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图1、图2、图3所示的青铜器的出土可以说明先秦时期(     

A.华夏文明源出河南

B.青铜器物种类多样

C.青铜工艺世界领先

D.华夏音韵绵延不绝

2、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

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3、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吴起变法

4、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A.主张无为而治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5、宣政院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政务,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立,长官由帝师(藏族)重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贵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中书省形成权力的制衡

6、“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这些手段包括(     

①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

②争夺对华铁路和工矿等投资权

③扶持北洋军阀各派系势力

④扶蒋反共援助国民党发动内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宋代在交通方便、商人往来频繁之地,如汴京、洛阳、大名、应天府四京都设有都商税院。地方州县以及南方乡村的集市,也设有征收商税的机构,称为“场务”,这反映了宋朝(       

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发展迅速

C.海外贸易兴盛

D.乡村商业滞后

8、191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指导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10、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乙巳

A.清末新政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北宋政府在州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级行政机构——路,原来负责掌管地方财赋的转运使成了路的首设高级官职。据此可知,北宋政府(       

A.放松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冗官冗费困境进一步加深

D.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12、宋金订立和议之后,金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由北向南转移,越来越多的女真人定居于中原地区。金世宗时,有大臣指出:“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今内蒙古东部地区)。……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今北京地区)。”这表明金朝(       

A.土地经营方式改变

B.保留女真民族特色

C.实行因俗而治政策

D.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13、“西夏原是在唐朝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后自称白上国、大夏国,但人们习惯依辽人和金人等称呼为西夏。夏景宗开国,杂用汉臣‘主谋议’,党项人‘主兵马’。在后期八十一年间,正式实行科举制”。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寻踪觅迹可以研讨(     

①唐末藩镇割据问题                                     ②李元昊开国举措

③南北面官制度问题                                     ④夏辽金宋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表反映了1937—1945年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的变化,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年份

1937

1939

1940

1942

1945

八路军人数

80000

270000

400000

340000

1028893

新四军人数

12000

50000

100000

110960

268591

A.军队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B.中共领导的军队数量持续增长

C.皖南事变导致了当年八路军减员

D.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15、下图为1842—1856年中英双边正当贸易总值变化情况图。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当时(     

A.中国保持对英经济竞争优势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外来商品

C.协定关税未对外贸产生影响

D.英国对华侵略诉求日益增强

16、有学者指出: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以下史料与元朝“大中国”内涵相符合的是(       

①“(原唐代羁縻地区)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②“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③“(官员入仕)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④“籍江南民为工匠,凡三十万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据此可知,朱熹强调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D.践行经世致用思想

18、《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     

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

19、《新唐书》中载:“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唐德宗贞元中,德宗将要起用卢杞担任饶州刺史,门下给事中袁高行使“涂归”权,封还词头,揭杞罪状,德宗只好接受袁高的意见。据此可知,袁高行使“涂归”权(       

A.保证了君臣间的权力制衡

B.有利于决策的公正与合法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了门下给事中的权力

2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光芒四射”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①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科举制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④曲辕犁促进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据《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卫国的巫师),使(巫师)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不听,三年,乃流王于彘(地名)。这说明当时(     

A.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B.原始民主传统可制约君主

C.宗法制分封制走向解体

D.高度集中的权力受到挑战

2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各族都述说、记录祖先的起源故事,形成纷杂的古帝王、英雄传说。在各民族的竞争与融合中,这些故事、传说彼此串联起来,到汉代后,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入主汉地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之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形成统一基本格局

B.儒学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西周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23、如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在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

C.体现敌后战场渐成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D.促使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24、有学者指出,秦统一以前,“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据此可知,秦的统一(     

A.巩固了大一统的体制

B.促进了疆域的不断扩展

C.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

D.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西夏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4)夏金关系: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

26、宗法制

(1)目的:________

(2)内容:

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宗法等级关系

②核心是________制。

③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_______的,既是_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关系。

________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________

(3)原则:立嫡________,立子________

(4)特点: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5)作用:

A.有利于________

B.保证了________

C.对后世________

27、政治独裁:1946年11~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的《________》,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_的真面目。

28、宋辽议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宋夏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财,称为“________”,1114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钱财,称为“________”。

29、进一步扩大侵略

(1)占据整个东北地区

(2)________(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上海________路军奋起抵抗。

(3)________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4)________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________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________”。

30、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31、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________行为

3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_》,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后期颁布了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_________》。

 

33、背景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民众。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34、推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是_______革命,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6、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37、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突出特点?

(2)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统治者是谁?这种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有哪两种基本类型?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

38、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中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9、宋元时期手工业的成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