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6月22日小李同学正午时分发现太阳在头顶正上方,他所在的纬度是(   )

A.23.5°N B.66.5°N C.23.5°S D.66.5°S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平原高原人口多,山地丘陵人口少

D.漠河—腾冲一线以西口多

3、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辽宁 B.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C.黑龙江、辽宁、内蒙古 D.吉林、辽宁、内蒙古

4、我国最大的海港和商业中心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天津 D. 广州

5、中东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有()

①本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水资源缺乏

③民族和宗教矛盾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 水土流失   B. 旱灾   C. 涝灾   D. 旱涝灾害

7、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乘电梯快速跑到楼外

③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底下,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8、暑期一位中学生乘火车由乌鲁木齐到呼和浩特旅游,他在沿途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 荒漠→草原→森林   B.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草原→荒漠→森林   D.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

9、我国通航能力最大,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

A. 长江 B. 珠江 C. 淮河 D. 京杭大运河

10、2022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2022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进一步提高民众节水意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北京冬奥公园举办了相关宣传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自古就是交通要道                    ②背靠山脉,面向平原

③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北部是阴山山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水资源缺乏制约着北京市的发展。下列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适当提高水价,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

B.严禁发展高耗水产业

C.加大南水北调调水量,及时补充水资源

D.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

1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哪一列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

A.

B.

C.

D.

12、企鹅是南极的象征,但一些不安分的企鹅乘坐“南极寒流”登上了非洲大陆。非洲企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炎热的气候 B.高原为主的地形

C.宽广的草原 D.剧烈的板块运动

13、读甲、乙两幅图,对于图示两大三角洲区域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图示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B.甲图示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C.甲图中B、A、C分别是该三角洲区域的一“核”两“翼”中心城市

D.乙图示区域中,①是该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④是京广线

14、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差异很大,有关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5、如果你是一个采购员,你能从南方地区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是:(   )

A.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B.葡萄、大米、椰子

C.甘蔗、香蕉、柑橘 D.玉米、苹果、梨

16、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应该去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   )

A. 内蒙古   B. 西藏   C. 新疆   D. 河南

17、下列语句描写南方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8、下列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图片是

A.

B.

C.

D.

19、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① 、②   等许多小岛。( )

A.澎湖列岛、琉球群岛 B.钓鱼岛、澎湖列岛

C.钓鱼岛、琉球群岛 D.琉球群岛、钓鱼岛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河套平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_毫米以上。

22、“塞上江南”指的是哪里?      平原、      平原

23、香港由       三部分组成,澳门由  

  三部分组成。

 

2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_古典园林和________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5、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位于________(填内海)近岸。

26、澳门位于珠江口的____岸,北连广东省_____市。澳门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中国对澳门行使主权.

 

27、为什么自东向西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自东向西,      ,又有            

28、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2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30、香港的支柱产业是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南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地形区:C___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___高原

(2)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____________位于D所在国家.

(3)巴基斯坦主要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中巴之间的经济关系称之为________.(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4)①地为____________,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万年来,藏羚羊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生活,与高原恶劣的天气做斗争,成为高原的优势物种。但是仅仅因为它们身上轻柔细软的皮毛能编织“沙图什”的披肩(“沙图什”是波斯语“羊毛之王”,其最高售价为4万美元一条),国际“黑手”深入到中国藏北大肆屠杀藏羚羊,使藏羚羊濒临灭绝。

材料二  青海省略图。

(1)材料中的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_____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_____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_________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湖泊d.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湖和_________湖。

(4)图中铁路为_________,城市①是_________。

 

33、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和“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示意黄土高原东起A____________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B___________山脉。

(2)右图中示意黄土高原总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治理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意写出一项即可)

(4)试举一例说明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018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宜昌、荆州、岳阳、武汉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习总书记提出: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三峡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三峡坝址位于_______省境内。

(2)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是国家级高新区,其最重要发展条件为_____________。图中途经武汉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是_______线。

(3)“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___

A. 荒漠化  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  干旱

C. 荒漠化 凌汛 D. 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4)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____,它对于周边地区乃至长江流域有____作用。

(5)近年来,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枯竭严重,其原因除了过度捕捞、水污染外,你认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条即可)。为了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5、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图1)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以下问题。

(1)甲是________(河流),乙是_______。(山脉)

(2)根据图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

(4)黄河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其所在省的简称为________

(5)黄土高原的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