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晒( 妒( 辈(háng 无消息(yǎo

B. 望(liào 诚(qián   词夺理(qiǎng

C. 默(jiān 裂(jūn   角(léng 相形见zhuó

D. 日(   皱(zhě   强(jué   藏污纳gòu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泽(zhǎo裂(jūn)   劫(nán)   石(yǔn

B.子(méi杂(rǒnɡ) 潮() 两()

C.(juàn)  沙()   形(xiē) 追()

D.(kànɡ)  幽qiǎo)  默(xián)   旺(xiànɡ)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jìn)。

C.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jūn)裂的形……

D.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qiǎo),意味应是深长的。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们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D. “初唐四杰”即初唐时期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

(2)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

(3)秋 天 漠 漠 向 昏 黑

(4)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文中的“他”“老弟”指的是谁?_______

(2)选段中“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3)主人公最后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精神?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句中的“凡是”能去掉吗?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节选段落,说说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中学生的你,现已走过十几个春秋,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这些经历或许让你懂得了珍惜,或许让你学会了奉献,或许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

请以“我收获了________”为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