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 彷徨 混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 调羹 轻捷 慷慨淋漓 炯炯有神
D. 咖啡 栏杆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我们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学们都愿意对她不耻下问。
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意。殊不知,无论网络中的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美好。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身作则(规范) 告罄(尽,完) 语无伦次(道理)
B.屏息凝神(抑制) 不以为然(这样) 灼灼其华(明亮的样子)
C.气冲斗牛(像牛一样)迥乎不同(差别大) 矜持(庄重)
D.微不足道(值得) 毛骨悚然(害怕的样子) 无虞(忧虑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__________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_______,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_______的回味。
A.繁华 乐章 无尽
B.繁华 作品 无尽
C.繁茂 作品 些许
D.繁茂 乐章 些许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罗阳同志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数年未见的老同学,相貌和学识依然变化不大,正如吕蒙所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C. 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二十多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种树,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
D. 各地都加大了对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宣讲,我们要让“十九大”会议精神家喻户晓。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不同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义,如菊花象征隐逸,荷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
B.杜甫《望岳》诗中 “阴阳割昏晓”,其中“阴阳”分别指山南水北和山北水南。
C.汉字字体,依序大体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的演变过程。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间的史事。
B.《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等故事。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
D.《望岳》诗中的“阴阳割昏晓”一句,是说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北为阴,山南水南为阳。
8、【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9、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登高望远,可生情悟理。陈子昂登幽州台,生发出“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的喟叹;杜甫登泰山,纵目眼前神奇秀丽的景象,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豪气;王安石登飞来峰,和杜甫一样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感悟。
10、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开往春天的列车
①列车不知疲倦地飞速奔驰。因为没有买到卧铺票,坐硬座的我已疲倦和难受。作为惟一消遣,我的目光只有与一本杂志里的文字亲密接触,一页页地翻着流动很慢的时光,偶尔拿起小桌上的矿泉水,小呷一口,徐徐咽下。其实,我并不渴,只是借矿泉水的凉爽来驱逐睡意,白天提前支取了睡眠,无梦的夜晚该如何熬过。
②一篇文章几乎没在我脑里留下什么印象,便慢吞吞地到了最后一个句号。我抬起头,习惯性地去拿那瓶矿泉水,这时,我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站在我对面的座位旁,目光死死地盯着我,活像一尊技艺拙劣的雕塑。她衣服样式很土,上面布满汗渍和污垢,手里攥着一个肮脏的编织袋,里面鼓鼓地装着什么。
③大约半个多小时过后,当我再次取矿泉水时,我发现“雕塑”仍立在原处,那个鼓着的编织袋已经塞到了座椅下面。她的目光像一缕从窗户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依然洒在我的身上,眼神里蕴藏着一种让我不解的东西,很浓烈,很急迫。于是,我琢磨她一定是在等座位,车厢里人很多,没有一个空位。我便暗想:老瞧着我干嘛?我到终点站北京,等我为你腾位置,找错人啦。
④我在“雕塑”的守望下照常看我的杂志。又一次喝水解困时,我见小女孩还站着,只把后背斜靠在对面的座位旁,手里捧着一本皱皱巴巴的书。我瞅了一下封面,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她看得极专心,嘴唇微微颤动,像是在默念课文。我慢慢注意到,只有在我每次拿矿泉水时,她才抬头看我一眼,等我重新注视杂志时,她也把目光收回课本。
⑤过了好久好久,列车又在一个什么站停下了。邻座的男子把车窗打开,我立即感到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几分钟后,列车徐徐启动,我拿起矿泉水,猛喝了一口,水已差不多见瓶底,便顺手将空瓶向窗外扔去。此刻,对面的小女孩猛地扑过来,大声喊道:“叔叔,别——”她伸手去抓我的胳膊,而空瓶已落在车外。
⑥我似乎还没有理解女孩的用意,她却气愤又委屈,两行泪珠竟然跳出了眼眶:“叔叔,我为了等你这个空瓶子,我都站了三百多公里了,可你……”
⑦“什么”?我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万分惊讶中我终于明白,苦苦等待了数小时,整整腿脚发软地站了几百公里,她原来不是为了等座位,而是为了一个空塑料瓶,为了一个可以回收的废品,原来她的每一眼,都是在观察我什么时候能够喝完矿泉水!我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小姑娘。别哭,不就一个空瓶子吗?不值得流泪。”
⑧女孩一边用脏衣袖擦泪,一边说:“你们这些有钱人可以随便把它扔了,可它是我的学费呀!”
⑨我愈发惊诧,在我的经历中,我不知扔掉了多少这样那样的饮品包装瓶,可从来没有想到这些随手可弃的垃圾,竟会与学费有啥关联。好奇心让我不得不刨根问底。女孩告诉我,她家很穷,父亲因为车祸截了双腿,肇事司机逃了,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没日没夜的劳作维持。家里实在没有钱供她上学,父亲体谅母亲的难处,要她从下学期开始别再上学了,回家帮母亲一把。她坚决不肯辍学,缠着父亲又哭又闹,说不让她上学还不如让她去死。父亲最后无奈地长叹道,如果你自己能找来学费你就上。为了能圆读书梦,她只好趁寒假期间,每天天不亮就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买一张站台票混上火车,在列车上捡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等废品,卖钱攒学费。
⑩她每天都穿梭于铁道线上,早晨随车远去,下午或晚上再乘返回的列车归来。午饭是从家里带来的干馍,渴了就饮别人喝剩下的矿泉水,或者喝车上的凉水。她每天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上车后, 首先挨个车厢来回“巡视”几遍,把乘客丢弃的废品捡完后,便找一个能够为她提供废品的地方守株待兔。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抽一点时间复习功课,天天泡在车上,既要挣学费,也不能误了学习。复习一阵功课,然后她再进行下一轮全车“搜察”,如此反复。
(11)听完女孩的诉说,我的心不仅仅是被感动,更是被强烈地震撼着,一个仅值几分钱的空塑料瓶, 对于小女孩竟然有着这么大的用途,竟然关系着女孩的前程,每一个空瓶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缕希望。我真的找不到什么话来安慰她因为失去一个空瓶而失落的心!作为一个生活十分幸福的孩子的父亲,我为另一个十分不幸的孩子感到难过,同时又对这个过早自强自立的孩子充满钦佩。我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她,算是弥补我的过失,算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献给希望工程的爱。我想女孩一定会把我当成恩人。
(12)恰恰相反。我万万没有想到,女孩却执着地摇了摇头,怎么也不肯收我的钱。她坚定地说:“叔叔,谢谢你的好意。我爸爸妈妈经常跟我说,从小要学会一切靠自己,我连爸爸妈妈都不靠,更不能靠别人的施舍。我有手,我有脚,学费我一定能够自己挣来的。我不仅下学期要上学,我还要读高中,上大学。”
(13)女孩说完,把语文课本卷成筒往裤兜里一插,躬下身子从座位下面拉出编织袋,开始了又一轮全车废品跟踪。
(14)望着女孩的背影,我的双眼有些湿润。好一会儿,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追上一辆从我面前走过的售货车,买了两瓶矿泉水,当即拧开瓶盖,将矿泉水哗哗倒进水池里。我看见售货员目光疑惑冲我发愣,我只管大步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窄窄的过道,远远的,我看见了那个小女孩。我双手高高举起矿泉水瓶向她晃动,她高兴地朝我走过来。
(15)“叔叔,哪来的?”她激动地问。“我帮你捡来的。”我淡淡地说。她接过空瓶装进了编织袋。我见她脸上灿烂的笑容像一朵开得极为饱满的菊花,我庆幸我既弥补了过失,又巧妙地满足了她的自尊。“叔叔,你真好。”说完,她提着沉甸甸的编织袋离去。
(16)此刻,我听到她那编织袋里发出啤酒瓶、易拉罐的碰击声,那是蓬勃的希望发出的清脆鼓点,那是灿烂的明天传来的美妙乐曲。对于女孩来说,她踏上的每一趟车,都是开往春天的列车……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选文第⑨⑩两段有什么作用?
【5】请分析选文第(15)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帮你捡来的。”我淡淡地说。
【6】选文的标题“开往春天的列车”有什么含义?
【7】“我”是一个好人,但也不是一个“完人”,文中有三处“我”的行为或想法并不值得提倡,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处。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日前在中国“火”了一把,起因是特朗普访华期间,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展示了她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
事实上,不只是阿拉贝拉在学习中文,英国乔治小王子、西班牙莱昂诺尔公主,都在上汉语课。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少年儿童加入到学汉语的大潮中,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渐成趋势,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在英国某公立小学汉语课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学习汉语的愿望:
“学了汉语,这样去中国餐馆吃饭就可以用中文点菜啦。”
“因为很多人都说中文,如果我也会说的话,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
“我的爸爸妈妈要我来学,说是为了以后好。”
……
(材料二)
(材料三)
“汉语热”背后是“中国热”。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国际地位提高,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作用凸显,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汉语热”。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的做法在中国“火”了一把。
B.海外汉语教学渐渐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C.2007年以前,法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是最少的。
D.“汉语热”说明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2】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概括。
【3】(材料一)中,英国小学生说“我的爸爸妈妈要我来学,说是为了以后好”,这里的“好”可能指哪些方面?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12、请以“ ,想说爱你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温馨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4)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5)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