读全文,请你以“我”的视角,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完成下面题目。
“我”毕业初闯社会,开始在老鸭汤店工作→①____________→第二天偶遇小女孩,得知她是给生病的“云英”老师买老鸭汤→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角度对选文第③段第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那天天刚蒙蒙亮,路灯一盏盏相继熄灭,马路是湿的,街景之间有淡淡的薄雾,清新的早晨便从这薄雾里的一缕亮光开始了。
【3】分析第③段第二处画线句表现女孩怎样的心理。
我骑车走了很远,转弯时看见她依然定定地站在店门口。
【4】文章第⑪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5】理解文中第⑫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穿过如织的车流,我看见路旁有一丛紫云英迎风摇动,发出轻微至极的声音。
【6】联系全文,说说“紫云英”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9、“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房东母女送出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和导语含义的范围。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情感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