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B.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C.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陀螺则不动声色地闪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历声 附近 淘气 心急如焚 B.拂试 侍候 枪栓 惊恐万状

C.拆除 蝙蝠 遂道 天高地阔 D.窟窿 敏捷 规矩 扬长而去

3、下面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他向老师( )了最近班里的一些情况。

A.反映

B.反应

C.应答

D.应和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B.普罗米修斯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D.虽然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但是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5、《狼王梦》中,(   )是马戏团培训动物演员的最佳方法。

A.游戏 B.食物引诱 C.口令训练 D.示范

6、你读过《山海经》吗?它是中国古代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记录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原文还有几个句子。其中“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一句正确的位置是( )。

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③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④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7、“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这句话中“新生”的意思是(        

A.刚出生

B.新入学的学生

C.新的生活

D.新生命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声细 _____

__________

_____力竭

_____无畏

威风 _____

欣喜______

画“横线”的词语是描写人物的 _____,我会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舍(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似(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4.“更”的意思是   

5.给“似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

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选段中的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来。

2潮水开始像_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___,更近些又像是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_______

3山崩地裂在选段中是用来描写声音的,除此之外,我知道还有很多词语是描写声音的,如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个)

4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A. 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5选文中用“犹如来打比方,使潮来时那种壮观的画面更加真实可感。请试着用犹如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爱丽丝漫游奇境

文学体裁

童话

外文名称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作者

【英】刘易斯·卡罗尔

首版时间

1865年11月26日

作品别名

爱丽丝梦游仙境、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爱丽丝奇遇记

字数

约65000

故事简介:

本书讲述了爱丽丝因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的故事。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会变矮,吃左边又会长高。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很古怪。在这个世界里,她时而变大时而变小,以至于有一次竟掉进了由自己的眼泪汇成的池塘里。她还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莫测的柴郡猫、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爱丽丝终于醒了过来。原来这是一个奇妙的梦境。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爱丽丝漫游奇境》也叫《爱丽丝奇境历险记》。______

②《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美国人。______

③《爱丽丝漫游奇境》是童话故事,蕴含丰富的想象。______

④《爱丽丝漫游奇境》写的是爱丽丝梦境中的故事。______

【2】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①在爱丽丝的梦境中,“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很古怪”。请你用“ ”画出“古怪”之处,感受童话奇妙大胆的想象。

②要阅读这本书,如果每天读1000字,大约( )天可以读完,在材料中用“﹏﹏﹏”画出你的计算依据。

12、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一小男孩,想从马路边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男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蓄积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 )还小呢( )刚刚能走路(   )就能跨台阶(   )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撇了撇嘴说(   )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

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

“好一个登山者!”白胡子老爷爷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人生会有多少个笫一次啊!

【1】在文中的“(   )”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通过( )描写来表现小男孩,通过( )描写来表现旁观的人。

A.语言     B.心理   C.外貌     D.动作

【4】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第一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列举自己的三个事例)。其中令我最难忘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13、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在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头,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这两段话围绕那句话写的?用 划出来。

(2)说说你对紧走搭石慢走桥这句话的理解。

 

(3)从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可以看出那里的人们  

(4)你能说一句俗语吗?

 

14、阅读短文。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风带:低纬度信风带(2个)、中纬度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带(2个)。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文中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你认为表述最完整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1)风是变化无常的。(  )

(2)风是怎样形成的。(  )

(3)风给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带来了哪些灾害。(  )

(4)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

(5)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

【4】“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综合性学习。

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历史故事广为流传。请你参加以“话说千古风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仿照示例,补全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名称。

例:(匡衡)——凿壁偷光

______——三顾茅庐   司马光——_______

2.我国的历史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常常给人以智慧与启迪,请从上面的历史故事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病句。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激动。清晨“黄莺在枝头鸣唱,婉转动人”“树叶在风中时而合唱,时而独唱”,“风儿的歌声时快时慢,时响时弱”……夜晚,星星在天空喃喃私语,小草在弱弱地调整着音律……一个头发卷曲的女孩子,仰面倾听,神态专注、愉快。她欲用神奇的画笔调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捕捉色彩的精灵;用灵活的双手触碰乐器的琴弦,捕捉音乐的精灵;用友善的目光去发现身边的温馨,体会洋溢着的亲情、友情。

请你记录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些细微的景象,留住那些独特的美好。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