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下列选项中与这两句表达形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

C.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作科学研究的。

D.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在朝鲜战场上,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带领战士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总说:“不论大小战斗,我们都要(   )!”

A.破天荒 B.敲边鼓 C.打头阵

2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响亮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少年周恩来(   )

A.视死如归 B.文质彬彬 C.志存高远

3、下面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妈妈每天忙里忙外,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

②李丽自幼喜欢唱歌,是出了名的

A.千里马   小蜜蜂

B.老黄牛   百灵鸟

C.领头羊 应声虫

4、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珍珠“扑哧”一笑,没有出声。

   )露珠看着圆圆的珍珠,觉得自己和珍珠一样美,就自鸣得意地说:“我和你是兄弟。”

   )果然,太阳刚一露脸,露珠就由大变小,一会儿便化为乌有了。

   )露珠更加扬扬得意:“你却不知道受了多少磨难,才成为一颗珍珠,太不值得了。”

   )珍珠淡淡地笑了笑,说:“你所谓的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

A.2 5 3 1 4

B.2 5 1 3 4

C.1 2 5 3 4

D.2 1 5 3 4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B.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

C.我估计他肯定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D.清晨,校园里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

6、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应和(yìng   hé)

B.执着(zhí   zhuó)

C.厌恶(yàn   è)

D.看家(kàn   jiā)

7、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舒适)

B.肢体不能活动。(坚硬)

C.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囚犯)

D.事先感觉到的。(预感)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 根据下面的解释,填上合适的成语。

(1)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

(2)不尊重事实,随便说话。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理解。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这两种景物,一个“孤”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____,而一个“_____”字又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悠闲而宁静。

【3】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_______之情。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立下宏志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选段通过对魏校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魏校长对周恩来的回答感到_______________

【2】“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同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对这段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B.其他同学读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周恩来却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了起来。

C.周恩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读书,他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11、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完成练习。

那天是星期日。我九点钟一吃了饭,就往学校奔,因为我们科学小组要做一个电磁起重机,十点钟开始。

可是那天真憋气,同学们净跟我吵嘴。例如我跟姚俊下的那盘象棋吧,明明是我占优势,我把姚俊的一个“”都吃掉了。可忽然——不知道怎么一来——姚俊的“”拐了过来,“叭!”将我一军。我的老“”正想要坐出来避一避风,这才发现对面有一只“”,隔着一个“炮架子”蹲在那里。我问姚俊:“你那个‘炮’怎么摆在这儿?”

“早就在这儿了。”

“什么!早就在这儿了?怎么我不知道?”

“谁叫你不知道的!”——哼,他倒说得好!

我们就吵了起来。看棋的同学还帮他不帮我,倒说我不对!我就把棋盘一推:“不下了,不下了!”

后来我们动手做电磁起重机的时候,又有苏鸣凤跟我吵嘴来。

“王葆,这么绕不行,不整齐。”

一会儿又是——

“王葆,你绕得太松了。”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做的这个零件,是我们全部工程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上叫作电磁铁——起重机要吸起铁东西来,全靠它。这份工作可不简单,我得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一个木轴儿上面去,又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

可是苏鸣凤简直看不到这个问题。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可苏鸣凤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我动了火:“这么做不行,那么做也不行——你做!”

苏鸣凤说:“好,我来绕。你去做绞盘上的摇柄吧。”

这个绞盘上的摇柄——可再重要不过了,只有等我把摇柄做好安上去之后,你才能转动绞盘,使起重臂举起来。要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起重机。所以我很乐意做,我很愿意对整个工程有这么重要的贡献。

可是忽然——苏鸣凤嚷了起来:“不对,王葆!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这两处都得折成直角才成。”

等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这成了钝角了,不行!”

“怎么又不行?”

“这么着没有用处,摇不起来。”

“你怎么知道它摇不起来?”

我狠狠地把地上的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

【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我”因为_____________和姚俊吵嘴,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和苏鸣凤吵嘴。

【2】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些事物其实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句子中画“ ”的词语的意思。

(1)我的老“帅”正想要坐出来避一避风,这才发现对面有一只“炮”,隔着一个“炮架子”蹲在那里。

“避一避风”的本义是指躲避风,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这成了钝角了,不行!”

“矫正”在文中是指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我”当时是什么心情。

①我就把棋盘一推:“不下了,不下了!”( )

②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可苏鸣凤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

③我狠狠地把地上的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 )

【5】“我”和姚俊、苏鸣凤吵嘴,到底是谁的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和同学吵嘴,心里很难过。你会怎么安慰他,请给他一点与人相处的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  )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2】作者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用了一系列的____词,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____

13、阅读与表达。(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省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麻雀》节选

1老麻雀的无畏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概括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写一写作者的表达好在哪里。

①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②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到了猎狗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②老麻雀时刻准备着一场搏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段话,力争写具体。

杨红云做错了事,受到老师批评,心里很自责、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绝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完成练习。

(1)“淘汰”的意思是_________,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交口称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大家交口称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用“   ”画出来。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蔡恒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3)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股红。(根据诗意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病句诊所(修改并加上标点)

(1)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地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

(2)去商店买东西买来了衣服和我喜欢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

(3)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都非常了解

_______________

(4)妈妈买了黄瓜   青菜   胡萝卜   哈密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文字加横线的地方都有语病,请修改。

“管住自己”是①极为十分重要的。有了它,你绝对会成功;没有它,你也许不会成功。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③将会有所作为。“管住自己”④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①句应该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句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句前后两个分句内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

同学们,你与你喜爱的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令人感动或有趣的故事吧!请以“我与 之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要写出真情实感。

(横线上填写你喜爱的动物的名称或昵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