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晶莹( yín) 喜鹊( què) 日寇( kòu) 一盏( zhǎn)
B.琴弦( xuán) 裁剪( cái) 磕头( kē) 跺脚( duò)
C.糟糕( zāo) 颓败( tuí) 泛滥( nàn) 目睹( dǔ)
D.篷子( péng) 画轴( zhóu) 坠人( zhuì) 厨师( chú)
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构成(gòu) 率领(shuài) 松脂(zhī) 澎湃(bài)
B.崭新(zhǎn) 病灶(zào) 外宾(bīng) 给予(yǔ)
C.徜徉(cháng) 曝晒(pù) 杜甫(fǔ) 欺侮(wǔ)
D.重荷(hè) 窥视(guī) 麦秆(gǎn) 祈求(qǐ)
3、下面词语中的“胜”和“不胜其烦”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名胜古迹
B.以多胜少
C.引人入胜
D.难以胜任
4、下面词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马
B.老黄牛
C.哈巴狗
D.领头羊
5、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树下有许多李子,这些李子都很苦。
B.在树下有许多孩子,吃到了苦的李子。
C.在道路边的树上长的李子必定是很苦的。
D.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6、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
A.关犯人的地方
B.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C.没有礼貌的人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C.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也不能省略。
D.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8、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查“顾”,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顾”的意思有:①泛指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左顾右盼”中的“顾”应选第( )种解释。
9、古诗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字、词。
(1)辞:____________ (2)故人:____________
(3)唯见:____________ (4)尽:________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故人”的去向是_________,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的插图对应诗中的哪两句?用“ ”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药品名称:健胃消食片
成份: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等。
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异形片;气略香,味微甜,酸。
类别:本品为厌食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pí)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jué)儿童,2~4岁,一次2片,一日3次。5~8岁,一次3片,一日3次。9~14岁,一次4片,一日3次。成人,一次4~6片,一日3次。
【1】阅读说明书,帮丁丁回答弟弟的问题。
丁丁的弟弟这两天有点厌食,医生给他开了一盒健胃消食片。
弟弟:哥哥,这药有啥用?
丁丁:这种药的作用是____,用于____。
弟弟:它苦不苦?
丁丁:____。
弟弟:我应该吃多少片?
丁丁:你今年6岁了,每次可以吃____片,一天____次。
【2】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肚子疼只要吃健胃消食片就好了。( )
(2)健胃消食片味道真不错,多吃几片也可以。(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节选)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喊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
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
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描画出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1】画“ ”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
【2】短文第3~5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总—分 分—总 并列),这3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雪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每段的第2句是作者____(所见 想象)的情景。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很简洁,点出了雪花的美丽以及看到雪花的欣喜。
B.第4自然段中前后两个句子是转折关系。
C.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结构严谨。
D.在雪花飞舞时,作者听到了森林的狂吼声。
【4】作者是在____(地点)看飞舞的雪花,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揭开雷电之谜
①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②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③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④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被击倒。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⑤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1】阅读短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标明语段写批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的过程
提出“放电现象” | —— | ______ | —— | ______ |
【3】不属于风筝实验准备物件的项是______
A.白色丝绸
B.避雷针
C.一片铜钥匙
D.尖细的铁棒
【4】为富兰克林设计一份人物名片卡
人物名片 姓名:富兰克林 人物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儿;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低沉——( ) 轻盈——( ) 确信——( )
【2】用“——”在选文中画出一个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1)“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作者为什么那样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中的蝴蝶是那么让人牵挂,那么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记祖国
宋庆龄
十五岁那年,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有一天,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广泛收集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讨论的时候,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亚洲的中国,已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美洲,在我们这里……”坐在第一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紧锁着双眉,耐心地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
轮到宋庆龄发言了。她虽然有些激动,但仍然温文尔雅地站起来,声调柔和地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
一次,有一位同学问她:“亲爱的宋庆龄,我们女孩子年纪轻轻的,应该无忧无虑地尽情享乐,你为什么总是想着祖国啊、大众啊?你不觉得这是自寻烦恼吗?”
宋庆龄听了,抿着嘴笑了笑,说:“我自己觉得非常愉快。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
【1】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2)众口同声赞美。( )
【2】选文重点讲述了宋庆龄讨论历史问题的事情。请将事情的经过补充完整。
起因:一位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已被历史淘汰。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宋庆龄受到大家的称赞。
【3】宋庆龄在班上的发言,是想告诉大家( )
A.中国不可能被淘汰,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B.中国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
15、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左右。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材料二
上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富意为节水。
【1】材料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节约水资源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留白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意思是“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希望人们从“我”做起,共同参与节水
B. 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C. 节约用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D. 雨水也是很珍贵的水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4】请你针对家庭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提两条可行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老师打手势让大家平静下来,点名让我来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北京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和水立方等名胜古迹。
______
18、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小练笔场。
学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