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疫情如山,责任重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B.社区的宣传栏、楼宇门口,贴满了醒目的“请戴口罩,做好防护”。

C.当前正处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键阶段,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尤为重要。

D.经历了短时间的全民抢药后,今晨各大媒体纷纷发声呼吁,切忌不要抢购、自行服用药物。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痕迹消失”。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治国理政”“传承家风”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古代文人合称中,一般来说,“王孟”指王维、孟浩然,“韩柳”指韩愈、柳宗元,“苏辛”指苏轼、辛弃疾。古文中的“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D.在古代,“赤子”指初生的婴儿,“汤饼之会”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的宴会,“孩提”指两三岁的幼儿,“幼学”指十岁孩童,“金钗之年”指十二岁的孩童。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山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奋战,无私奉献”

②时光不息,传承不止,“老山精神”还将生生不息,传颂千秋万代

③老山位于麻栗坡县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海拔1422米

④如今,这种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那就是爱国、担当、责任与付出

⑤这座山因自卫还击战而成名,在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老山精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①③②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   馒延   前呼后拥   名副其实

B.轻盈   陡峭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C.恭顺   腑瞰   风云变幻   震耳欲聋

D.妩媚   驰聘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一开始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________

2诗的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段回答问题。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保尔是因为谢廖沙的影响才加入红军的。

B.保尔最后和冬妮娅结为了夫妻

C.保尔是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开始文学创作的。

D.小说中多次描绘的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摸叶子

①船的螺旋桨,被渔民称为叶子。摸叶子,是指清理缠在叶片上的杂物。船行驶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常常被破渔网、海藻等杂物缠住,导致发动机熄火。于是就需要一水性好、身体壮、扛得住风浪侵袭、挡得住寒风肆虐的人,口衔尖刀,跳入海中,潜到水下,摸到叶子,割开缠绕的杂草断绳。在洋上摸叶子很凶险,因为有洋流暗潮,加上风大浪急,摸叶子的人很容易被潮流卷走,也容易被潮水挟持着,缠在叶子的破渔网、海藻里,一旦挣脱不开,就再也浮不上来了。

②我第一次见到哥摸叶子,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傍晚,厚密的雪粒在海岛凛冽的风中,变成锋利的飞刀,割得脸庞生疼。放学路上,我不小心滑倒了,手掌被一块碎玻璃划破了。回到家,哥用热水给我清洗伤口,还到门口扯了几片草药叶,嚼了嚼,敷在上面,又用手帕包好,然后舀热水给我泡脚。哥帮我按摩着长冻疮的脚,他粗糙的掌心抚过我的脚底,痒得我咯咯直笑。爹去世后,我很少笑了。

③这时忽然有人在门口喊哥,让哥去摸叶子。哥边帮我擦脚,边应了声“好”,转身拿起父亲的旧棉袄,跟着那人去了。娘收工回来,听说哥又去摸叶子了,叹了一声:“作孽哟,这大冷的下雪天!”娘顾不上吃饭,忙着煮好姜汤盛在搪瓷杯里。娘用毛巾把它层层包好,又摘下头上的围巾紧紧裹上,匆匆出门。“我也要去!”我拉住娘的衣襟。娘看着我,欲言又止,顿了顿,说:“走吧。”

④天暗下来,风更急了,呼呼的风声,带着响哨,雪更密了,没头没脑地打在脸上,疼极了。娘一手拢着我,一手搂着那个包得严实的口杯,顶着寒风往码头去。

⑤码头上的人,看到我们,不待娘问,便指了指离岸不远的一艘渔船。不远处,一只小舢板摇过来载着娘和我靠上渔船后尾,娘趴在小舢板上,大声喊道:“程啊,上来喝口姜汤吧!”喊了好一会儿,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哥的头冒出来,嘴里衔着一把白晃晃的尖刀,脸冻成青紫色,嘴唇灰白。哥游过来,靠在船边,把刀子递给娘,就着娘的手,喝了一口姜汤,冲我笑了一笑。娘柔声说:“再喝点,娒伢(闽南语,小宝贝的意思)。”娘的眼里闪烁着泪花,声音也哽咽了。我看着整个身体还在海水里泡着的哥,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慌慌的,想哭,却不敢哭。哥对娘说:“没事,就好了,不用等我,这么冷,带妹妹先回去吧。”说着,接过刀子,游回刚才冒头的地方,消失在海面上,海面只剩下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波浪,像狰狞的兽,一圈圈打着转,仿佛在吞噬猎物。娘搂着我,紧紧地,生怕我丢了似的,眼睛紧盯着哥消失的海面,嘴里不停地轻唤着“娒伢娒伢”。

摇舢板的大爷坐在船尾吸着旱烟,嘴里嘟囔着:“造孽哟,造孽哟!”哥冒了几次头,又几次消失,终于,哥又从水下冒出来,双手僵硬地划着水,缓慢地向我们游来。娘放开我,扑到船边,尽可能地把手伸向哥,哥把手搭在娘的手上,娘拼尽全力把完全脱力的哥拉上舢板。渔船上的人把哥的衣裳扔过来,娘拣出爹的旧棉袄,披在哥的身上,又解开自己的棉衣,把浑身发抖的哥搂进怀里,示意我把姜汤端给哥喝。姜汤送到哥唇边,哥好像连喝姜汤的力气都没有了,姜汤含在口中,老半天吞不下去。好久好久,哥才喝完了姜汤,我端着瓷杯的手冻麻了,杯子咣当一声掉在船板上。我用双手包住哥的手,送到唇边,使劲地哈气,哥的手冰得像冰棍,让人本能地想弹开,却又本能地想紧紧地包住。

摇舢板的大爷把我们送回岸边,对娘说:“艮嫂,别让孩子做这个了,太受罪了,小小年纪,落下病可不是玩的。”娘已说不出话来,点点头,又点点头,泪,流了下来。

⑧因为娘不同意哥去做这么危险的活,哥每次都偷偷地去,每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娘就边哭骂哥不听话,边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默默流泪,让我烧姜汤,拿火盆子,为哥搓手脚,直到哥面色回暖不再浑身打哆嗦。

⑨就靠着哥的“不听话”,家里的日子才过得下去,娘的病才有钱治,不再咳得惊天动地,我也才能坐在书桌前,没有跟那些贫困家庭的女孩一样,早早去打工,早早就嫁人。哥在本该任性撒娇的年纪,历经生死考验,修炼出超乎年纪的淡然坚毅。哥身上伤痕累累,他小小年纪,就患了极严重的风湿病,每到阴天,就痛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⑩因为哥,一听到“摸叶子”三个字,我就条件反射似的打哆嗦,手指上、膝盖里好像有无数针尖在扎,心中有一股子寒气嗞嗞而出。

(作者:施立松,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2文中两次写到“摇舢板的大爷”,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第⑥段为例,具体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5文章是如何讲述“哥哥摸叶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

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