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 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D.《小石潭记》选自唐代柳宗元的《虞初新志》。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ǖè) 彷(páng)徨 流逝(shì) 挑拨离间(jiān)
B.绚(xuàn)丽 堕(zhuì)落 枷(jiā)锁 强(qiáng)词夺理
C.霎(shà)时 懈(xiè)怠 穹(qióng)顶 怒不可遏(è)
D.妩(wǔ)媚 眺(tiáo)望 晦(huǐ)暗 接踵(zhǒng)而至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洲南美洲的地图能天衣无缝拼合在一起。
B.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令人叹为观止。
C.大疫过后翼云石板房定会游人如织,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引人入胜。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
A. 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 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 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 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中有关词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请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6、文学常识及古诗词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_____时期的人。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兼葭》
⑤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小石潭记》
⑥《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这篇文章是他参加王叔和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谪到湖南_____时写的。
⑦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7、名著阅读。
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冢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1)本文选自《傅雷家书》,这主要是傅雷儿子 的书信集,在他的关怀教育下,这个儿子最后成了一个 家。
(2)选文中傅雷回忆自己当初学习法文与英文的经历有什么作用呢?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修脚师的生日
刘心武
离他家不远的那家修脚店开张三个来月,他已经去修了几次脚,四位修脚师都非常年轻,手艺不相上下,服务态度也都很好,但是比较起来,那位来自甘肃的瘦高个儿,姓封的,记得自报过出生年头,是1990,其余三位都比他小,最小那位问出来,是1995的。修脚师一边给修脚,他一边跟修脚师聊闲篇,几个小伙子都称他“老爷子”,相处挺愉快的。
那天他又去修脚,其余三位都已经做上了活儿,小封接待他。小封捧来灌好热水的木桶,先请他泡脚。开头他没大注意,等泡完脚,小封把他左脚放到软凳上的不锈钢脚支子上的时候,他才发现小封戴着口罩。啊,老板定的新规矩吧,戴着口罩修脚,也好啊。但是往左右一望,其余三位修脚师仍跟以往一样,都没戴口罩。小封开始给他修脚,鼻子里有呼噜声。他立刻敏感地问:“你感冒了吗?”旁边的一个修脚师代小封回答:“可不感冒了!”他不由得再问:“吃药了吗?”另一边的修脚师代答:“吃的头孢。”他不免有些紧张,对小封说:“吃头孢,那是细菌感染啊,啊呀,我可是老年人,很脆弱的,抵抗力不行,你可别招上我!”小封就解释:“我没大事。其实我已经好了。我鼻子以前就老爱呼噜,是慢性鼻炎,不传染人的。”他便不像往次那么放松地享受修脚,就跟小封说:“今天你快点儿吧。”他右脚大拇指有半块是灰指甲,小封还是很耐心地给他收拾。旁边的顾客跟给修脚的师傅聊天,问结婚了没有,回答是:“我有女朋友了,两个老弟还小呢,就封哥结过婚。”小封就解释:“那不算!只领了证,没办事啊!”他懂,在许多农村,认为只有摆了宴席才算结婚。小封就单跟他解释:“我为什么跟她又扯了离婚证呀?她偷偷把我存下的七万块钱拿去给她家,为的是给她哥娶媳妇,她哥有残疾……”说着眼圈也红了。神仙也难断家务事,他却生出同情小封之心,安慰他说:“你的真缘分也许埋伏在前边呢。”小封就说:“明天我就二十九岁了。不愿意娶寡妇,哪个黄花闺女愿意嫁给我这么个穷修脚的呀!”他忙说:“你明天生日啊!祝你生日快乐!别灰心!毕竟你还是年轻!”
那天修完脚回到家,他赶紧用盐水漱口,又服用了一片可以增强抵抗力的维生素C泡腾片。过了一夜,身体并无不适,可见并没有从小封那里招上什么。回想起来,理解小封有小病还坚持给人修脚,前几次问过,老板包他们几个修脚师吃住,给些底薪,修脚师的收入,主要靠计件提成,如果有点儿头疼脑热就歇工,哪里还挣得到钱?病了一般就扛,小封头两天显然有点儿扛不住,才花钱看病买药。对于他们修脚师来说,能多挣一点儿是一点儿。他头一次去,小封就力劝他买卡,他买了张800元的卡,小封高兴得满脸放光。后来知道,谁劝顾客买了卡,可提成2%,小封为16元的提成竟欣喜成那样!但愿小封这次能很快康复。
第二天傍晚,他去超市买东西,路过那家修脚店,发现小封穿着羽绒服,站在店门外,仔细观察,是在抽烟。两人自然互相招呼。小封见到他高兴地说:“哎呀老爷子,您来得正好!”他有些糊涂:“怎么正好?我是要去那边超市买东西。我昨天不是刚修了脚吗?”不免又说:“你抽烟呀?这可不是好习惯!”小封把抽剩的烟蒂扔了,说:“其实我只是偶尔抽一根。现在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让抽烟。我也想戒,可有时候实在心里头憋闷,抽一口好像能舒服点儿似的。”他朝店门里望,见那三个修脚师都闲坐着低头,一手握着手机,一手划屏。小封叹口气说:“总是这么怪,昨天活儿忙不过来,今天简直没生意!”他就说声:“你病好啦?祝你生日快乐!”小封忽然非常激动,像是要拉住他,吓他一跳,跟他说:“我要请您吃饭!”他更惊诧:“请我吃饭?为什么呀?”小封说:“昨天从一早,我就在店里跟大家伙说了,今天是我生日。我就盼着几位弟娃哪怕只有一个,跟我说声‘祝你生日快乐’,只要一个人一句话,今天我就请他们全体吃个晚饭!可是,他们一个也没说那么一句!今天没什么生意,我又特意说了我的生日,直到刚才,他们还是没人给我说一句‘祝你生日快乐’。您知道吗?我父母都没了,两个姐姐都出嫁了,我算是有个老婆又离了,孤单一人,就盼句‘祝你生日快乐’,结果呢,只有您,您昨天跟我说了句‘祝你生日快乐’,没想到忽然又遇见了您,您又说了句‘祝你生日快乐’,这对我来说,好金贵呀!我一定要请您吃饭!您不能拒绝我!您得答应我……”
他望着眼里冒出强烈的渴望火焰的修脚师,愣住了。
(选自2019年2月23日《新民晚报》)
【1】请围绕“他”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2】文章开头提到这4个修脚师的年龄,你认为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3】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他望着眼里冒出强烈的渴望火焰的修脚师,愣住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揣摩“他”此时的心理。
【4】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小封是个怎样的人?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一一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