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 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huǎnɡ)   B. (zhe)   C. (nàn)   D. (jiān)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cuán zǎn   cān  chān   地(mǒu

 

3、下面五个小题中,哪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

1画线的地方应该填入哪一句?(   )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 傍花随柳过前川   B. 水村山郭酒旗风

C. 潭面无风镜未磨   D. 春江水暖鸭先知

2下面诗句中,哪句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是( )的名言。

A. 李峤   B. 鲁迅   C. 顾宪成   D. 刘禹锡

4快要期末考试了,我的心情非常紧张,就像( )

A.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B. 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

C.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D.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4、选字填空。

我不知道他家的地(  

A.址

B.此

C.芷

D.些

5、比较阅读《海的女儿》和《巨人的花园》,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两篇童话特点的一项是(       

A.想象丰富,主人公常常有超常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B.用短小的假托的故事说明道理或教训,都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意味。

C.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传递真善美,给人有益的启示。

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窝(ráng)       出头面(lù)

B.笨(zhuō)       刚正不(ē)

C.花(xīn)       西山(bó)

D.骨(suí)       拾金不(mèi)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绘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B.《走月亮》描写了“我”和阿妈在月下散步的情景,表现了“我”走月亮时的幸福感。

C.我们可以按照“惩治巫婆和官绅→摸清底细→兴修水利”的顺序,来复述《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的内容。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在下列句子 “□”中加上恰当的标点。

1.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

2.那个演哥哥的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我只好照实说□

3.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4.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毛茸茸的枝头,

有一棵白桦,                 雪绣的花边潇洒,

仿佛涂上银霜,               串串花穗齐绽,

披了一身雪花。               洁白的流苏如画。

【1】“流苏”在文中指的是(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

B.披着白雪的树枝

C.流动的物体

【2】第一小节中,诗人用“__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

【3】第二小节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比喻,赞美了雪后白桦树傲然挺立的形象。读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

【4】这两节小诗重在描写白桦的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首诗,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桦?(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鱼塘晚霞》,完成后面的练习。

鱼塘晚霞

傍晚,我吃完晚饭,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来到宿舍外的鱼塘边,观看鱼塘晚霞的美景。

啊!晚霞,多么奇丽,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在绽开……看着看着,我的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晚霞。晚霞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睛微微睁开,看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被这些色彩裹住了。

低头看,碧绿的鱼塘像个葫芦形的大宝石。晚霞彩色的柔光洒在鱼塘里,恰似给碧水插上了一朵朵绒花。塘里的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悠闲地游动着,有时挤在一起窃窃私语;有时凝眸远望,好像欣赏晚霞的奇异……

鱼塘左边有个喷泉,喷出的水像彩色的礼花,又像晶莹的珍珠,晚霞一照更是五光十色。这些水珠洒落在水面上,激起一点点小圆晕,像彩环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鱼塘周围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像重叠着的山峦……晚霞把光彩洒在上面,则成了宝石。鱼塘边上种有无数垂柳,枝条婀娜多姿,一阵风吹拂过来,垂柳轻轻地摇曳,活像穿着彩裙的仙女,翩翩起舞……

这绚丽多彩的鱼塘晚景,使人既愿久立观赏,又想低吟一首小诗,还想画一幅彩画……

1用“”把写晚霞的排比句画出来。

2文章除了写晚霞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外,还写了晚霞照映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景物。

3文中的“鱼塘”、“鱼儿”、“喷泉”、“怪石”、“垂柳”等都是实在的事物,由这些事物作者想象到了什么?用“”标明。

4“那怪石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像重叠着的山峦。”想一想,怪石还像什么?仿照例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延伸: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每年端午节一到,家婆便大忙特忙。

②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③忙至子夜,桌子上堆起了像山一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④凌晨一点,她正式升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旁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往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发,被汗水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⑤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了烧陶的艺人。

⑥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⑦她把一夜不曾合眠的疲乏一股脑儿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了。

⑧粽子嘶叫了足足十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⑨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孙儿们吃。

⑩粽子里各种作料的香味,深深地渗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从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

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和爱心。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余香犹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家婆制作粽子的过程:包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       )(多选)

A.已经不仅是食物了,而是艺术品。

B.有异香,绝不粘口。食毕,余香犹存。

C.里面有着家婆满满的耐心与爱心。

【5】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家婆的___________描写,你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短文,写写你对“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近义词 

依赖——________   愿望——________

2写反义词 

大概——________   黑暗——________

3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________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________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短文中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______________,给人们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基础阅读《走月亮》选段。

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选文描述了“我”和阿妈看到月光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的情景。

【2】读选文的第一句话,展开想象,续写句了。读着优美的句子,我好像听见______________,我好像闻见______________

【3】“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换成“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记得自己在月下的某个情景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海上日出

①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②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③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芒   光彩)。

④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⑤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   光彩),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填空。

《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一壮观景象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作者是__________

【3】读第③自然段,按照先后顺序,给下列词语排序。(填序号)

A.冲破云霞          B.完全跳出海面          C.出现小半边脸          D.努力上升

【4】下面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 )

(2)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 )

【5】“这个深红的圆东西”指的是______,“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①自然段,点明了观看日出的时间和位置。( )

(2)第③自然段“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夺目的亮光”“有了光彩”等词,表现了日出时太阳颜色由浅入深、光芒由强到弱的神奇和美丽。( )

(3)第④⑤自然段依次描写了天边有黑云和多云时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遗憾。( )

(4)“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句话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壮观和神奇。( )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句子乐园。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我发现这是一个______句,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

(2)我会照样子仿写句子:妈妈为什么生气?原来是_______________

2.当蝙蝠的嘴被封住,它就到处乱撞。(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办一个个奇迹,不断改革我们的生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黄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王葆原先可是个顽皮又调皮的小男孩,连洗个脚,都一会儿怕汤,一会儿怕冷的。不过,即使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他就能立马坐立不安地听起来。据说得到宝葫芦就能得到幸幅,所以,总想着能有个宝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两题任选一题:

一.想要深人了解一种事物,就必须要有耐心、细致地观察。观察你周边的事物,可以是你在花盆中种下的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也可以是家中养的宠物,自选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③体现出自己的观察方式④语句通顺。

二.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得到了一种特异功能,能够变成世界上任何人或事物,你最想去体验谁的生活?请以“我好想变成 ”为题,想象自己有趣的经历,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