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了《灰尘的旅行》,我们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漂流。
B.所有的灰尘都是天然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性的。
C.灰尘有大有小,大的灰尘用肉眼可以看到,小的灰尘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 ),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A.弱小
B.渺小
C.微小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朦胧 蜻蜓
B.寂静 劈如
C.幼想 怒吼
D.响午 和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人意料的是,张民竟然主动要求他们小组打头阵,全班第一个汇报。
B.我家新邻居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她虽然两鬓斑白,可仍然容光焕发。
C.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地站着,风吹过来,轻轻地点着头。
D.因为最近太忙了,她的作业没有及时交,老师敲边鼓,让她明天带来。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抗洼 苍蝇 改善 愉快 B.运输 慎重 反回 铁连
C.鸟巢 发愣 下跪 掌握 D.练习 笼罩 仇狠 况且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蜿蜒(wān) 乒乓(bīng)
B.倔强(jiàng) 机械(xiè)
C.狂吠(quǎn) 病灶(zhào)
D.遗憾(hàn) 焚烧(lín)
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B.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
C.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D.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辨一辨,组成词。
胞( ) 娇( ) 福( ) 崖( )
饱( ) 骄( ) 逼( ) 涯( )
9、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季________(时间)江边的景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那一季的金黄》,回答问题。
①我自小身体不好,五岁那年又准备动第三次手术。当时爸爸远在北京,妈妈是教师,白天上课,晚上整夜守在医院里,一面备课,一面为我操劳着。
②一天傍晚,我照例在医院大门等她。当时正值桔子上市的时节,我特别爱吃桔子。但在当时,它对我的家庭简直是件奢侈品。爸爸、妈妈的工资少得可怜,我接二连三的手术又需要一大笔钱,别说是桔子,就是一日三餐也日渐稀薄了。我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别人手中的桔子,在那片金黄中倒咽口水。不知从哪儿飞来块桔子皮,刚巧落在我面前。我直愣愣地望着它,脑海里想象着桔肉的甘甜,难以自制,终于禁不住诱惑,捡起那块桔皮,贪婪地放在鼻子下闻了起来。我如获至宝地捧着它跑回病房,把它捏在手中,闻了又闻,竟恍然睡去。我梦见自己吃了很多很多桔子……
③朦胧中,我被抽泣声惊醒。我看见妈妈坐在床边背对着我,手里紧紧握着那块桔皮。那时我理解不了妈妈的哭泣,我只是把小脸贴在妈妈的背上。妈妈突地颤了一下,慌忙用手擦了下眼,回身一把抱住我。我抬头看见妈妈红着眼睛在笑,笑得苍白。我忍不住哭了,泪水打湿了妈妈的羊毛衫,那是妈妈最体面的一件衣服,是爸爸用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七八年了,妈妈就这么一件羊毛衫。
④妈妈依在我的头顶,轻轻地说:“好孩子不哭,妈妈给你买桔子。”妈妈去的时间真长,回来时果真带回一篮金灿灿的桔子。妈妈在那片金黄中苍白地微笑着。
⑤我扑向桔子,贪婪地嗅着,忽视了世界的一切,连妈妈什么时候离去都一无所知。突然,我发现邻床刚才和妈妈一起来的一位母亲乜眼看我。轻轻对自己的孩子说:“她妈妈一件衣服只换了一篮桔子,想想妈妈的心吧……”
⑥桔子?衣服?妈妈的羊毛衫?我猛地记起点什么——妈妈那苍白的微笑和突然单薄的身影……
⑦桔子啊!从那以后,我再也忘不了那一季的金黄。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和第④段两处写到了妈妈的“笑”,联系上下文,试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③段中妈妈的“笑”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妈妈的“笑”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有同学在文中画横线处做了这样的批注:为什么说“桔子”对“我”的家庭来说是“奢侈品”?这个批注是从____的角度来写的,请你结合上下文来推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
11、课外阅读。
七月的天山
七月,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事情是骑马去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了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林中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翠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光彩夺目。马行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碰到满怀的你最喜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本文作者抓住了典型事物来描绘天山的美丽景色,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
【2】短文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日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眼习惯调查统计表
记者就用眼习惯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在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 长时间玩手机 | 躺着看书 | 坚持做眼保健操 | 注意户外活动和休息 |
人数比例 | 80% | 75% | 80% | 25%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上面调查统计表所反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今后应该注意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朗读第1自然段中魏校长的话,应该这样读( )
A.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字词。
“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此生”指的是______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牙签鸟和鳄鱼
一天,森林里的鸟儿们在议论:世界上的飞禽走兽数不清,究竟谁的心肠最好?恰巧牙签鸟打头顶飞过,凑上去说:“依我看呐,要数鳄鱼心最善。不信,你们跟我来!”
牙签鸟领着众鸟来到河边,只见鳄鱼像条大壁虎似的趴在河滩上,样子非常吓人,谁都不敢上前。
牙签鸟劝道:“别看鳄鱼外表长得丑,心肠可好着呢!”牙签鸟说完,轻快地钻进鳄鱼的大嘴巴里。突然,鳄鱼的嘴巴闭上了。树上的鸟儿们吓得惊叫起来。就在鸟儿惊慌的时候,鳄鱼张开大嘴,牙签鸟不慌不忙地飞了出来。
鸟儿们立即围上去,七嘴八舌地问牙签鸟是怎样脱险的。牙签鸟嘿嘿一笑,说:“这有什么,在他的牙缝里剔食吃,鳄鱼感到怪自在的,不在意打个盹儿,把我关在嘴里,我张开翅膀拍拍他的上颚,唤醒他,他就让我出来了。”说着牙签鸟抖抖身子给大家看:“喏,他没伤我一片羽毛,这不会假吧。”
这下,鸟儿们都相信了牙签鸟的话,认为鳄鱼是最善良的。于是,鸟儿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争着上前去拜访。
贪婪、凶残的鳄鱼早张开大嘴巴等着这群天真烂漫的来访者了。一只小花雀刚飞到鳄鱼的嘴边,就被他一口吞进肚里。小花雀凄厉的惨叫声,鳄鱼得意的狂笑声,使得逃生的鸟儿们醒悟了:原来,牙签鸟是鳄鱼的帮凶!
【1】鸟儿们相信鳄鱼善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分析牙签鸟为什么能从鳄鱼嘴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牙签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句子,并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不仅……而且……
②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似乎……
16、我听到老师的指令马上立刻开始表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7、修改病句
1.读了《观潮》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钱塘潮的雄伟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街上挂着鲜艳的红色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判断下面句子(含标点)是否是教材中的原文,如果是打√,如果不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
(1)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架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愿望。( )
(2)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它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声;( )
19、默写古诗《赠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