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本诗第一小节“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反问

D.对比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苏轼被(zhāo cháo)廷派往密州去做官。中秋节这天,看到人们欢度中秋,他无法再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mái mán)藏在心底,不禁(mái mán)怨起明月来。

3、下列词语不同类的一个是(          

A.恩将仇报

B.聚精会神

C.坚持不懈

D.胸有成竹

4、下列各组词语中,不全是一类的一组是(       

A.亭亭玉立   精忠报国   刚正不阿

B.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响彻云霄

C.眉清目秀   明眸皓齿   慈眉善目

D.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通广大

5、下面对描写人物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威尔斯船长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语言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神态描写)

C.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外貌描写)

D.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动作描写)

6、下面历史人物与特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善于思考

B.西门豹——造福百姓

C.纪昌——专注认真

D.扁鹊——破除迷信

7、下列句子,叙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麻雀》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B.《陀螺》一文揭示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C.《扁鹊治病》一文以地点转换为序,记叙了蔡桓侯不听扁鹊劝诚,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词语真有趣。按要求写词语

1)光亮——亮光         

2)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3)开关(两个意思相反的字组成)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听春

金波

春姑娘摇响了雨铃。

天空飞过雁阵,

湖水睁开了亮眼睛。

我听见蚯蚓在耕耘,

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

蛋壳裂开了,

小鸟呼唤着母亲。

树枝上绽开新芽,

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

啄木鸟飞来飞去,

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

在热闹中,在宁静中,

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

【1】第1小节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第1小节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节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蛋壳摔碎了。

B.小鸟出壳了。

C.小鸟在寻找母亲。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   )之情。

A.对小动物的喜爱

B.对大自然的热爱

C.对春天的热爱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西门豹治邺(节选)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足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折腾   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镇定自若),大气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让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西门豹把__________投进水中,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西门豹惩治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是写西门豹要让__________去催一催。

【3】文段中加点的“麻烦”和“请”的作用是(       )(多选)

A.表现出西门豹对所有人都很客气、有礼貌。

B.突出西门豹既幽默又客气,让巫婆和官绅们有口难辩。

C.把西门豹表面的不露声色和内在的威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D.充分表现了西门豹的机智和谋略。

【4】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

野兔学习很认真,它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些日子,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落到了狐狸后面。一天,在上学的路上,野兔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呀!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

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来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它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

又过了些日子,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一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它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画横线的自然段加上标点。

2找出文中的三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文中野兔成绩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兔不愿再和狐狸交朋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使你在交朋友方面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效”的意思是_______,“此生”指的是____________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这句话语气应该_______________

【3】你的志向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第一百个客人》,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高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一碗热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嘴里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眨眼的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一情景,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你,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头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一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1】文中的“高峰时间”是指( )

A.中午下班高峰期

B.中午回家高峰期

C.中午吃饭高峰期

D.中午放学高峰期

【2】文中“老板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 )

A.小男孩准备中午又来蹭饭。

B.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C.中午吃饭人少,生意不好,不到一百人。

D.小男孩在数吃饭的人数,可距离一百个还差很多。

【3】“一眨眼的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这句话说明了( )

A.小男孩想再吃一碗。

B.小男孩吃饭速度快,因为他太饿了。

C.小男孩吃饭很害羞,想早点吃完。

D.小男孩担心奶奶也来和他一起吃。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道理”指的是 道理。( )

A.宽容待人

B.爱惜身体

C.孝敬老人

D.爱护幼小

【5】从这件事看出小吃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 的人。( )

A.精明

B.善良

C.勤劳

D.节俭

【6】如果你是小吃店的老板,你会如何评价这个小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画“ ”句子与小男孩请奶奶吃饭无关,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真情的回报

九岁那年,我不得不为家里挣钱。我去找邻居米卡先生帮忙。米卡里先生鼎力相助。他在一家报社专管分发报纸,他告诉我,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他就分给我一条送报线路。早先,爸爸给我买过一辆自行车,但是他还没有教会我骑车,就因肺病住进了医院。我把自行车推到米卡里先生面前,于是,得到了一份送报纸的工作。

开始,我把装满报纸的大口袋挂在自行车车把上,推车送报。渐渐地,我熟识了每位订户,他们对我都非常客气。送了八个月的报纸,我这条送报线上的订户从36家增加到59家。增加的订户大多是由原来的老订户推荐而来的。

爸爸出院了,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家里的账单积压下来,他无力偿还债务,只得卖了我的自行车。于是,我只能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送报了。

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我每送一份报挣一分钱,星期日的报纸每送一份挣五分钱。每星期四晚上,我去收报费,订户们总是多给我五分或者一角钱。这样,交了报费后,我总能得到一笔和送报费相当的小费。圣诞节前夕,正好是星期四,晚上我照常去收报费。我按响第一家的门铃,没人开门,走到第二家,也没有人……走了一家又一家,都没人应门。我急得快哭了。明天是星期五,我必须交上报费。难道他们都在圣诞节前夜逛街去了不成?最后,我来到基尔恩先生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门忽然大开,我几乎是被基尔恩先生一下子拉了进去。

只见满满一屋人,我的59个订户无一缺席。屋子中央,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淡红色的喷漆锃亮发光,车把上装着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一个鼓鼓的邮袋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信封。

( )这是给你的圣诞礼物( )基尔恩先生把我拉到车前说( )我们大家凑钱买的( )信封里是圣诞卡( )还有一个星期的报费( )我目瞪口呆( )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位大妈叫大伙静一点,然后对我说:你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好的送报人。

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然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然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1)给第段方框处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鼎力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这句话中的没想学会可以换成没学会吗?为什么?

(4)请说说第六段中满满的无一缺席这两词语的表达作用。

(5)文中的绝活是指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6)我的回报是什么?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想象下列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病句。

(1)尽管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但是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放箭,怎样开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班队课上,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件事能注意详略,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悟生活,乐习作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写下来。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③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④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