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信天游”的形式特点,四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C.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下列各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孕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我们在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

A. “中国”“孕育”“也”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 “源远流长”“修德养性”“丰富多彩”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

C. “‘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一句的主语是“重要性”,“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是宾语。

D. “我们在贺人新婚的时候常用‘琴瑟和鸣’等寓意美好的词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用词语”。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他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 《子衿》选自《诗经·邶风》,“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一般是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 “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老年女子、年轻男子、老年男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奋了。

B.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shǔ)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chí)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hén)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jūn)裂的形象……

D.还在襁褓qiá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guì)。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释)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公元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②砌:台阶。

1这首词的第二、三句话,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傅雷家书》,完成填空。

傅雷教育傅聪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______第一,其次才是做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白鹭趣话

白鹭,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俄罗斯、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白鹭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白鹭的栖息地。

白鹭天生丽质。李时珍《本草纲目》解说:“鹭,水鸟也。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趾短尾,喙长三寸。”郭沫若《白鹭》一文,对白鹭外形有独到的评价:“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伫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者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自在。飞翔时,白鹭颈部亦呈S形,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白鹭还有“群飞成序"的习性,故在白鹭栖息地常能观赏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可以说,白鹭的优雅和高贵,完全可以与白天鹅相媲美。

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在海滩、湖泊、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常能见到白鹭的美丽身影,唐宋诗词中就有“漠漠水田飞白鹭”,“草长平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当属江苏涟水的白鹭岛,每年夏季有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林柄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长腿涉水漫步,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石”,伺机捕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林,在树丛、竹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所栖息的环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翩翩白鹭下夕阳”等景象,在环境学家们看来,其意义远不止于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白鹭是著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生活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单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为“白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白鹭的?请分点作答。

2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3有位专家说:“市鸟,是一张城市名片。它能引发相关联想,增进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白鹭是厦门的市鸟,你认为借助“白鹭”这张名片,能帮助人们联想到厦门的哪些特色?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具体谈谈。(至少谈三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你以“从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