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校园奇人》这篇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将几个具有不同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形象神气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②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③央视春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和类型,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节目形式都是从那个时候沿袭而来.

④追求精神快乐无可厚非,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公民权利,但通过恶搞经典而获取快乐,这种快乐是廉价和庸俗的,也是不可宽恕的。

⑤陈楚教授虽然于古诗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但编著《唐代诗赏》一书时仍不时移樽就教于李老先生,终于完成了此书的出版。

⑥周五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由于黄金本周走势低迷,前途未卜,接受调查的华尔街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对下周黄金的涨跌莫衷一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B. 按捺         纳税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C. 静谧         猕猴     弥天盖地     所向披靡

D. 皎洁         缴纳     狡兔三窟     矫揉造作

 

3、下列各句中,交际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天,小王见到刚上任的刘局长,打招呼说:“祝贺刘局长升官发财!”

B.给编辑部写信时,在信的末尾写上祝福语:“编安。”

C.同学把笔借给他用,用完后,他说:“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D.小李收到了朋友小张刚刚出版的一本书,他对小张说:“谢谢,我一定惠存。”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帖 纵横

B. 饿 雕 蚍 鼓相应

C. 忧 齐公 颓断壁

D. 然 粉 群英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和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书籍的生命在于读者生生不息地阅读、汲取、批判与创新。因此,各个图书馆需要通过多样的活动使古籍缮本在广阔的读者层面“活”起来。

②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广州放宽了落户年龄限制,无独有偶,南京降低了落户的社保缴纳门槛,西安取销了购房落户的面积限制。

③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古船》(手稿本)完全保留了作者亲笔修改痕迹,精装书配套书盒,装帧别具一格,每本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

④相对于容易辨别的“痛点”,那些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痛点”更容易成为隐患,引发更大的“疾病”,因而更值得警惕。

⑤吉鸿昌回到祖国后,随即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

⑥中日两国共同经历的灾难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两国人民长期以来守望相助的邻里之道。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1下列关于中医药创新所应坚持的原则,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应以传承为主,它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B.创新应以需求为基,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屠龙术”,实现其应用价值。

C.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百折不挠,深掘精研,这才符合“守恒”原则。

D.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需要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是在“望闻问切”的“四诊”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3材料三阐述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由,请简要概括其阐述的角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本来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但是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呢?韩愈的回答依然是“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道尽了农人耕种之辛苦。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忧民是为民的基础。从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充分说明从政为官,一定要有忧民情怀。

(2)《中庸》有云:“行远自弥,登高自卑。”荀子《劝学》也说:“__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是以行路为喻,阐释积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

9、名句名篇默写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诗云:______________,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果策·秦策》)

4)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一致。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却用类似的景物突出边塞的壮丽。

(2)这世界不缺人才,只缺舞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才不常有。《马说》中也有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他们之间矛盾吗?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_______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

A. 踏莎行

B. 青门引

C. 诉衷情

D. 如梦令

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 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 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 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

荆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军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车下。”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于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而视之,于故记果有,乃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人不知不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齐王疾痛,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然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文挚竟死。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A怒B王C则D疾E不F可G治H怒I王J则K挚L必M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缘故、原因。与《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的“故”意思不同。

B.寿,名词,寿命。与《鸿门宴》“若入前为寿”的“寿”意思及用法均不同。

C.劝,文中指勤奋、勉励。与《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劝”意思不同。

D.幸,文中指怜悯、哀怜。与《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主都痛恨那种侵暴劫夺的行为,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又不能不使这种行为发生。当这种行为发生时,圣明的君主能听进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逆耳忠言。

B.申公子培抢在楚庄王之前把楚庄王射中的随兕夺走,楚庄王对申公子培的这种侵暴劫夺的行为很生气,准备杀掉申公子培,但还是接受了左右的劝谏,没有杀掉他。

C.借楚庄王封赏军功之际,申公子培的弟弟揭开了申公子培犯暴不敬之罪的忠诚用意,楚庄王查验实情之后,丰厚地赏赐了申公子培的弟弟,称赞子培的忠诚为穆行。

D.医者文挚为激怒齐王故意爽约,见到齐王后,又故意用不礼貌的行为和言语激怒齐王,他明知用此法救活齐王,自己会获死,依然去做,是为了成全太子孝的美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

(2)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

【5】请根据文意分别对楚庄王和齐王做出评价,并简要分析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毛栋辉刚大学毕业就找到了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让他觉得缺乏动力。于是就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开始白手起家。“主要是不喜欢这种工作的节奏,我就想趁着年轻,自己出来闯一闯。刚开始,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毛栋辉告诉记者,“一直对农业挺感兴趣的,政府现在对农业方面也有很多利好政策。于是,将‘开心农场’搬到现实中来。”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一个白手起家的农场主,毛栋辉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农业技术方面、农场的管理方式等等。“每天都特别累,尤其是夏天,人也晒得很黑。”“开始接手农场工作后,几乎没有睡过整觉,每天天没亮就到田头去了,早出晚归一整天。”从原来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播种、施肥、治虫、灌水等各道环节的技术掌握得越来越多,短短一年时间,毛栋辉就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越来越体会到劳动的幸福和满足感。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选择做农民,从事农业一样可以闯出一番事业。”

根据上述文字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