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2、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共同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导管、人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肺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3、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4、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5、在晴天环境下,研究人员对栽种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算。如图所示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测定统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6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6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累积得最多

D.植物一天24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6、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7、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8、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9、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学生打扫卫生

B.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C.给人接种疫苗

D.杀灭除尽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

10、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12、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14、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5、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如图是克隆羊多利的身世示意图,请问多利的外貌最像谁?(  )

A.供核母羊B

B.供卵细胞母羊

C.代孕母羊C

D.都不像

16、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光和叶绿体

17、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18、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黄粉虫幼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8℃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28℃

适宜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19、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共1题,共 5分)

20、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B.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 ______ _____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其中,_______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______是备用的能源物质,_______主要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22、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

23、在做这份试卷时,你一定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这一连串活动主要靠你的_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

24、淀粉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 蛋白质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 脂肪最初被消化的部位

 

25、卵细胞在______内若遇到精子则形成______,它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再缓慢地移动到______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2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_____构成,当吸气时,空气中的_____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血液;同时,血液中的_____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27、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填收缩或舒张),胸腔容积_____(填增大或缩小)。

28、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填标号);肺循环的终点是______(填名称)

(2)填结构名称:③______,⑧______,⑨______

29、人体内的血管分为_______________3种。

30、吞咽时_________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_________

四、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左边的食物与右边可预防的疾病相连。

(1)加碘食盐   A.骨质疏松症

(2)鱼肝油   B.地方性甲状腺肿

(3)谷等杂粮   C.夜盲症

(4)猪肝   D.脚气病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五、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_______

六、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发育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___作用。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实验选取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而不是两只蝌蚪分为两组的原因是为了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____________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 由此可以推测山区当地居民患____________病的发病率较高,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34、如图是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模拟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_____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_____,气体被吸入。

(2)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___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细胞构成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