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平均年龄77岁的“银发知播”群体借助互联网将他们毕生所学授予他人,传播知识与文化,传递科学精神,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们的事迹说明了(       

①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意味着尽己所能,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奉献社会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的实际行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市民王女士开车经过市区浮阳大道一斑马线时,主动停车为一名女学生让行。此时这名学生也边过马路边陶躬表示感谢,这一幕让王女士很是感动。这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

B.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

C.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某学校团支部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学雷锋精神、创文明社区”的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小小志愿者们在一小区内开展清洁游乐设施、打扫安全通道、拾捡花坛垃圾等服务。小小志愿者的身影温暖着我们,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走进社会②积极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能力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身份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请你小声的告诉我,我能为您免费送上一份热腾腾的牛肉面”这是合肥一面馆门口贴出的暖心告示,这告诉我们(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心怀善意,止于至善 

③帮助他人,倾尽所有        ④关爱他人,讲究策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语句和这观点一致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7、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我们是孩子;和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我们是邻居大哥哥大姐姐;到超市购物时,我们成了消费者;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主要表明(       

A.人的身份是不可捉摸的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

8、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侮辱或者诽谤他人要受到刑法制裁

B.刑法是保护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刑法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D.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2023年6月27日,惠州马某某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平台编造发布“某核电厂是中国核弹武器生产基地”谣言信息。该谣言信息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引起社会恐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依法开展调查,马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最终,公安机关对马某某处以行政罚款的处罚。这警示我们(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究     ②网络世界中个人无言论自由

③网络生活应该遵守法律法规        ④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我们会听到“别担心,你的病问题不大,会慢慢好起来的”......生活中这种谎言随处可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说法是不诚信的表现

B.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不能说谎

C.运用了诚信智慧,是善意的谎言

D.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应该禁止

11、小尹骑自行车时,双手离开车把,交警制止这一行为时他又辱骂交警,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小尹承担的责任是(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批评教育

D.行政责任

12、“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有益无害

B.上网无所谓利弊好坏

C.网络有害无益

D.网络有利有弊,要正确利用网络

1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以下名言或诗词与亲社会行为直接相关的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童年时,父亲给华盛顿买了一把斧子,华盛顿想试一试斧子是不是很锋利,于是砍下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事后华盛顿并没有逃避,而是勇敢的承认了错误,父亲很高兴地说,他宁愿失去一打的樱桃树,也不愿看到华盛顿撒谎。这个故事主要强调(       

A.不承认错误,会对他人和集体利益造成损失

B.纠正错误,是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C.做错事后,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D.虽然损失了一棵樱桃树,但是赢得了人心

15、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骑超标电动车、闯红灯、抢行逆行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对此,你的看法是(     

A.维护良好秩序,需要依靠外在约束

B.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C.积极维护规则,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16、上下学、上下班的“高峰期”,我县各重要路口都有文明交通劝导员协助交警疏导交通,有效地缓减县城交通的拥堵。县创文办坚持倡导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就是交通秩序

③社会秩序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看上病,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山西村卫生室主任赵纯清当年从公立医院辞职回乡,24年如一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以“随叫随到”的状态服务乡邻。赵纯清和乡邻的杜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竞争关系

18、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触犯法律)

被拘留10天

(后果)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捡到手机,拒绝归还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19、一些大学利用大数据“偷偷”地往贫困学生饭卡里打钱,这种“隐形资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保护了他人的自尊心,这启示我们(     

①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②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④关爱他人要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月28日7时30分,2023光谷马拉松鸣枪起跑。为保证比赛安全、顺利,比赛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这说明(     

①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能保障秩序的实现             ④秩序明确了规则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概念辨析]

上述两图表明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请判断两组图示的正误,并对错误一组进行简要评析。

22、   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高空抛物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2020年8月17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25岁的李某因发泄情绪,从位于16楼的家中向窗外扔杂物,造成一名过路群众被碎片划伤。目前,李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对此,公民李某认为乱抛乱扔杂物是他的自由,法律管不着。

请你从法治和自由的关系角度,对李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23、   学习了《网络改变世界》一课后,八年级(7)班的同学李华感叹:“网络时代,真的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华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初中生小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他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是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25、【劳动创造 推动发展】

2022年10月16-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第一个部分便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十年。

(1)结合所学及你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列举过去十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关于我国发展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2)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识?

2021年3月12日,指导我国今后5年乃至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同学们畅想到:

(3)“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应怎样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26、材料一: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材料二: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子不听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相望。马女士原以为男子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说明了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对男子的行为进行评析。

(3)为了改变上述状况,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27、医生跪地抢救老人 身怀六甲忘我救人 获赞国民好医生 “老人摔倒在地,到底扶不扶帮不帮”,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但是重庆的谭永超医生已经忘记这一项,看见老人倒地不起,谭医生跪地抢救老人,连自己身怀六甲都忘记了,一心只想着将老人救活,尽到作为医生的责任,在一旁的老公十分心疼,但是救人是妻子的职责,只能打下手,在抢救过后搀扶起妻子,两人慢慢离开了。据了解,老人是因为癫痫发作倒地,目前已脱险。不得不说,这位乡村女医生和准母亲的义举,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不少人。

“国民好医生”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动?

 

28、认真观看下表,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所学知识,将表中信息补充完整。体现了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

(2)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