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  

A.越来越多

B.先多后少

C.越来越少

D.先少后多

2、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的生产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

B.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冬季,没有春旱

D.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

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在( )

A.京津唐地区

B.东北三省

C.沪宁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4、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 京哈-京广线   B. 京哈线   C. 京广线   D. 焦柳线

5、美国的本土部分地处哪两个大洋之间(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北冰洋和印度洋

6、香港回归祖国前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法国 D. 英国

7、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居民分布在   (   )

A.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三角洲

8、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 )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大量迁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

C.停止在黄土高原上开采煤矿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世界各地速生树木、花草

9、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先由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南向西北

【2】有同学说这幅图缺少了一种地图语言。这幅图缺少的地图语言是(     

A.比例尺

B.指向标

C.等高线

D.图例

10、下列说法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D.地热资源丰富

11、白银市地处我省中部,北邻腾格里沙漠.属陇中黄土高原区.结合所学知识,白银市发展种植业,最易发生并要重点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碱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下列著名地形区与所在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B.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南美洲

C.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非洲

D.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北美洲

1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A. 喜马拉雅山 B. 天山 C. 乞力马扎罗山 D. 阿尔卑斯山

14、泰州市农业发达,农耕制度多为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15、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火山、地震     B. 多云雾、太阳辐射弱

C. 泥石流、滑坡   D. 高寒缺氧、冻土

16、下列对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领土广阔,资源丰富  

②属于发达国家

③人均资源少  

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17、下列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是(   

A. 小麦   B. 大豆   C. 甜菜   D. 甘蔗

18、下列关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条件解释错误的是(   )

A.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东北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东北高科技产业多,带动农业高产

D.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19、下图为我国部分地点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由图示的时间差异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的春播时间比丁地晚的影响因素是降水

B.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于丁地

C.丙地与丁地的耕地类型不同

D.丁地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

20、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 休渔期间继续捕   B. 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 防止海洋污染   D. 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而___________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分界线。

22、吉林省境内平原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_______生产的“黄金地带”。

23、中东地区包括________ 的大部分和非洲的________ ,这里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4、香港的主要产业是 ________;澳门的主要产业是 ________

2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

26、北方地区的的气候类型是

27、请列举出黄土高原的四种黄土地貌景观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区(农业类型)。

29、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谷地。

30、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21世纪中国的一带一路图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从陕西省的省会①西安出发,沿途经过____山北麓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到达②所在的我国最西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写全称)。

(2)穿越我国的陆上邻国A是________,经过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D是_______

(3)到达甲大洲的西部,发现当地的畜牧业很发达,把牧草称为“绿色的金子”,请从气候的角度解释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东部沿海出发,经东南亚的a____海峡,在穿过B____洋,到达乙大洲。

(5)乙大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许多国家因长期出口_______,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

(6)离开乙大洲后,穿越c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到达了d海域,d海域沿岸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图中E国是________,因_____资源丰富,成为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国家。

(8)下列气候类型图,能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___

32、读“秦岭南北景观图”,回答问题。

(1)秦岭是_____走向的山脉。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 地区和_____ 地区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_____℃等温线和_____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大致位置。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带和_____带(热量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东部_____区和_____ 区(干湿区)分界线。

(5)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_____,以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_____

3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字: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甲地区与乙地区的界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该界线也是我国1月0°C等温线、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

(4)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

3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气候类型较多、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大洲。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东临________洋,地跨热带、________带和寒带。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气候。

(3)A、B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从哈尔滨到乌兰巴托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

3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A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这里传统住房以 ______为主;图中B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______ ,这里就地取材建成的传统民居建筑是______;图中C处的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_______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分界线    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图中D处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种植业分布区域狭小,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为 _________

(4)小李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起了我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小李游记中描述的是_________地区的景观,他的家乡可能是在 ___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