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mái mán)怨      ( )   (dān dàn)任   晶莹( tì)透

(zhuō  zhuó)     绿(màn wàn)   (tiáo  diào)离   ( yí)扬顿挫

 

2、“我搬来椅子,站上去再搜寻,好不容易在葡萄藤边找到了它。”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的(  )最恰当。

①那天下午,我发现葡萄架下有几粒黄豆大小的虫屎,于是我开始寻找“罪魁祸首”。②我抬起头来仔细寻找,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③我用树枝去拨,却怎么也拨不下来,那家伙实在太大了!④最后,我用烧红的火钳往它身上一挨,“啪”的一声,虫子掉到地上了。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不合适的是(  )

A.今天的戏一定精彩,因为是梅兰芳先生打头阵

B.小明读书一直都不专心,但是今天破天荒得认真起来。

C.红红想要一个生日礼物,没想到碰钉子了,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那里“盗”取火种,遭受大力神残酷的惩罚,后来得到宙斯救护,终获自由。

B.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与蝙蝠探路类似。

C.《繁星》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写了作者三次在不同时段和地点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D.《一个豆莱里的五粒豆》中的小女孩在第五粒豌豆的影响下变得健康起来。

5、下列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个词语是(   )

A.面如土色 B.尽如人意 C.绿草如茵 D.骨瘦如柴

6、下面四个字都读“méi”。因阴雨潮湿导致物品“发méi”的“méi”是( )。

A. B. C. D.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A.《夜莺的歌声》是发生在英国的故事,“夜莺”在文中是指一个小男孩。

B.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是荷兰。

C.《全神贯注》讲的是罗丹和茨威格之间发生的故事。

D.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zhèng fǔ shān zhài cuò wù xiāo huǐ   jí d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课内古诗,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辞精当,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2】诗题中,“题”的意思是:____,“邸”的意思是:____

A.题写 B.题目 C.住房 D.客栈

【3】“暖风”一语双关,既指____,又指____

A.自然界的春风 B.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4】诗中“游人”特指( )

A.百姓

B.南宋统治阶级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无能的讽刺,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B.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jiān jiàn)          (dǎo dào)        发(sàn sǎn)            实(tà tā)

【2】照样子,写句子。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我”丢失了什么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战国时候,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放一条苇席,把女孩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1照样子,写词语。

眼睁睁(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  

A.天气干旱。

B.土地贫瘠。

C.巫婆和官绅以河神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有女孩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夏天阳水少,年年闹旱灾。

3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正确的句意后打“√”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1)西门豹真的相信河神娶媳妇可以免除灾害。(  

2)西门豹说的是反话,他准备利用迷信破除迷信。(  

4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cōnɡ  cónɡ)容,大(mú  mó)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ji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2.这一片断是围绕着文中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标出)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如,用鹅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的     对比。(用文中的词句概括)

(二)阅读短文《为国读书》,回答问题。

为国读书

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一吃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形象—( )   高兴—( )

2.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  

3.在第③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句能说明作者认真观察的句子。

4.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的事。

5.本文的题目《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意思很相似。

6.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3、精彩赏析阁。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崛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地回答你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海棠树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   壮实)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shèn   chén)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shèng   chéng)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有删改)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张望:__________________

唠叨: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老海棠树上都做了些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猜想一下,奶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你分别用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提醒状状。

为了响应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但是状状却不愿去参加体育活动,还说学习任务太重了没有时间去,你提醒他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爬山虎,牵牛花,紫藤都是可供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堪称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题西林壁》的作者生活的时代是四川眉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书信。(两处格式,两处错字,一处语病)

亲爱的爸爸:您好!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作文竞赛,我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迫不急待地跟您分享这个好消息,您为我自毫吗?真想早点见到您!

     

身体健康!

2022年6月8日

儿子李明

18、修改病句。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步行走到凤凰广场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暖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生活处处皆美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优美的地方,如:可爱热闹的公园、麦浪翻滚的田野、瓜果飘香的果园……请你仔细观察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具体地写下来。

要求:1.文章要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2.中心明确,并注意写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3.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