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汉代,许多儒家学者跻身朝廷,担任公卿要职,如叔孙通制定朝仪,整饬汉初朝仪的混乱局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一些儒家学者身在朝廷却敢于匡扶正义,搏击浊流,颇受时人称道。材料现象反映出,汉代(     

A.社会观念的开放

B.法家思想被摒弃

C.儒学影响力提升

D.思想局面的暗沉

2、结合所学,对如表《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C.近代工业此期间获得快速发展

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3、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两种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终于在此相遇。以下两件展品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一体

B.封闭保守

C.自成体系

D.连绵不断

4、在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型企业里,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异常高涨。如上海申新九厂合营后的第一年,棉纱生产成本比合营前下降15%,棉布的副次率从20%以上降低为1%—2%。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B.实现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C.改变了工农阶级的阶级性质

D.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5、这是中共中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的一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体现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

7、中国人的家中都有牌位,传统写法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君”是指皇帝。民国以后,一些家庭改写为“天地国亲师”,将“君”易为“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C.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深远

D.救亡图存运动效果明显

8、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     

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

9、明清时期有许多外国传教土来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刊印《万国图》介绍世界五大洲概念等。这表明(     

A.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B.西方的科技文化在中国得到普及

C.“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

D.传教士目的是助推中国科技发展

10、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11、下表是两汉时期关于“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记载

记载

出处

征和二年(前91),武帝年老,“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背着)成E朝诸侯以赐光”,

并进一步指明:“立少子,科行周公之事”

《汉书·常光传》

平帝驾崩后,王莽选择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

《汉书·元后传》

昔成王之为瑞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天、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

《后汉书·班彪传》

背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口见正容,

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

《后汉书·翟酺传》

该表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史书编纂体例的改变

C.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D.王朝更替的政治教训

12、据《元史》统计,1260~1263年的中书执政官共16人,其中汉人7人,蒙古5人,回回1人,畏兀儿1人,契丹1人,女真1人。这一现象反映元朝统治者(     

A.忽视“四等人制”的贯彻

B.积极推进民族交融

C.注重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D.削弱中书省的权力

13、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14、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中国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④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5、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开始衰落

B.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

16、清朝军机处一日日程为:“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助皇帝,决策国政

B.协办军务,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17、据《春秋繁露》记载,君主“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若“逆天”,自然界就会出现诸如日蚀、地震等灾异。这一主张

A.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B.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念

C.彰显了儒家的治国思想

D.消弭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18、西汉惠帝时,监御史制度在各郡普遍恢复,但各诸侯国不设监御史。汉文帝时,“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将郡、国都划入刺史州部。汉武帝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并设立固定办公机构。这些做法反映出汉代(     

A.王国地位显著提升

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

C.官员选任制度完善

D.刺史行政权力扩大

19、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九品中正制在运行过程中最初设置的是郡中正,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自治色彩浓厚。而魏朝末期设立了州中正,州有着浓厚的中央驻外机构色彩。这一变化反映了(     

A.郡县制下地方难以掌控

B.中正官权力在日益扩大

C.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

D.选官权逐渐向中央集中

21、有学者在论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指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鲁南苏北的青莲岗--大汶口诸文化,与江汉间的屈家岭文化有切不断的交流。北方的红山文化来到临汾盆地的陶寺遗址后,与来自关中的仰韶文化汇合。这几方面的聚合,终于给予中原文化巨大的发展能量,蔚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明(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

B.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

D.由单一文化发展而来

22、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辛亥革命

23、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24、2000年10月,在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以及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我国(     

A.早期文明集中于南方地区

B.原始农耕文化领先世界

C.小农经济有着悠久的历史

D.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26、宁汉合流: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_______。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27、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________________”成为普遍现象

28、抗美援朝

(1)背景

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③朝鲜政府要求。

(2)经过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________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有利于发展我国________________外交。

29、________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________,恢复________年号

30、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________,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31、上海、太原失守后,______________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_______战争。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_______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32、19世纪50年代中期________________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两党________,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3、以   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34、评价:这些措施________,但制度过于僵化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三国至唐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以及建筑的成就分别是怎样的?

36、戊戌变法有何意义?

37、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38、简答题

法治,代议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象征之一,请举出英、法、美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三个法律性文献及三国议会在三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39、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英、美、法、德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