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小西天黄眉怪抓唐僧师徒的目的是? (   )

A.吃唐僧肉

B.要锦襕袈裟

C.自己要去取经

2、钱很,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加点的字词正确的解释是(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

C.事情非常急

D.经济不宽裕

3、下列句子中歇后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废寝忘食地发明了一个洗碗的小玩意儿,可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啊!

B.服务员走过来问他吃什么,他头也不抬:“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服务员一笑,转身奔向后厨。

C.公鸡在鸡舍里打鸣响亮的声音传到了村外,我不禁感:“这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啊!

D.哥哥严肃地对我说:“我们咸菜烧豆腐一一有言(盐)在先,你要是把我的书弄坏了,可是要赔的!”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多音字组词。

间:jiān ( ) jiàn( )     数:shù( ) shǔ( )

重:chóng ( )zhòng( )   更:gēng( )gèng(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这篇文章采用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的人, 不要做______________

2.小明不努力学习,整天无所事事,老师用“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劝说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3.《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__________,与天不老!壮哉,__________,与国无疆!

5.《题临安邸》中,题的意思是______,诗人看到达官贵人只顾寻欢作乐而发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花生的果实不像桃子、石榴等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

2.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______

3.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__________

4.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__________

5. 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__________

6. 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__________

7、规范书写词语。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民安       ( )请罪       金碧辉( )       不可估( )

( )心沥血       惊天动( )       囫囵吞( )       ( )世闻名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精彩片段回放。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 就镇定地对大 家说 今天晚上 这里的大山要崩塌 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 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楚——________ 相信——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

【2】在文中的“ ”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海力布明明知道说出真相他就会变成石头,可为什么还要告诉乡亲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课内片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面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词让我们感受到山里人互相谦让的好品性。

【2】最后一句话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充分展现了山里人___________的美德。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看!前面(呼啸 咆哮)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停止  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瞬时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多!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下列排列顺序是按速度由快到慢的是(  )。

A.光  火箭       流星体   喷气式飞机

B.光  流星体     火箭     喷气式飞机

C.光  喷气式飞机 火箭     流星体

【3】“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这句话改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行不行?请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中成长的足迹。(8分)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   (站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   (手舞足蹈 张牙舞爪)起来,一不留神,   (落 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 (扇动 振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导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

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  怎么样 怎么样

嗯,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大花猫蹲在地上,舔了舔爪子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他们,懊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像老鼠一样妙,喵喵,可惜没有了!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2分)

2)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鸟妈妈动作、神态的句子,再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2分)

 

4)说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2分)

 

 

14、精彩赏析阁。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 )  断言( )  时代(   )

(2)文中   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怎样才能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负荆请罪: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来看,廉颇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 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

【3】将相能够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单选)

A.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B.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只好向他低头请罪。

C.蔺相如和廉颇都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

【4】读完选文,你想对廉颇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爸爸错怪了我

①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有感情地朗读《冬眠》。她的语调十分动人,我们班上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欢听,我还常常模仿她的语调朗读课文呢!忽然,我听到王老师把惊蛰(zhé)的“蛰”读成了第四声。

②“老师,您读错了。”我站起来说道。

③王老师先是愣了愣,看了看我,随即让我坐下。这时,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向我瞪眼睛,歪鼻子……//

④放学回家,我把语文课上发生的事告诉了爸爸,没想道爸爸发火了,他冲着我说:“你还懂不懂礼貌?你这是对老师不遵重的行为。老师是你的长背,乱提意见这还了得?”

⑤“这是你的看法,我们老师可从来没这样说过。”我嘟着嘴,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

⑥谁知爸爸听见了,走过来,朝我就是一巴掌,我委屈地哭了。//

⑦第二天,王老师知道了,就到我家来家访,她对爸爸说:“昨天,刘刚同学向我指出了读错的字音,下课后,我查了查字典,刘刚的意见是正确的。”

⑧王老师又回过身来对我说:“谢谢你向我指出了错误,希望你今后再向我提出更多的意见。”

⑨我低着头,激动地说:“我不该不举手发言……”

⑩王老师走后,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是爸爸不好,爸爸错怪了你。”//

【1】本文第4自然段中有三个错别字,把错别字写在括号内,并依次写上正确的字: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2】根据短文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1)随即:___________________

(2)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划直线的句子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将短文分成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大意。 

第二段(第④-⑥自然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被人错怪的经历吧,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具体描述一下。(不少于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关门打狗”

1948年9月,毛泽东(以为 认为)领导我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大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筹划几大战役,首先是在东北打,这个战役后来取名为辽沈战役。

当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大都聚集在长春、沈阳、锦州这三个孤立地区。是同时打这三个地区之敌,还是先打哪一个地区之敌?若是后者,又该从哪儿下手?毛泽东深思熟虑之后,(果断 武断)地决定,先打锦州之敌。

锦州位于东北的南端,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 重点)。先打锦州的好处是:首先,吃掉(防御 防守)这地区的十万余人之敌,就切断了东北之敌和华北之敌的联系,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使得东北地区长春、沈阳之敌,都处于孤立无援之绝境;其次,打锦州,必然使锦州南北之敌前来救援,我们则可以趁机歼灭援敌;第三,这样再打沈阳就容易得手,而长春之敌也可能逼于大军压境而投降。

当然,先打锦州之敌,要把我军主力快速南移,要打空前规模的歼灭攻坚战,为此需要在短期内准备充足的军需,这些都有不少困难,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权衡利弊,还是先打锦州为最佳方案。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打锦州的决策,这一棋子一走,全盘皆活,不但打赢了辽沈战役,而且有利于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如期、顺利地进行,促使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提早到来。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2】短文标题中引号的作用,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B.表示讽刺意味

C.表示引用的部分

【3】结合短文内容,你认为与“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的词是()

A.请君入瓮

B.瓮中捉鳖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4】阅读第3、4 自然段,概括出短文中“权衡利弊”的“利”所体现的三个方面。(表达每一方面内容字数要求在 10 字以内)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5自然段中字体加粗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全盘皆活”指的是:_____________

18、(题文)课内回顾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 竞)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朴 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嗯,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一点儿也不在乎表现的是妈妈对小麻雀        ,“在乎还可以换成      ,它的反义词是    。“欢天喜地一词,表现了妈妈看到普季克脱险后    的心情。 

3.画线句子中的一样一样指的是(  )

A.做出和麻雀妈妈相同的动作

B.遇到相同的危险

C.指生活知识、捕食本领、飞行技巧等等

4.选文主要描写的是遇险时和   后麻雀母子的对话和表现,表现了妈妈对小麻雀   的母爱。

19、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片段)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  )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完上面的短文,我知道了这是_______写给_____的信。我还知道_____是原苏联的作家,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给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___________,第二个“美好的东西”指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用两种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这座电视塔_______

2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

字句  

 字句  

2.那是一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改写成反问句:

 

22、老师每天的工作都很沉重,但他们毫无怨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当狐狸再次出现时

提示:狡猾的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便花言巧语地夸奖乌鸦,当时乌鸦禁不起诱惑,把肉丢了。请你想一想,几天之后乌鸦又找到一片肉,当狐狸再次出现时,事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要求:

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2. 注意写清楚狐狸、乌鸦的神态变化和语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