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山海经》中记述,在(       )上,住着一只叫精卫的鸟。

A.西山

B.发鸠山

C.王屋山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立(yì)  雾(bó)  开(jiē)  硬(jiāng)

B.慢(huǎn)  重(shèn)  牛(wō)  工(chéng)

C.根(jīng)  心(nài)  明(zhènɡ)  人声沸(dǐng)

D.跳(yuè)  幕(pín)  家(qiǎo)  麦(suì)

3、下面选项里的诗句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歌 ,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 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 ,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A.如一团火焰       像一场春雨       似一片鲜花

B.似一片鲜花       像一场春雨       如一团火焰

C.像一场春雨       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无论…………   任凭……也不……    既然…………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只有…………

1)邱少云(  )牺牲自己,(  )破坏革命纪律。

2)(  )困难有多大,他(  )都坚持学习。

3)(  )耕耘,(  )有收获。

4)我们都应该做言行一致的人,(  )说了,你(  )就得去做。

5)(  )小红怎么能说会道,慧敏(  )不相信她的谎言了。

6)(  )王峰今天不舒服,他(  )坚持来厂里上班。

 

6、对于金奎叔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鹅要是欺负人,就不要怕它。

B.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

C.我们不能怕鹅,也不能欺侮牛。

D.对于向鹅这样欺负人的人,要想办法去制服他。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击疫情时,医务工作者打头阵,挑大梁,不叫苦,不叫累。

B.传说中的神仙不但能呼风唤雨,还能上天入地,真是太神奇了。

C.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亭亭玉立,英俊潇洒。

D.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一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是按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______。观潮的最佳时间是_____,最佳地点是_______

2.《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蕴含的道理相同。

3.《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作者是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全文采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_____的精神。

4.《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主要写____为了解除_____的痛苦,____,从而_____并与其___的故事,颂扬了他_______的伟大精神。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再按要求做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景:“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诵读这些诗词,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

诗中有情: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哪一颗星没有光?_________________?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___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   (二)在夏天里成长

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您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吧吧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居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儿,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俗话说   不热不长  不热不大   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  温度的增加  什么都在长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碴(chà)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乃至不具有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___________在夏天里都长大的现象入手,一层层地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季节,最后是水到渠成,说明_______________也应该这样成长的道理。

2给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3短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夏天万物生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   )(填序号)

A. 处暑时分,趁太阳还没露出山头不热的时候,赶紧割谷子喂老牛。

B. 处暑的时候,如果谷子还不出穗,只能当无用的荒草喂老牛。

C. 到了夏天,学生如果还不能出人头地,不如回家割谷喂老牛。

6“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这句话中“热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①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地消失。

②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④孩子的父亲说:“1.3米。”“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⑤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坐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⑦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⑧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像一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⑨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

⑩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时应该读出的语气是( )

A.商量

B.不耐烦

C.急切

D.缓慢

【2】文章开篇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是为了( )

A.说明孩子很漂亮。

B.说明孩子很可爱。

C.表现孩子很善良。

D.反衬出孩子父亲的做法不正确。

【3】当“我”跟孩子的父亲提议买半票时,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的父亲默认“我”的提议。

B.孩子的父亲认为买票理所当然,所以没说话。

C.孩子的父亲不认同“我”的提议,他有更好的“办法”。

D.孩子的父亲不想理会“我”。

【4】“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表示的意思是( )

A.父亲疼爱孩子。

B.父亲赞同孩子的做法。

C.父亲反对孩子的做法。

D.孩子不舒服,父亲安慰孩子。

【5】这篇文章中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我”

B.父亲

C.孩子

D.父亲和孩子

【6】文中的“我”难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身体不舒服。

B.孩子进检票口时的动作让“我”感到难过。

C.孩子的父亲没有听从“我”的意见。

D.孩子的父亲和孩子的不诚实让“我”感到难过。

【7】第⑩段表达的意思是( )

A.孩子进检票口蹲下身子。

B.金钱很宝贵。

C.孩子听从父亲的话。

D.诚实很宝贵。

【8】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对于文中父亲的这种行为,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疏通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不休,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人长叹了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争吵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说一说小街是怎样堵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小溪”是指_____________,“大石头”是指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     C.急死人了!

5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睡姿百态

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争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蝙蝠的睡眠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面睡觉。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一遇敌害来侵犯,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狒狒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醒来。

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睡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画出描写动物睡觉的句子。

 

14、阅读理解。

苏武牧羊

①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②苏武和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受到别人的牵连,匈奴单于看苏武是个人才,就趁机逼迫苏武投降。苏武手握旌节,宁死不屈,气愤地说:“我是大汉使者,绝不能让国家受到侮辱!”说着就要抽刀自尽,幸好被人救下了。

③匈奴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非常救佩,就越发想要让他投降。单于派已经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苏武不等卫律说完就怒目圆睁,手持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朝臣子,而今忘恩负义,背叛国家和父母,还有什么脸面来和我说话!”骂得卫律无地自容,羞愧而去。

④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单于又生一计。他指着一群羊对苏武说:“这群羊归你。哪天生出小羊羔,就哪天放你回国。”随即把苏武放逐到北海去牧羊。苏武查点羊群,发现全是公羊。但他心坚如铁,毫不动摇。

⑤北海野草遍地,荒无人烟,和苏武作伴的就只是一支旌节和一群羊。苏武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就掘野鼠、收草籽野果充饥;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他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旌节。不论白天放羊还是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着有一天能手持旌节回到祖国。

⑥苏武在匈奴坚持了整整十九年,经过汉朝多次交涉,匈奴单于终于答应释放苏武。苏武出使的时候正值壮年,回汉朝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他回到长安时成千上万的人来迎接。看到苏武含着热泪坐在车上,怀里握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动,不落泪的。

【1】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屈”:A.使弯曲                           B.屈服                                 C.委屈

宁死不( )                           指计算( )

(2)文中( )次提到旌节。

A.4                                        B.6                                        C.7

(3)文中“旌节”代表的是( )

A.苏武                                 B.国家                                 C.牧羊人

(4)匈奴单于把苏武放逐到北海牧羊的原因是( )

A.苏武擅长牧羊,盼望能早日回国。

B.匈奴单于为了使苏武屈服,故意为难他。

C.匈奴单于希望苏武的羊能生出小羊羔。

【2】仔细阅读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序。

C——( )——( )——( )

A.卫律劝降                           B.北海牧羊                           C.以死抗辱                           D.持旌回国

【3】读④⑤⑥段,从内容或写作手法上任选一个角度作批注。

我选择的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做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仔细观察才能对爬山虎有细致的了解。(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我听到老师的指令马上立刻开始表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7、修改病句。

(1)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即使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小说很美丽,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大家紧迫地跑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有的人梦想到月球旅游,有的人梦想坐上宇宙飞船,有的人梦想能够去探索海底世界……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实现梦想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你的想象,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习作,400字左右。注意语句通顺,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