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
B.绍兴是宋高宗的庙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的名字也是从此时开始得名。
C.忠义人是当时朝野上下对北方广大沦陷区不堪民族压迫,拿起武器同金人进行斗争的百姓。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全社会开始重视汉字读写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B.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理喻。
C. 对于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麦当劳和肯德基都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
D.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有人计算过,一个好的习惯至少要反复21次才有可能巩固。
3、下面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 趣:趋向,取向
B.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偏指一方,指代“我”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应
4、下列作品、作者和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促织》——明——蒲松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B.《左传》——春秋——左丘明——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C.《窦娥冤》——元——关汉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与妻书》——清——林觉民——沉醉之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比较,权衡) B.王必无人(一定,实在)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悠悠敦煌情
——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
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
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
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
常沙娜:那是43年。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从秋天一直住到冬天。到了敦煌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面,一碗醋,一碗盐。爸爸说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给你吃涮羊肉吧。他一直这样乐观。
曹可凡:那时候做研究,做保护都要做什么?
常沙娜:第一要除沙。要在莫高窟上面要盖一层短墙就是把那沙给拦住,因为那个地方流沙很快就能把洞埋起来。后来我父亲归纳了三个临摹办法,一个是客观临摹,第二种是复原临摹,第三种是整理临摹。他要求研究所都要采用整理临摹,不能随便复原临摹,如非必要也不要客观临摹。
曹可凡: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很轰动。
常沙娜:当时很轰动,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
曹可凡:为什么你在美国呆了两年就回来了?
常沙娜:当时在美国留学生大家都在讲中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而且把家信念一念。国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美同学大家见面就说什么时候回国,就成了一个回国的高潮。我为了回国买票,就半工半读,到陶瓷厂拉坯上釉。
曹可凡: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
常沙娜:是的。当时我父亲高兴的很,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临摹了上百件的东西都没有展示过。我父亲告诉我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都很重视这个展览,他们看的激动。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我们就搞了一些新的设计,适合现代生活。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
曹可凡:您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是吧?
常沙娜:我参加了。我有一些童子功,就是在敦煌形成的。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这个现在还在。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这个给我的启示太大了,这决定了我后来这一辈子我从事设计的宗旨。
曹可凡:您其实是没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
常沙娜:是,我一辈子是没有学历的学业。但是我是实在在的,是尽力的,是为了我要做的事情而实实在在的,要学我父亲的“杭铁头”(注)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好,做完。
(摘编自《可凡倾听), 2017年10月21日)
(注)“杭铁头”,杭州人。
【1】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访谈以“常沙娜”名字由来切入,这样提问拉近了双方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
B.本篇访谈主体部分有时直接提问,明确集中;有时陈述事实,给受访者制造表达空间。
C.本篇访谈围绕“敦煌情”展开,所有问题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体现卓越的访谈技巧。
D.本篇访谈语言体现了对受访者常沙娜的尊重,平实、口语化,自然亲切,符合访谈基本要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书鸿先生当年回国扎根敦煌,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后来常沙娜从美国回国也基于这样的爱国情怀。
B.犹太人叶丽华对常沙娜非常欣赏,并热情的邀她出国深造,因为她欣赏常沙娜绘画造诣,也热爱充满魅力的敦煌艺术。
C.常沙娜在梁思成林徽因的指导下对景泰蓝进行抢救,不仅抢救了工艺,还设计了适合现代生活的用品,有一些设计品成了国家礼品。
D.常沙娜的设计美观,但实用性差,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常沙娜修改后的设计,最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之一。
【3】题目“悠悠敦煌情”在常沙娜人生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把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有善始者实繁, 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 。 (《论语》十二章)
(5)青青子衿,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6)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7)谨庠序之教,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8)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屈原 《离骚》)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高三十五书记①
[唐]杜甫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②足凯歌。
闻君已朱绂③,且得慰蹉跎。
【注释】①高三十五书记即高适。天宝十三年,哥舒翰上表推荐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充掌书记,高适由此成为军中骨干人物。②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甘肃。③朱绂(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诗人叹息高适已然年老,又赞叹他坚持创作,诗作日渐丰富。
B.三、四两句写高适的美名虽不被时人提及,但其诗歌章法谨严,令人惊叹。
C.五、六两句,诗人认为高适被主将重用,将有机会建功奏凯,施展才华。
D.全诗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在叙述和议论之中抒发了诗人的丰富感情。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对高适表达了哪些情感?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开隐山记
吴武陵
始一日,命骑西出,出门里余。得小山,山下得伏流。乃释骑蹈履,北上四十步,得石门,左右剑立,矍然若神物持之。
自石门西行二十步,得北峒,坦平如室,室内清缥若绘,积乳旁溜,凝如壮土上负横石,奋怒若活,乘高西上,有石窗,凌窗下望,千山如指。出门有潭,袤三十步,谭有芰荷。潭北十步,得溪,溪横五里,径二百步,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画鷁,渺然有江海趣。溪潭之间,有地丈余,其色正赤。历石门东南,越小岭,石林危峤,夹耸左右。自岭下十步,得东岩。自岩口直下二十步,有水阔三尺许,浅沙若画,细草如织。
自石阁还上绝壁,西去十步,又得小峒。峒北七步.临西石门。石门西去三十九步,得西峒,峒深九十尺。北崖有道。可容一轨。崖南有水,水容若镜,纤鳞微甲,悉可数识。
东过小石门,门东俯行三十步,诘屈幽邃,道绝穷崖,崖之右宽明爽阂,浑成水阁.崖下阁胜九人。阁下水阔三十尺,伏流涯南,亦达朝阳。自西峒口南去一矢,得南峒,峒西壁可宴数十人。北上山顶,盘曲五百步。石状如牛、如马、笙竽者,埙不可名状。石路四周,而松萝萃于西北。
公曰:“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吾又舍去,是竟不得知于人矣。”乃伐棘导泉,目山曰隐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
B. 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
C. 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
D. 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袤三十步 袤:纵长或南北距离的长度
B. 崖之右宽明爽阂 阂:开阔
C. 而松萝萃于西北 萃:草木丛生的样子
D. 乃伐棘导泉 导:顺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以描写为主,兼以抒情、记述,借山的外表质朴内在美好却不为人知,引出人生哲理。
B. 隐山是李渤任职桂林时于桂林城西发现的一处美景,作者用数字详尽说明了隐山各风景点的具体方位。
C. 文章描写隐山景色,文笔生动简洁,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如用“矍然”“渺然”等点明了山水的独特情貌。
D. 作者层次分明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隐山地图,寄寓作者对官场生活身不由己的慨叹,想归隐啸聚山林。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内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释骑蹈履,北上四十步,得石门,左右剑立,矍然若神物持之。
(2)崖南有水,水容若镜,纤鳞微甲,悉可数识。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首次精确测定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2005年5月22日,中国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严密计算,确定珠峰高程为8844.43米。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采用最新科技方法进行第三次测量。据推算,珠峰实际是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在“长高”。世界之巅今年有多高?世界瞩目的数字即将公布。
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