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谪到湖南柳州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
C.《桃花源记》为东晋诗人陶渊明所创作。他在文中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我们常用的“世外桃源”一词即来源于此。
D.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就是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灯笼》这篇文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C.《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一文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到南海的壮丽图景。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旁逸斜出、趋炎附势、如火如荼、善男信女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这一刻,这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着生死轮回的要谛。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树叶讲述要谛”。
C. “年轻精神”充分的,年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
4、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 《苏菲的世界》 B. 《三体》 C. 《平凡的世界》 D. 《创业史》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庄子》)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名著阅读。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靠近天堂的地方
①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这跟远大理想和父母督促等都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所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必然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我父母很少读书,我爸关心大自然,特别是大自然里能吃的东西,他能叫出水里所有鱼的名字。我妈关心人类,特别是邻居亲威之间,她了然方圆十里所有的男女八卦。即便是后来我写的小说出版了,再版了,得奖了,另几本小说也出版了,我父母都不看。我爸说,看不下去,没劲,没写鱼;我妈说,保持一下对我残留不多的美好印象,再说,能写成啥样啊,不就是那点搂搂抱抱的屁事儿嘛,还能写出花?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全是因为那时候没任何其他有意思的事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没手机,没平板没电脑,没电影没游戏厅、没旱冰场、没保龄球。我又对体育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又基本是被打,只剩下读书,于是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的种类不多,
③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里面当班的被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啥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问:“能进入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保证你一定能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能爱护图书不偷书呢?再说,不符合规定。我问,那你是干什么的呢?她说,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儿。窗外是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是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弹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朦胧最忧伤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周围,不知今夕何夕。时间变得很浅,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宿舍、图书馆要锁门熄灯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地忽然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MBA(工商管理硕士)。16年后,我去美国休个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据说是世界上农业科学最强的大学,靠近校园,有大片实验性农田和果园,但是没臭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不需要证件,不需要存包,没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的进了图书馆。我在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人很少,一切很静,人走路、人轻轻搬开凳子、人掏出钥匙、人挪挪屁股,都发出很大的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一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人类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1】请简要概括“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2】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
【3】第③段记叙“我”第一次试图进图书馆的经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今年的春天跟往年的春天不一样,今年春学段的学习生活跟往年也不一样,不一样的事物,不一样的学习,可能引发许多精彩的故事。请你以“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