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字组成的词语。

1.我们要不断(  )自己前进,才不会被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2.成功是对自己最好的(   )。

3.老师曾( )我,一次失败不算什么,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2、同到牵牛织女家时,联系《________》的故事我知道了诗人想表达的意思是,黄河之水仿佛往天上奔流而去,从而体会到了诗中黄河的________气势。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chǔn____的侵略者被机智的夜yīnɡ____骗了。

(2)jì____静的夜晚,他喜欢一个人去白huà____林边散步。

(3)妈妈把zhào____在梨上的纸袋jiǎn____开了。

4、词语训练。

1.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借助注释可以知道“石油”的意思是_______;联系上下文可以猜出“膝髁”的意思是________,“伽蓝”是指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妈妈凝视着手中的照片,脸上露出微笑。   B.同学们审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C.他注视着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地改变颜色。   D.老师上课前扫视了一圈教室。

5、翻译词语。

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现代诗,完成练习。

蝴蝶

啊,蝴蝶!

它是一半翻开的小小画册,它是一本花孩子都喜欢阅览的美丽画册。

它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

蒲公英、郁金香、矢车菊,都在这本小小的美丽的画册里,发现了自己的色彩。

翠绿的芭蕉叶子说:我也发现了我的色彩呀!它是发现我们整个春天的。

当刮风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避避风吧!

当下雨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躲躲雨吧!

芭蕉也说:到我这儿来吧,我保护你,大风吹不着你,雨也淋不到你。

于是,它飞到那阔大的叶子下面。

在那儿,它合上了它小小的、美丽的画册。

【1】这首诗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蝴蝶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读这首诗的心情应该是___________的,语调应该是____________的,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注:①题目居中写,上下阕之间空两格。②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③书写要正确,养成自我检视习惯。

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西江月”是词牌,“_________”是词题。从“__________”等词句,可以知道,写的是乡村夏夜美景。

3词中,“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

4如果《宿建德江》所表达的情感用一个“________”字来表示,那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概括为一个“________”字。

8、赏析古诗。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诗,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半亩方塘比做________,用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

4. 源头活水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用同一个的字放在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所以我们就要在诗句中最后一个字里找,找到那些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5.这首诗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dǎng)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矗立( ) 陆续( )

B.找反义词:平静( ) 停止( )

【2】文中画“﹋﹋”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抢前一步”“夺过”等加点的动词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眺望”“##dot## 回头望望” 等加点的动词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加点字的意思是( )

A.用掉

B.模糊不清

C.样子或形状像花

【5】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1文中加点的句子指的是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一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在夏天里的生长状态,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了两句农谚,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2、蒙娜丽莎之约(节选)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妙  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温和 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  安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  悲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拘束  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矜持:  

转瞬即逝: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画上   。((25分)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2分)

我从这句话体会到:

4)回答问题。((35分)

选文第1自然段按照顺序写了这幅画的   ,然后写了近距离的肖像画,依次从     来写。

选段第2自然段重点介绍了蒙娜丽莎的  

 

13、阅读理解。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用“____”画出联想的内容。

2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创作出《月光曲》,请你从贝多芬的角度猜猜他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B超神探

“叮铃铃……”已经是寒冷的深夜了,忙碌了一天的贾立群大夫刚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一骨碌爬起来,接起从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室打来的电话。“好的,我马上就到”他披上衣服立即赶往儿童医院。

赶到了急诊室,他了解到:这是从牡丹江市赶来的绝望的父亲带着3岁孩子来求救的﹣﹣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已数日无尿,先后被三家大医院诊断为“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A]贾立群为了探明患儿病因,手握B超仪器探头,小心翼翼地在患儿腹部慢慢移动,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影像。尤其在肾部,他来回挪动着探头,像个侦察兵一样搜寻着,一个一个地排除病因。他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查出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贾立群断定不是肾的问题,继续专注地给孩子一处处排查。突然,在模糊的黑白屏幕上,他发现了孩子输尿管远端有堆成柱状的沙砾样结石。他迅速明白这些结石正是导致孩子尿道堵塞的根本原因。病因找到了,贾立群松了一口气。他出门对焦急等待结果的父亲说:“放心吧,孩子的肾脏没有问题,只是输尿管被结石堵住了。”

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贺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费大夫搀起长跪不起的患儿父亲,说:“马上对输尿管进行紧急疏通处理,把结石取出来,病就会好的。”这位父亲顾不上擦泪,用手机向远在牡丹江的亲人报了平安。患儿一家听到孩子性命被保住的消息,喜出望外。按照当地的风俗,一家人向着北京方向齐刷刷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是千里之外一个普通家庭对北京救命恩人——贾立群大夫行得最隆重的大礼!孩子的病因查清后,经及时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B]贾立群挽救患儿生命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他工作30多年来,共接诊了30多万名患儿,确诊了7万多个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名危重患儿的生命,使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又沐春风。多年的钻研和历练,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成了患儿家长心中的著名“品牌”他不光被患者家属追逐膜拜,也是很多临床和急诊医生的“主心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转危为安_____

不胜枚举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牡丹江市赶来的患儿患有“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B.“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这是环境描写,渲染了B超室里的紧张气氛。

C.贾立群大夫认为造成孩子数日无尿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

D.牡丹江患儿一家,从千里之外赶来北京向贾大夫行最隆重的大礼。

【3】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_____

【4】仿照下面的例子,给文中[A]、[B]两处做批注。

例: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贾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

批注:这里重点抓住患儿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来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知道儿子性命保住后激动的心情和对贾立群大夫的感激、敬佩。

[A]处,我的批注是:_____

[B]处,我的批注是:_____

【5】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这里的“火眼金睛”是指:_____

【6】文中的贾立群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7】本文以电话铃声开头,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A.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B.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C.心平气和,娓娓道来

D.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1)字句:________________

(2)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正确的是____

A.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缩写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

4.改成直述句。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书法、舞蹈、绘画、弹琴”等;②选取具体事例,写出你学习时的感受;③重点突出,要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