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颜色非常和谐。

B.流线型结构的身段大小非常匀称,这一切都很适宜。“适宜”写的是身段,而不是颜色。

C.白鹭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这三个画面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了含蓄美。

D.作者从描写白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两个方面来表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下列对《水浒传》人物绰号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豹子头林冲

B.黑旋风柴进

C.行者武松

D.智多星吴用

3、选词填空。(4分)

疼爱 热爱

(1)尽管他们身在海外,但他们都非常(   )自己的祖国。

(2)   )她的奶奶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锋利 锐利

(3)农忙时,他总是拿着(   )的镰刀帮妈妈收割水稻。

(4)小偷虽然很谨慎,但还是逃不过警察(   )的眼睛。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照样子写词语。

勃勃生机 _______  _______     

裸裸 _______  _______

虚实 ____________  _______

5、组词。 

贯(   证(     拒(   悔(    

惯(   怔(     柜(   诲(    

段(   炼(     遣(   沓(    

锻(   练(     谴(   踏(    

 

6、写出下列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1.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________

2.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________

3.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_________

7、根据语境填写名言。

(1)每次遇到一点困难,我总是想退缩,妈妈告诉我: ;妈妈还说,哪个有成绩的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都是经过无数的努力,甚至是失败才换来的,正如   ;每次我取得一点成绩就喜欢飘飘然,妈妈又教育我:

(2)作文时,老师强调认真观察,并强调  

(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半途而废是不会成功的,可谓  

 

8、提炼概括。默读课文,从将军视角出发,根据提示将鱼骨图补充完整。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高贵的捐赠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爸爸刚买的。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小女孩噘着嘴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不想要了。”“把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捐给别人,这样好吗?”

④“非得最好的吗?”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要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玩具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女孩低了头。

⑥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崭新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苍白,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⑩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文中⑥-⑩段中多处写到了“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翔子的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小女孩的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作者“我”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眼睛湿润了。

【2】简要梳理情节,体会小女孩的心理变化,将选项补充到方框里。

我没玩够→________________→手足无措→低下了头→________________→转身跑开→________________

A.还想亲你                  B.下定决心               C.局促不安

【3】⑥自然段中画线部分主要描写了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把妈妈捐给翔子的时候,内心是( )

A.郁闷和生气            B.高兴和欣慰            C.不舍和矛盾             D.烦躁和绝望

【4】作者“我”捐赠的是“一点点钱”,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采用对比的写法,起到的作用是(       

A.表现出“我”还不够有爱心,捐赠得太少。

B.用“我”微薄的关爱和母女俩捐出最好的东西形成对比,突出了母女俩无私的爱心是最可贵的。

C.让“我”为自己只是捐赠“一点点钱”感到羞愧。

D.让读者看出小女孩的母亲很会引导孩子,改变了她捐赠玩具熊的决定。

【5】文中的母亲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就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别人。”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漫步在郊外,在初秋的夕阳里。

冷风阵阵拂面,扯落片片黄叶。天空与大地共同烘托一个火红的主题。

秋天闪入我的眼。秋天浸黄的柿子在枝头跃动着向我招手;秋天酿熟的葡萄乌黑诱人;秋天烧红的花椒颗颗粒粒爆得令人心颤!

我看见秋宠出农人满颜的欢喜;我看见秋纵得诗人豪情奔涌;我看见秋在商人的货架上神采飞扬……我看见秋满世界疯跑着,荡入春天,闯进冬天……

秋天是沿着乡村小道晃来的,那个披红挂绿的村姑,挑着两筐葡萄,向我出售。末了,她又给我添了两串,好慷慨、好憨直的秋!

暮色打湿了我的脸□我吮食着甘美的葡萄□哦□我觉得自己也成了那葡萄□融入秋天□成了秋的一分子□

1.给最后一个段落加上合适的标点。

2.摘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

3.把短文用“‖”分成三部分,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试着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11、课文片段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A.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2) 读句子,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吞天沃日:  

(3) 这段文字从 四方面描写浙江潮。(1分)

(4)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1分)

(5) 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对浙江潮的印象是: (1分)

 

12、阅读短文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3】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4】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13、课内阅读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l)这里的午夜是指哪一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风雨归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面是一款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的产品说明书,请阅读后答题。

产品说明书

一、适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家庭、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场所备用。

二、有效使用时间和贮存.

1.贮存温度为0℃~40℃,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应远离热源,不得与易燃品、

腐蚀物品存放一起。

2.有效使用时间:自戴上呼吸器头罩开始呼吸,在每分钟30升的呼吸量时,有效时间为30分钟。

3.有效期:自产品生产之日起,呼吸器的滤毒药罐部分有效期为三年。

三、注意事项

1.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撕开呼吸器包装袋,冷静正确地戴上呼吸器头罩,争取分

秒时间,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穿过烟雾区时,不要因感到呼吸空气干热而脱掉头罩;

3.本产品供一次性使用,只供个人防毒自救,不能用于工作保护;

  4.本产品不得在氧气浓度低于17%的环境中使用;

5.本产品包装袋漏气、撕破或有效期满时,视为呼吸器已经失效,不得再使用,

请通知当地经销商更换滤毒药。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火灾中,如果觉得戴着太热可以暂时脱掉头罩。

B. 室内氧气浓度在18%时可以使用。

C. 消防员工作时可以使用这款自救呼吸器。

D. 已经漏气的自救呼吸器可以将漏气处密封起来再使用。

15、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       )看天上布满阴云,(       )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   坑】州那里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用“/”划掉括号中的错别字。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___________

【4】“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从“浸”字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___________之情。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比的不是香气的浓与淡,而是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为以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在河湾的岸边,看见两个孩子,他们的神情既紧张又专注,似乎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②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③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这是在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④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⑤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⑥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我才能在春天这本书里,读到了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⑦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救助和关怀这只蝴蝶的?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2读第③段中划“_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圈出句子中小男孩、小女孩的动作。

②从中可以感受到小男孩、小女孩___________

3第③段加点的词语:“生命线”“蝴蝶”与第⑤段加点的词语:“避难所”,在文中分别指什么?根据文章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A.小女孩的红头绳        B.用红头绳接起来的柳条

C.另一只蝴蝶        D.蝴蝶型的发卡

E.一丛野蔷薇        F.搭起的几片树叶

“生命线”:__________    “蝴蝶”:__________    “避难所”: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后,看到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再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①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  )和(  )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  )。所以还需要(  )的力量来(  ),需要有人时常(  )你:“小心,(  ),(  ),提高。”

②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给②段方格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两种声音”指_______________。“两股风”指__________________。童年的他觉得母亲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长大后他认为人的成长需要_______________,更需要_______________。仅有表扬容易让人________________,仅有批评容易让人____________,虽然两种评价不无矛盾,但都是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18、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小豆豆一直在盼望的吃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的午饭时间终于来到了。这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这个词本是校长想出来的,指中午饭盒里面的各种菜类。一般情况下,人们提到饭盒里的菜时,总是说请注意培养孩子们不要挑食或者说麻烦您不要让孩子们的营养太单调了等等,但校长却是一句话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校长对孩子们的家长就是这样拜托的。

  “指什么呢?打个比方说吧,就是指蔬菜啦,肉啦什么的(请注意,肉虽然不是山上生产的,但是若按大的分类的话,牛啊,猪啊,鸡啊,这些都是在陆地上长的,所以归入山里的这一类)。呢?就是指鱼、贝类、紫菜等海鲜制作的菜肴等等。这就是说,要求中午带的饭盒的菜里,必须有这两大类食品。

  ……

不过,由于妈妈忙,或是一时腾不出手来,偶尔也有小朋友只带来了山里的东西或者只带来海里的东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那位小朋友完全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正是逐个查看饭盒的校长先生的身后,跟着扎着白色炊事围裙的校长夫人,她两手各拿一只锅。只要校长在哪个缺一样的孩子面前说了声:海!校长夫人就立刻从那只锅里夹出两块烤鱼肉卷放在那孩子的饭盒盖上。如果校长先生叫一声:校长夫人那另一只的锅里就会跑出一块煮芋头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谁也不会说不喜欢吃烤鱼卷,也不会在心里捉摸谁的菜高级,水的菜不带劲了,反而会高兴自己两样都齐全,彼此又嚷又叫地欢笑起来。

小豆豆这回才好不容易明白了什么是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她有点担心,照这个样子,今天早上妈妈急急忙忙给自己做的饭菜能合格吗?然而,当小豆豆把饭盒盖打开时,差一点哇哈地叫出声来,她甚至把嘴捂上了,因为这饭盒里装的太棒了! 黄色的炒鸡蛋、青色的豌豆、茶色的鱼肉松、粉色的炒得松蓬蓬的咸雪鱼子,各种各样的颜色,就像花园那么漂亮。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家名字)的《_____________》。

2本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文中划线的句子感受到了   ,我可以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小豆豆看到饭菜时的心情:  

4读了本文,我觉得巴学园的校长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19、阅读《白鳍豚》完成习题。

白鳍豚

旅客乘船在长江中游旅行,偶尔会看到江面上有个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它或在波涛中翻滚,或以三角形的背鳍劈开浪花飞速前进。有人会脱口而出:“好大一条鱼啊!”然而这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白鳍豚。

  白鳍豚的确很大,身长近3米,体重250千克左右。它的身体是纺锤形,皮肤光滑,嘴巴尖长,上腭和下腭都长着一排又尖又细的牙齿。它也有胸鳍、背鳍和尾鳍,乍一看,确实像条大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与鱼类有着本质的区别。

  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白鳍豚没有鳃,有肺,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白鳍豚的肺容量很大,它头顶露出水面,通过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行半小时左右。所以它可以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江之中。

  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白鳍豚体温是恒定的。白鳍豚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可以防寒。在冬季,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占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鱼的脑子很小,白鳍豚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脑上有非常多的沟回,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鱼是卵生的,白鳍豚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幼豚近1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幼豚是靠吃奶长大的。

  因此,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却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鲸。

  大约在6000万年以前,鲸类的祖先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祖先一样,也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鲸类的祖先从陆上移居到江河湖海之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逐渐适应水中生活,体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像鱼了。

原始的鲸类移居江河湖海以后,多数从浅海逐渐移居到深海大洋。而生活在淡水中的鲸,却渐渐地走向灭绝。世界上现存的淡水鲸只有少数几种,长江里的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已经证明,白鳍豚和几千万年前地层中的原始鲸类化石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它是原始鲸类的活化石。

(选自冀湘教版第九册课文   作者:陈宣瑜)

【1】文中第一自然段“庞然大物”指的是什么?(       

A.鱼

B.客船

C.白鳍豚

D.三角形小岛

【2】白鳍豚能像鱼一样生活在长江的原因是什么?(       

A.在水中呼吸

B.用鼻孔呼吸

C.用嘴巴呼吸

D.靠鱼鳃呼吸

【3】白鳍豚与鱼类有着本质区别除了表现在“靠肺呼吸”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A.体温恒定   脑容量小   是胎生的

B.体温恒定   脑容量大   是胎生的

C.防寒力强   脑容量大   是卵生的

D.脂肪厚实   脑容量大   是卵生的

【4】人们称白鳍豚是“原始鲸类的活化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是仅存的淡水鲸中的一类

B.淡水鲸已经渐渐走向灭绝

C.与原始鲸类化石极其相似

D.已从浅海移居到深海大洋

【5】“白鳍豚的确很大身长近3米体重250千克左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读句子,注意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用上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期待落空”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年糕把牙牢牢地钳住,就像是拔掉了似的疼。(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将下面的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请在下面提供的两个习作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生活中总有许多令人温暖的时刻。那一刻,你或许胸有成竹,或许兴奋不已,或许喜极而泣,或许百感交集……请以“温暖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通顺,内容具体。②写出那温暖时刻的感受,表达出真情实感。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