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我们需要科技,必须大力推动技术改变生活。

②否则,它们会扼杀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消泯我们的激情和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萎缩,不再具有丰富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灵感。

③就像有文化学者所说,科技一往无前,人文应当“醒着”同步。

④但我们应该谋求的,是科技和文化、精神的平衡发展。

⑤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A.①④⑤③②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①④③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家(juàn) 撺掇(cuān duō) 竹(huáng)  然而止(jiá)

B.裂(jūn)  默(jiān)     (hèng)   气喘吁(xū)

C.原(liáo) 劣(zhuó    角(léng)    暴风雨(zhòu)

D.连(qiáo)  猎(shǒu)    (xī)      销声迹(nì)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B.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长河落日圆” 中的“河”指黄河;“达于汉阴”中“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古代有特定的年龄称谓,如“始龀”指三四岁,“冠”指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读书则是为“思”提供了载体,也可以说我读故我思。②我思故我在,未经思考的人生是无意义的。③一本书所产生的精神距离是无法测量的。④一本书可以造就一个沉思的人,从表面上看来,思想者与无知者的差别或许在一本书上。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两首诗都借用“黄金台”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唐〕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①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以亲师事之。 ②已矣:结束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默写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③《陋室铭》中从反面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的句子是

 

《无题》中用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是

臧克家《有的人》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化用了鲁迅《自嘲》诗中的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是某同学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名著阅读心得,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作为对该同学心得的回复。

读书越多越发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名著,也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名著,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对美的讴歌。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题目是“昆明的雨”,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赏析下列句子。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 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3“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分别出现在了课文第3段和第12段,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4作者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你能说说“那天的情味”指什么吗?

5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昆明的雨”为题,是否怀念的就是昆明的雨?

6《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始何体现“以小见大”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蜀中有一个杜处士,很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多达几百幅。其中最喜欢的是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为此,他特意将图用玉轴装饰,放在锦缎做的袋子里,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把珍藏的书画拿出来晒,被一个放牛的牧童看到了《斗牛图》,于是便大笑了起来,说:“这画是画斗牛吗?牛在相斗时,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夹在两腿中间,你这幅画里的牛却是摇着尾巴相斗,真是大错特错!"杜处士听后,淡然一笑,认为牧童说的是对的。

古人常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

读完上面的故事,同学们展开讨论。

小宇说:即使像戴嵩这样有修养的画牛大家,如果对某个生活细节观察得不够准确,也会形成笑柄,甚至竟被一个牧童所耻笑。

小明说: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在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是最富实践经验的人,我们要提倡不耻下问的作风。

小文说:当你想要了解一件事的真貌时,最好的途径就是向有经验的实践者学习,因为实践出真知。

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你赞同谁的看法?请从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