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哪一组全部可用于描写乡村生活(  )

A.灯火辉煌     前程似锦

B.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

C.瓜藤满架     穷乡僻壤

D.高楼林立     晚风习习

2、选字填空。(5分)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是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  )。

 

3、给字和正确的读音连线。

(1)liáng liàng

分量   胆量

(2)hǎo   hào 

好奇 爱好 友好

(3)lèi lěi

劳累 积累

(4)xuán   xuàn

旋转 旋风 盘旋

 

4、下列不同句子中“之”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问(诸儿)

B.诸儿竞走取(李子)

C.取,信然(李子)

D.人问(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5、《我要做好孩子》中金铃最不喜欢的功课是

A.体育

B.英语

C.语文

D.数学

6、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咫尺(zhǐzǐ)     秘鲁(mì bì)

映衬(yìng yàng  山脉(mòmài

 

7、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茅庐(拜访) B. 为人知(新的)

C. 无所不(知道) D. 声色俱(严厉)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课文早知道。课题点出了事情的结果,那事情的经过呢?请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1,闻说2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3遮望眼,自缘5身在最高层。

注释:1.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4.缘:因为。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2.这首诗富含哲理的一句是:

3.告诉我们   的道理。与王之涣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走月亮(节选)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选文描述了和阿妈看到的月光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了白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读句子,再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想象,续写句子,把画面写具体。

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我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

我仿佛闻到__________________

3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礼物

吴然

离元旦还有好些天,孩子们就开始想着给老师准备新年礼物了。上小学四年级的苇苇告诉爸爸,她们小队悄悄商量过了,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要有意义,要比去年的好,还不兴跟爸爸妈妈要钱买,要自己动脑筋做。爸爸说:“好呀,你拿什么礼物送给老师呢?”苇苇笑笑,没有告诉爸爸,却做了个鬼脸,跑开了。

苇苇笨倒不笨,就是贪玩,学习不专心,作业毛毛糙糙,写字多笔少画,算算术常常忘记“进位”,忘记打小数点,作业本也不整洁,总是涂涂改改,皱皱巴巴的。翻开她的本子,尽是老师提醒她写好字和认真做作业的批语。爸爸批评她,甚至狠狠地“熊”她,可她就是改不了。苇苇不爱画画,手工制作也差,不知道她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她的老师!

这天,正在做作业的苇苇和妹妹小小吵了起来。苇苇带着哭腔说:“赔来,赔来,你赔……”爸爸忙跑过去,只见苇苇正抖着手里的作业本,朝妹妹小小叫嚷。爸爸问是怎么回事,小女儿“哇”的一声,扑到爸爸怀里哭了起来。苇苇也哭了,说:“坏妹妹,把我的作业本撕烂了……”

“我不是有意的……我不小心,轻轻一下就撕烂了。”妹妹低下头,用手擦着眼泪。

“不小心?干吗不小心?你不知道吗?这是我给老师的新年礼物。”苇苇瞪着眼睛,脸蛋憋得红红的。

“礼物?”爸爸惊诧地问。苇苇想起了自己的秘密,急忙把作业本往身后藏。

爸爸把作业本拿过来:哟,多平整,多干净啊!他简直不相信这是女儿的作业本了!每一道题都做得满认真,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有一处落了点墨水,也小心地用吸水纸吸过了。 看,全做对了, 一连九次,都是一百分!爸爸明白了:这阵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总把桌子抹了又抹,收拾得干干净净,做算术常常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在作业本……她是在用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啊!

爸爸找来胶水,小心翼翼地把撕坏的一角粘补起来。他粘补得那样妥帖,连苇苇都满意地笑了……

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

(改编自   吴然《天使的花房》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9月)

【1】苇苇为什么和妹妹吵起来?(          

A.妹妹拿走了苇苇的作业本,作业本不见了,苇苇要妹妹赔本子。

B.妹妹故意撕破了苇苇的作业本,苇苇没法交作业了,她很害怕被老师批评。

C.妹妹不小心撕烂了苇苇的作业本,这个作业本是苇苇准备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

D.妹妹很坏,把苇苇给老师买的新年礼物弄丢了,苇苇没有礼物给老师了,就要妹妹赔。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多选)?(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

D.心理描写

【3】苇苇完成作业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          

A.作业本不用跟爸爸妈妈要钱买,又要自己动脑筋做,最符合小队同学的要求。

B.苇苇长大了,认识到自己学习不够专心,决心改正,所以她埋头苦学,奋起直追。

C.苇苇把干净整洁的作业、优异的成绩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老师,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D.苇苇原来比较笨,还贪玩,学习不专心,作业毛毛糙糙。后来苇苇变聪明了,作业就做得好了。

【4】读短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

【5】“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收到或送出过这样的礼物吗?

答: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

我曾经______________

12、短文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选,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至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来,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阅读碰到“摇篮”这个词语时,我觉得它跟我想象中的“宝宝的床”一样,读到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我猜到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从第③自然段中,我了解到过去的“摇篮”自然条件真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读到第⑤自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我发现黄河后来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3】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人人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的荣(誊 誉)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用  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怕别人偷去奖杯,它就睡在奖杯里。

好心的朋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  申)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看,荣誉(竟  竞)成了蜗牛的负担。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害怕________   困难________   重要________

3依照词语的格式(ABCC),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

得意扬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认为蜗牛错在下面的三个方面: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得奖后不能总是惦记着奖杯。

B.得奖后应该把奖杯放在别的地方,而不应该时刻背在身上。

C.取得了成绩也不能骄傲,要不断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14、课外阅读。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 )家里捐献较多,( )成绩较好。当然,他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举行班级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捐献——_____   拖累——_____

著名——_____   独一无二——_____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3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这里的功课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男孩学到的的意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短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花在空中飞舞。(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到同学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会上,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下午,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语段(4处语病)。

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在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级代表表示,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前夕,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不可,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学校文艺队还表演了五颜六色的节目。

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