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我失败时,看着亲人宽慰的眼神,我会惊恐万分。
B.当我的好朋友遇到烦心事时,我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C.当我面对陌生人时,假如他的目光躲闪阴暗,我会挺身而出,敬而远之。
D.当我受到表扬时,我会得意洋洋地注视着别人,把心中的快乐分享给朋友。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情不自禁 禁止 弱不禁风 禁地
B.悄无声息 静悄悄 悄然 悄声
C.坚强 倔强 强大 要强
D.藏族 宝藏 西藏 藏药
3、“以堙于东海”中“堙”的意思是( )
A.填塞
B.距离
4、指出与例子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项,画“√”。
(1)蝉:昆虫
A.蛇:田鼠 B.钢笔:文具 C.船:运输
(2)娇嫩:柔嫩
A.巧妙:巧合 B.模仿:创造 C.气息:呼吸
(3)法布尔:《昆虫记》
A.晏子:《史记》 B.陆游:《示儿》 C.杜甫:《秋夕》
5、下列古诗跟作者一致的是( )
A.《玄都观桃花》 元稹
B.《雪梅》 韩愈
C.《棋》 王安石
6、下面的句子出自《论语》(选四),横线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君子务本, 。
A.本立而道生
B.惠则足以使人
C.德之弃也
D.忠恕而已矣
7、刘婷在习作《我的妈妈》中写道:“妈妈真笨,总把好吃的留给我,自己却舍不得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刘婷的妈妈有些不聪明,不知道吃好的。
B.刘婷的妈妈舍不得吃好吃的,因为她有节省的好习惯。
C.刘婷妈妈不是笨,而是非常爱刘婷,这里是“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D.刘婷妈妈不是真的“笨”,而是不喜欢这些好吃的。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_____________
(2)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______________
(3)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______________
(4)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________________
9、古诗欣赏。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1】根据理解正确排列诗句的意思。
A.可惜已近黄昏,很快就会消失。
B.为了排遣情绪,乘车来到乐游园去欣赏风景;
C.傍晚时分,我感到心情很不舒畅;
D.快要落山的太阳,确实是无限美好;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蜜蜂的舞蹈语言
①每逢春暖花开之际,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花朵里钻进钻出,忙个不停地采集花蜜和花粉。那么,当一只蜜蜂找到了鲜花盛开的蜜源后,是怎么通知同伴一起来采蜜的呢?
②奥地利一名科学家决心解开这个链。他将一只盛有蔗糖溶液的碟子放在临近蜂巢的地方。不一会儿,一只工蜂发现了蔗糖溶液。趁着工蜂在碟子中光顾蔗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这只工蜂的背上涂了一点红色的颜料。他追踪着那只涂着红点的工蜂,看着它飞回了蜂巢。过了一会儿,成百上千只蜜蜂从蜂巢里飞出,一起飞向放着蔗糖溶液的地方。奇怪,那只背上涂着红点的蜜蜂是怎样向同伴通风报信的?于是,科学家做了一只特殊的蜂箱,蜂箱的一面用玻璃来代替木板,以便能看到蜂箱里发生的情况。终于,他发现了蜜蜂报信的秘密。
③(甲)其他工蜂立刻围上来,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
(乙)涂上红点的蜜蜂回到蜂箱里,便不停地做着一种有规则的飞舞。
(丙)随后,大家跟着涂着红点的蜜蜂一起拥出蜂房,径直飞向盛蔗糖的碟子。
(丁)接着,围观的工蜂也模仿着飞舞起来。
④科学家观察到,如果发现蜜源的蜜蜂回来后,先飞一个圆圈,然后反方向再飞一'个圆圈,这是“跳圆舞曲”,这是在报告距蜂巢约50米内有蜜源。如果报信的蜜蜂先飞半圆,然后直飞回来,换个方向再飞半圈,飞舞得像个“∞”,而且,它在直飞时,腹部末端还不停地摆动,是“跳摇摆舞”。如果蜜蜂在1分钟里飞舞出30多个“∞”字,而尾部摇摆的次数较少,是在说蜜源大约距离蜂巢200米;如果它1分钟只飞出8个“∞”,而尾部却摇摆得非常频繁,这是在表示蜜源距离蜂巢很远,大约6千米。
⑤蜂巢里是漆黑一团的,其他的工蜂能看清找到蜜源回来的“跳舞者”的“舞姿”吗?当然看不清。不过,蜜蜂自有办法,它们会像盲人用手指摸着“看”书一样,用它们的触角来了解对方跳的是什么舞,“舞蹈”节奏有多快。瞧,这多有趣!
【1】读第②自然段,“他将一只盛有蔗糖溶液的碟子放在临近蜂巢的地方”,句中对“临近”一词最不恰当的理解是( )
A.附近
B.靠近
C.面对着
D.距离短
【2】第⑤自然段的画线句中,“跳舞者”和“舞姿”上的双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特殊含义
C.着重指出
D.特定称谓
【3】读第②至③自然段,简要填写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
放蔗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报信秘密
A.制作特殊的蜂箱 抓工蜂做记号 观察工蜂飞舞
B.抓工蜂做记号 制作特殊的蜂箱 观察工蜂飞舞
C.抓工蜂做记号 看工蜂飞回蜂巢 制作特殊的蜂箱
D.制作特殊的蜂箱 跟着蜂拥出蜂房 观察工蜂飞舞
【4】蜜蜂是怎样向同伴通风报信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同伴们窃窃私语
B.用触角传递信息
C.做一种规则的飞舞
D.通过跳舞摇摆
【5】联系上下文读读句子:“当一只蜜蜂找到了鲜花盛开的蜜源后,是怎么通知同伴一起来采蜜的呢?”这一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反问
C.设问
D.拟人
【6】读读第③自然段,四句话的顺序是凌乱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
D.丙甲丁乙
【7】读第④自然段,根据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舞蹈语言 | 表示的距离 |
跳圆舞曲 | 大约50米 |
(1)________ | (2)________ |
1分钟只飞8个“∞”字,尾部摇摆非常频繁 | (3)________ |
11、阅读。
诸葛亮勤奋好学
①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②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guǐ,指日影),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忽然,诸葛亮(铃 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③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 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④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⑤经过细心观(察 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1)单选题。
①依次补充完整括号内词语正确的是_____
A.铃 戴 察
B.灵 带 察
C.灵 戴 查
②下列词语与“适逢”意思相近的是_____
A.恰逢
B.每逢
C.重逢
③诸葛亮让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的目的是_____
A.不想学习,想多些时间睡觉。
B.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
C.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2)为了让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诸葛亮是怎样做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知道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的原因,你会对少年诸葛亮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赤道风光》,完成练习。
茫茫的太平洋上,“实践”号耕波犁浪,航行在赤道海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那里,四季如夏,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气温一般在30℃左右,昼夜温差只有2℃。
赤道海域降水频繁。有时一边是晴日当空,一边却是①______。有时太阳出得好好的,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一道道垂天而下的雨帘,如同瀑布一般,洒落在海面上,看上去真有“②__________________”之感。
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举目望天空,有时彩云如孔雀开屏,有时细云如一条条缓流的小溪。最美的要算绚丽多彩的晚霞了。你看,当火辣辣的太阳落向西边天际的时候,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染成紫红色衬托在蓝天上,显得分外美丽。不一会儿,太阳接近水天相交处,天边顿时燃起一片火。通红的云霞,如同万面红旗招展。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
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1】文中形容颜色多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
【2】下面不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是( )
A.眺望
B.目睹
C.显得
【3】文中横线①处可以填上词语“______”(填写你积累的四字词语)。横线②处可选诗句______(填序号)。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赤道的风光奇特。
【5】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赤道海域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气温不超过30℃。______
(2)赤道海域有时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______
(3)赤道海域上空的火烧云美得像一幅水彩画。______
【6】朗读该文最后一段话时,可以用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13、课内阅读。
普罗米修斯(节选)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如此,普罗米修斯( )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莺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xī q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zhú zhuó)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1】将第一自然段中缺失的关联词填写在括号内。
【2】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标“√”。
【3】联系原文与选文开头对火神做法的描写,我体会到了火神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选文主要讲的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遭受的____________,可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屈服,这体现了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5】普罗米修斯被困在悬崖上忍受着折磨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道路。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粉身碎骨。”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如同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向前流着......
【1】文中表明溪水不怕粉身碎骨,勇往直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阻挡溪水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两个词语,根据提示写句子。
瞬间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描写的事物:晚霞(提示:写出晚霞的美丽及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马路两边,种着美丽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冒着蒙蒙细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3处错误。
儿童节这天,同学们得意扬扬地参加了庆“六一”的活动。大家表演了许多自导自演的不少节目,最精彩的就是根据《小英雄雨来》改编的课本剧了。这次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18、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9、习作
短文《玻璃珠项链》记录了发生在两位同学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请你回忆自己的生活,你与谁之间也曾发生过至今让你念念不忘的故事呢?也许是一次快乐的游戏,是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共同参加一次演出的经历……把你想到的事情按照一定的原序清楚地写下来,题目自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