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别字]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猎狗张开大嘴,露出峰利的牙齿。
B.飞卫是一名射剑能手。
C.一阵风佛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泼纹,好看得很。
D.为中华之掘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B.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C.看这天气,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D.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输了,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室。
3、下列各项中内容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B.¥8397.00——人民币捌仟叁佰玖拾柒元
C.“人民艺术家”——老舍——《猫》
D.《繁星》——巴金——赞美母爱、童心
4、下面各组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桃树 果树 植物 树木
B.植物 果树 树木 桃树
C.植物 树木 果树 桃树
D.树木 果树 桃树 植物
5、下面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堤岸 幻想 腾云驾雾
B.招待 严历 山崩地裂
C.日暮 吟唱 随遇而安
D.超过 敏锐 横七竖八
6、读一读下面的动物的“家”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
A.鼠窝 B.狗洞 C.马厩 D.虎穴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士(jiànɡ) 崛起(jüé)
B.蓄须(xù) 签订(dìnɡ)
C.明媚(mèi) 宁可(nínɡ)
D.竹笋(sěn) 要求(yāo)
8、比一比,再组词。(5分)
律( ) 梢( ) 称( ) 职( ) 厉( )
津( ) 稍( ) 秆( ) 耻( ) 历(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选一选。(填序号)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
a.使人爱怜 b.可爱 c.可惜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恶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_______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2】填一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弯弯的弓。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天地。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 大浪便哈哈大笑 对小水珠说 嘿 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 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了,小水珠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在文前的“ ”上加上合适的题目。
【2】请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 柔软——______ 黑夜——______ 苦恼——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吴水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小桥、流水、人家,千百年来,她那淳朴典雅的风韵依然不变。
在这里,听着风声、橹声、水流声、叫卖声,尤其是脚踏在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上发出的单纯的音响,谁也无法抵御那份自然对心灵的触动。
周庄是水哺育长大的,面对这九曲回肠的地域组合,周庄人并不是用精卫填海的办法来改变千姿百态的河湖港汊,而是用座座桥梁把大家相亲相爱地连在一起。
周庄的桥,或大或小,或曲或伸,或古朴或新颖。有祈求富裕安康的富安桥,有因周庄古名贞丰里而得名的贞丰桥,还有纪念太平军士兵的福洪桥。而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的当属双桥,它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就像古时候的一把钥匙,开启了周庄走向面世界的大门。
桥与日月相伴,桥与流水相依,桥与人家相亲,桥与小街相连。在这里真是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镇。千百年来,周庄的桥经受了无数风雨磨蚀,可它总是坚韧地拱起它赤裸裸的脊梁,默默驮过无数交替的日月星辰,深情地期待着从天南海北到来的客人。
周庄是水的世界,清凌凌碧泱泱的南北市河、后港河、由车样河、中市河,像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绕镇而过。一路不知吻过多少岸边的绿墙,也不知抚过多少岸边人的甜梦。现在,它疲倦了,疲倦得像个酣睡的宝宝,静静地躺着,仰视天上的白云,做着一个归入大海前的美梦。
久居喧闹都市的现代人面对这片宁静之水,心里各种欲念都会淡然隐去,剩下的,唯有对这醇美空灵境界的向往。由于河湖的阻隔,使周庄避开了历代兵燹(xiǎn)战乱。保存完好的水镇建筑,越发显现出它独特的韵味。
碧水泱泱、绿树掩映的沈厅;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以及小镇上一家家粉墙篱窗的房屋,都充满着幽谧的水乡气息。那幽深冷清的石板巷,那巷中袅袅升起的炊烟和星星点点的水渍、泥印,犹如一首古诗,美得令人心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个九百多岁的周庄!那是个你应该去的地方!那是个令你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方面介绍了周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透亮飘柔”“带子”可以看出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上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而周庄排在二者的中间
B.周庄和苏州、杭州一样,都是那么美丽
C.“九百多岁”突出了周庄历史悠久
【4】这篇文章写得很美,请你摘抄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周庄写一句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慕田峪观云海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人间胜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溶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拾级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缥缈虚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试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云雾中的群山像______________,阳光下的群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举例说明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链接。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惩处:近义词_________ 左顾右盼:近义词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14、课内阅读
爬天都峰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卿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填空。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2)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天都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特点。
【2】“我”是怎样向上爬的?请用“﹏﹏﹏”画出来。
【3】“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句中应该重读的是哪个词?为什么?下列正确的项是( )
A.重读“奋力”,既突出了“我”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我”不怕困难的勇气。
B.重读“我”,体现了自己向上攀登的决心。
C.重读“峰顶”,表现了天都峰的高与险。
【4】读了画“___”的句子,我们受到的启发是( )
A.我们要尊老爱幼。
B.老人和小孩的力气很大。
C.人与人相处时,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5、读句子,回答问题。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迎”字说明了什么?“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说明了什么?
(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句话。
16、修改病句。
(1)我由于今天起得早,所以上课迟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联欢会我们听到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和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合性学习。
4月3日,光明小区的李大爷以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名义发出了一则通知,要求本小区的住户在4月5日前收拾好自己放在公共区域的物品,并于那天下午2点,每户派一人到门卫室集合,参加小区大扫除。请你仔细阅读这则通知,把不正确的地方帮李大爷改一改。
通 知
为了因为迎接文明小区检查,请各位住户在4月5日前将自己放在公共区域的物品收拾好,并请每户派一人于4月5日下午2点集合,参加小区大扫除。
小区业主委员会
18、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被小女孩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部分的去写。要求:感情真实,不可抄袭。(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