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年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哭着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儿女情长,令他心如刀割,但为了事业,他咬咬牙,还是毅然登上西去的列车。
②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③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④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⑤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是其国内经济失衡,不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不增加居民储蓄,单靠保护主义来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⑥画家借李白的形象抒发胸臆,以笔墨挥洒豪情,飘逸飞动的墨线与李白浪漫清俊的诗章并驾齐驱,将诗仙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横亘(gèn) 氛(fēn)围 纂修(zuǎn) 踽(jǔ)踽独行
B. 偌(ruò)大 砥(dǐ)砺 怜悯(mǐn) 严惩不待(dài)
C. 熟稔(niàn) 僭(jiàn)越 杜撰(zhuàn) 骇(hài)人听闻
D. 黯(àn)然 契(qiè)约 通碟(dié) 自作(zuò)自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萨缪尔.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戈多”指西方的上帝,戏剧主题晦涩,让读者不忍卒读。
④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鲁迅通”,只要让他开设《鲁迅作品选讲》,他会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沉醉。
⑤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作者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被创作出来。
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A. ②③⑥ B. 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④⑤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天文现象。当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进入地球的影子里,而产生月全食。 , , , , , ,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就变成了红铜色,即所谓的“红月亮”。
①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②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
③这时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④因红色的光线波长最长,受到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
⑤当地球的大气层成为一个折射体,它让太阳光方向发生了偏折,投向月亮,才能被我们的眼睛所看到。
A.②④③⑤① B.③⑤②①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④③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3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业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在白雪塑造的童话世界里一决雌雄。
B.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将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同时参与、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C. 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 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共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摇摇他说“忠于自然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冶,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冶。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冶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冶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冶,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
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
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冶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冶。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冶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冶的内涵。(6分)
【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冶的内涵。(6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坚持特立独行的品格,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 (陶潜《饮酒》)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__________,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莹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4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梅葆玖先生逝世,《北京青年报》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______”为题,刊登了回忆梅先生教授青年演员传承京剧艺术的文章。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①___,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②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③___”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④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⑤____”;《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⑥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⑦____”,入夏“⑧____”,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①__________”一名,写了了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写出了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满衣襟。
(2)《氓》中“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人们用占卜的方式预测婚姻的吉凶的婚俗。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对比的方式感叹人生短暂:“④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4)周邦彦在《苏幕遮》中“⑤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并勾起来词人的思乡之情。
(5)《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⑥__________,映带左右。”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
陈羽
海②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梅花落:乐曲名。②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高诗前两句写景,荒漠塞外,冰雪消融,明月洒下清辉,为全诗奠定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B. 高诗后两句描写诗人看到梅花开满关山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C. 陈诗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严酷环境:寒风劲吹,冻泥开裂,梧桐枝折叶落,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从军将士对战争的厌倦和思乡不得的悲苦。
D. 陈诗后两句用借代手法,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E. 高诗含蓄隽永,委婉深沉;陈诗声色兼备,具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色彩鲜明,画面壮美。
【2】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些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了,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邀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①,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②,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只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①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②精:实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学官名。其职掌除教授国子学生学业之外,并且备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B.卢照邻,号幽忧子,唐朝著名诗人,尤工诗歌骈文,与王维、杨炯、骆宾王并为“初唐四杰”。
C.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人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D.辛酉,为干支纪年之一,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壬戌。这一年出生的人生肖属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年轻时就喜欢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
B.卢照邻认为孙思邈学问渊博,见解高超,就像古代的庄子和当今的维摩诘。
C.孙思邈一生大多数时间隐逸行医,拒绝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说明他对功名没有兴趣。
D.孙思邈自称年龄九十三岁,但说起北周、南齐的往事,如他亲眼所见,乡人说他有几百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轻人,请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具备了这六种能力?将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透露具体的个人、学校信息,落款统一为“晓明”;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