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昂首东望 腾云驾雾 鸦鹊无声 愤愤不平
B.重整旗鼓 横七竖八 响彻云霄 通情答理
C.末卜先知 容光焕发 精疲力竭 摇摇欲坠
D.人声鼎沸 呼风唤雨 横贯江面 随遇而安
3、在诗文默写接龙活动中,明轩因一项接龙有错误,导致不能晋级。错误的那项是( )
A.《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碧海青天夜夜心。
C.《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绮丽(qǐ) 孵蛋(fū) 慰藉(jí) 鸡冠花(guān)
B.调遺(qiǎn) 晕皱(yūn) 臀部(tún) 剥莲蓬(bāo)
C.羽翼(yì) 胆怯(qiè) 掘地(jué) 矢车菊(shǐ)
D.譬如(pì) 叫嚣(xiāo) 机械(jiè) 晋察冀(jìng jì)
5、下列有关词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都形容人伟大的精神。
B.“面如土色”“人山人海”“短小精悍”等词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震耳欲聋”和“鸦雀无声”互为反义词。
6、下面词语搭配合适的一项是( )
A.猪——棚
B.虎——洞
C.马——厩
D.牛——窝
7、“九天揽月”中“揽”的意思是( )
A.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使不散开。
B.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C.把持。
8、课文扫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_____,长河渐落晓星沉。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3.《女娲补天》文中,女娲补天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颜色的头。
9、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凉州词
【唐】 王翰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在诗中的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沙场:______。君:______。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是______,从中体会到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①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②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③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④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⑤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 )。
A.总起——分述——总结
B.总述——分述
C.分述——总述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扬( ) 干枯( ) 朴素( )
【3】短文具体描述了紫罗兰的______、______和_____。
【4】第③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姿态,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5】在文中找出与开头画“——”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读短文,你认为紫罗兰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总觉得谁也没有自己的本领大。∥
它讥笑自己周围的房屋矮小,大地低下,认为自己伟大无比。人们经常在它的脚下浇水,它把这看作是对它的崇拜,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
下雨天,人们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避雨,它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拼命摇晃。月夜里,它讥笑大地:“你瞧瞧,月光是先由我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一天傍晚,乌云翻滚,不一会儿,暴风雨来临了。大树一看,过路的人四处奔跑,就是没有到它下面来避风雨。
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却硬挺着腰杆。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部松动了,它奋力挣扎,猛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大树一头栽倒在大地上。它羞愧地对大地说:“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从此以后,它再也不能吹噓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孤身一人——(____________)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短文已经分成三个层次,请写出第三层次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泰山日出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攀登,我和妈妈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 )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层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 )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正燃烧着大火,而且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而且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 )着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 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 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喊了起来
这时,我眼前的群山完全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整个大地又充满了生机。禾苗展绿臂,花儿张笑脸,小树也伸直了腰杆。
啊,太阳,你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看到你冉冉东升,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祖国在前进。啊,祖国,我祝你永远如旭日东升!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与“看”有关的词语。
2.在文章第四自然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
3.短文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太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文中说太阳像烧得通红炽热的铁,又说太阳像火球,你觉得太阳还像什么?请写下来。(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_____)
(2)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_____)来概括。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情节属于故事的起因、经过还是结果。
(1)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______)
(2)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未见到。(______)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______)
【6】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二郎神担山赶太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有十二个太阳同时照射着大地,地面上酷热难当,草木枯焦,人们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当时在东南方盱眙(xū yí)县的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大师,他有个高徒叫杨戬,外号叫二郎神。这个二郎神决心捉拿太阳,为民除害。
那十二个太阳,都不是二郎神的对手,吓得四处逃命,二郎神紧追不放。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身后还带条“哮天犬”。他稍迈一步,便超到了太阳的前面,这样反而捉不到太阳。他急中生智,顺手拔起一棵巨树作扁担,担起两座山追赶太阳,这样,他的行走既不会慢于太阳,也不会超过太阳,速度刚刚好。二郎神担山赶太阳,一直赶到东海边,十二个太阳已被他射死了十个。第十一个太阳吓得脸色苍白,一头钻进大海里。二郎神又回头捉住了最后一个太阳,正当他把太阳举起,要向山石上摔去时,猛听得空中一声大喝道:“弟子,不可造次。你意在救天下生灵,但你若是把太阳全部除掉,人间岂不是黑暗一团吗?”二郎神停下手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父。他想想师父的话很有道理,便将最后一个太阳放了。
从此,这个太阳早出晚归,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那个钻进大海中的太阳,再也不敢白天露面了,只有在夜里才敢出来,于是它就变成了现在的月亮。当初它被二郎神吓得面色苍白,直到如今还没有变过来,所以月亮跟太阳不一样,一直放着白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苦不堪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短文中的二郎神形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力大无穷
B.聪明勇敢
C.残忍无情
D.为民除害
【3】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无论是“担山”还是“追赶太阳”,都体现了想象的神奇。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很神奇的地方用“_______”画下来,并写出神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加点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三处病句,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符号)
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上课专心至志,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
17、
活动一:小语小文游广州
小语发微信邀请表妹小文来广州玩。请你找出这段信息中的四处错误,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小文,你好!广州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国家的人。广州一年四季花团锦簇,因此被誉为“花城”的美称。夏天的广州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人们可以尽情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在这里。欢迎你来广州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工厂和厂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小组讨论会上,小明第一个首先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写一篇游记。
要求:1.题目自拟;2.注意描写顺序;3.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