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已知.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后,仍不能判定
的是( )
A.
B.
C.
D.
2、式子,
,
,
,
中,分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BE交于点H且HD=DC,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HE≌△BHD
B.HE=EC
C.AH=BD
D.△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邻边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
5、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为了测出A,B两地间的距离,小明先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分别取AC,BC的中点D,E,测得DE=15米,由此他知道了A,B两地间的距离为( )
A.15米
B.20米
C.25米
D.30米
6、下列APP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n+1,n﹣3)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下列分解因式中,①x2+2xy+x=x(x+2y);②x2+4x+4=(x+2)2;③﹣x2+y2=(x+y)(x﹣y).正确的个数为( )
A.3
B.2
C.1
D.0
9、下列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11、若菱形的周长为24 cm,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cm2.
12、如图,直线AB,CD分别经过线段MN两端点,∠BMN=100°,∠MNC=70°,则AB,CD相交所成的锐角大小是_____.
13、已知,点A(a﹣1,b+2),B(3,4),C(﹣1,﹣2)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且AB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AC所在的直线平行于y轴,则a+b=_____.
14、小红向北走60m后,沿另一方向又走了80m,再沿第三个方向走100m回到原地,小红第二次是沿______方向走的.
15、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表达式:①y=ax,②y=bx,③y=cx,将a,b,c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为 .
16、因式分解:x2﹣49=________.
17、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8、已知Rt△ABC中,∠C=90°,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等于_________cm2.
19、计算:0.1252019×(﹣8)2019=__;(a﹣b)3•(b﹣a)4=__
20、已知点P(2m﹣5,m﹣1),则当m为_____时,点P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2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x+1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直线y=﹣x+5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直线AB、CD相交于点E.
(1)请直接写出A、D的坐标;
(2)P为直线CD上方直线AE上一点,横坐标为m,线段PE长度为d,请求出d与m的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连接PC、PD,若∠CPD=135°,求点P的坐标.
22、分解因式:
(1)______;
(2)
(3)
23、为帮助学生了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线上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试题的满分为20分.为了解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抽取的20名七年级学生成绩是:20,20,20,20,19,19,19,19,18,18,18,18,18,18,18,17,16,16,15,14.
抽取的40名学生成绩统计表
性别 | 七年级 | 八年级 |
平均分 | 18 | 18 |
众数 | a | b |
中位数 | 18 | c |
方差 | 2.7 | 2.7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表中a,b,c的值:a= ,b= ,c= .
(2)在这次测试中,你认为是七年级学生成绩好,还是八年级学生成绩好?请说明理由.
(3)若九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的方差为2.5,则 年级成绩更稳定(填“七”或“八”或“九”).
24、计算:①
②
③
④
25、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