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56年以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而载入史册,这一年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指(     

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2、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     

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

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

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

3、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4年8月31日)中指出,“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由此可知孙中山此时(       

A.已经形成三民主义思想

B.已在规划具体革命目标

C.已在领导辛亥革命

D.已经高举新文化运动旗帜

4、如表为新中国建国初期部分行业的产量情况表,表格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     

项目

原煤

机床

棉布

1957年产量

535万吨

1.31亿吨

193亿度

2.8万台

50.6亿尺

与1952年相比

增长近3倍

增长98.596%

增长164.4%

增长7倍

增长32.96%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国有企业改革进行

D.一五计划的推行

5、辽国的契丹族原本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南北面官制实行后,辽统治者仿照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其中契丹大字就是“以隶书之半增损之”而成。这说明,南北面官制(     

A.推动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B.具有鲜明的奴隶制特色

C.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全盘汉化

D.缓和了契丹与汉族矛盾

6、19世纪 60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破坏,国家税收的减少,大量人口的丧失,故清政府无力主持社会的重建工作,地方社会随即发挥了非凡的动力,诸如慈善、治安、防卫、宗教等工作,社会便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力量削弱

B.地方自治形成完整体系

C.清廷统治土崩瓦解

D.清廷积极推动地方自治

7、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8、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

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9、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文献史料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唐)王建《秋千词》

实物史料

彩绘打马球女俑

彩绘狞猎骑马俑

《弈棋仕女图》(局部)

A.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10、《利马窦中国札记》中对明朝政治体制做了这样的描述:“虽然帝国并不由知识阶级即‘哲人’在进行管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必须承认他们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关于这种政治体制,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这种政治体制下的大臣拥有票拟权

B.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C.这种政治体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这种政治制度正式形成于明成祖时

11、如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在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C.体现敌后战场渐成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D.促使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12、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B.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军队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C.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D.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它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里的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隋朝统一后,关中等北部地区人口激增,仅依靠陆路转运使粮食供应紧张,迫切需要扩大水上交通线,促进贸易往来。由此可知,隋代的大运河(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加强了朝廷对全国的统治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改变了原有的地缘政治格局

16、宣政院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政务,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立,长官由帝师(藏族)重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贵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中书省形成权力的制衡

17、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机制,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宣政院

④按察使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据《潘秀才日记》记载,道光廿九年(1849年)二月十七日,两广总督徐广缙“在虎门江面的英舰上与夷人会谈。夷人又提入城一事,实乃可恶!广州城乃吾民居住之地,怎可让外夷居住。况夷人面日怪异,实乃妖类”。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鸦片战争期间的反侵略

B.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C.东南沿海陷入边疆危机

D.近代外交理念的萌发

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提出妇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支持文化部创办夜校、半日学校、家庭临时识字班、田间流动识字班等扫盲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旨在(     

A.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推进根据地的建设

C.宣传反“围剿”的主张

D.完善苏区教育体系

20、下侧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     

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21、邓小平在1948年4月指出:去年的战略行动,我们由黄河到长江跃进了一千里,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我们去年的战略行动”(       

A.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解放了东北广大的地区

D.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22、康乾时期,清朝在台湾设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等。这些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解决了明朝遗留的海防问题

B.首创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克服了清朝初年的统治危机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3、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

24、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曾有学者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尤其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材料意在说明良渚遗址(     

A.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B.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国家

C.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早期文化遗址

D.已经形成完备的礼乐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王安石变法的目的:________

26、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27、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________

28、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29、________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30、宗教

①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__到天竺

___时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

3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____________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名义上对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负责;实行________,即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首相由议会中__________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2、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历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_______。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_______”。

(3)结果: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资产阶级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3、(1)北宋东京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________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34、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1)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________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2)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________。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6、三国至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有哪些?

37、试从时间、动力、生产组织形式、科技含量、交通工具等方面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及它们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动力

 

 

生产组织形式

 

 

科技含量

 

 

交通工具

 

 

社会时期

 

 

影响

 

3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39、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周边国家分别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2)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什么也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4)举两个例子,表现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事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