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吕思勉这样评价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据此可知,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个人身心健康

B.人与自然和谐

C.社会秩序重建

D.人生价值实现

2、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

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3、在北洋政府存在的大部分时间内,一直设有两院制或一院制的国会。继袁氏之后的北洋集团的主要人物均不得不采取以军事武力作“后援”,以“民意”为招牌来激烈地“竞争”最高的政治权力。这说明该时期(     

A.北洋政府切实践行民主

B.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C.社会转型有较大的阻力

D.军事夺权成为主要方式

4、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

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5、汉初,诸侯王的爵位由嫡子继承,庶子无继承资格。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认为这样会无法传扬儒家仁孝之道,建议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按汉制,侯国隶属于郡,与县地位相当。汉武帝同意了这一建议。这一建议有利于(     

A.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壮大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增强皇室的凝聚力

6、把握核心词语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与“藏传佛教高僧”“拼音符号”“译写一切文字”等核心词语相关联的古代文字是(     

A.西夏文字

B.契丹小字

C.八思巴文字

D.女真文字

7、汉文帝诏书充满了谦恭自省的淡泊平和态度。文帝在诏有司举贤良文学时说:“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此大夫之所著闻也。”《除肉刑诏》:“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这反映出,汉文帝(     

A.遵循儒家和黄老治世之道

B.致力于打造封建盛世局面

C.推动了察举制的发展完善

D.消除了社会上潜在的隐患

8、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数量猛增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推动

B.纸张的普遍使用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北人的大量南迁

9、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全族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封邦建国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10、以下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和落实(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

族之间也互相高不开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A.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B.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促进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孙中山指出:“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这说明孙中山(     

A.具有强烈的排外情绪

B.不主张反对袁世凯

C.极力维护民主共和制

D.率先发起护国运动

12、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士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宫廷、军队盛行马球的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说明唐朝(     

A.时代气息豪迈奔放

B.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

C.朝廷倡导重文抑武

D.因马球运动而走向衰落

13、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14、秦废分封行郡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北宋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元朝实行行省制。这反映了(     

A.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5、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唐山、天津等地视察时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谈话(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助推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

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D.实现了党在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

16、《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中进士后其母去世。荀玫欲向朝廷递呈“丁忧”,而王惠则以现今选考科、道在即为由,劝荀玫隐瞒此事。还吩咐荀家将“来的家人把孝服做速换了”“不许外面的人知道”。这体现了(     

A.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B.科举取士与儒家伦理的冲突

C.明清小说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D.科举制度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思想

17、下表为不同史藉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时间

举措

出处

964年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964年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

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

类悉辇送京师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A.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18、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19、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的核心出发点是

A.削减诸侯势力

B.裁抑丞相职权

C.加强监督地方

D.防止贫富分化

20、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的大变革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兼并战争兴起

D.民族关系的变化

21、下列是西周相关制度的规定,其目的是(     

身份

列鼎制度

乐舞规模

天子

九鼎

64人

诸侯

七鼎

48人

卿大夫

五鼎

32人

三鼎(或一鼎)

16人

A.提高乐舞水平

B.维护等级秩序

C.解决分裂隐患

D.巩固专制统治

22、1848年,徐继畲“荟萃采择”中西文献资料,撰成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A.《四洲志》

B.《瀛寰志略》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23、近代中国某理发店在门外贴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保我主权”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些告示、口号反映的事件(     

A.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促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胜利

C.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D.彰显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

24、“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话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为了________,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企业,如__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26、在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中,________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________

27、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________的南部和北部。________末年,西班牙被________击败,退出________

28、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9、西南:

(1)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______________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______________”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______________,在康熙时被赐予“______________”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______________册封。

(2)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_____________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1793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_______地方的管辖权。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

31、填空题

(1)______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2)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

(3)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仅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改革。

(5)______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32、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_____________,以限制王权。实质是解决_______与封建贵族的矛盾斗争。影响:逐渐形成召开由国王和贵族院、平民院组成的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后来,《大宪章》里的封建贵族权利逐步演化成普通的宪法权利。

33、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___________,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英国的___________开始逐渐形成。

 

34、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19世纪末和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两次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马关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资本输出的要求,各指什么条款?

(2)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分为两个大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各是什么?列出课本上提及的第二个大的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防御和相持阶段两次重大军事斗争。

(3)面对日本这两次侵略战争,中国都进行了抵抗,但结果一败一成。请分别说明一败一成的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归纳材料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37、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8、旧石器时代

(1)什么叫旧石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3)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群的生活概况怎样?

39、明朝的建立的背景、时间与统一过程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