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拟人)
B.两岸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比喻)
C.海上日出难道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反问)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排比)
2、在周围并没有其他人和船的影子,爸爸还坚持让我放鱼是为了:( )
A. 让我自觉地遵守规则。
B. 考验“我”是不是舍得放掉大鱼。
C. 让我明白面临道德的抉择时,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要有实际的行动。
3、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皮肤(fū fu) 戈壁 (gé gē) 捕杀(pǔ bǔ) 咆哮(bào páo)
甘醇(chóng chún) 沼泽(zhāo zhǎo) 牛虻(máng méng) 便宜(yí yì)
4、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唯护(wéi) 口哨(shào)
B. 健康(kāng) 驻扎(zhá)
C. 削东西(xuē) 牺牲(shēng)
D. 壮烈(zhuàng) 凝神(níng)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锻 教导 拔地而起
B.绵延 侵蚀 横七坚八
C.关键 呻吟 杂草丛生
D.蔚蓝 补救 百站百胜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得不合适的是( )
A.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方向,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B.街道两旁矗立着小小的花苗。
C.列车已经远去,但她还是静静地伫立在那儿,久久不愿离去。
D.美丽的校园里挺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7、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huī) 漆黑(qī) 扭动(chǒu) 呜咽(wū)
B.扩大(guǎng) 葵花(kuí) 糠皮(kāng) 枪栓(suān)
C.负荷(hè) 浙江(zhè) 污水(wū) 倔强(jüé)
D.嘱咐(zhǔ) 沮丧(jǔ) 嘹亮(liáo) 情绪(xù)
8、写出反义词。(12分)
健康 ——( ) 清楚——( ) 成功——( )
和平 ——( ) 安全——( ) 前进——( )
9、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4】《短诗三首》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片段中的“假说”是指( )
A.恐龙和鸟类骨骼结构相似
B.恐龙长有羽毛
C.鸟类起源于恐龙
【2】片段是怎样介绍研究过程的,填一填。
【3】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写在片段右边空白处。
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决方法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扬州个园
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艺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又有生肖之假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宇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波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睛天薄幕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那样子似一只只“雪狮”在追逐嬉戏。人们把其称为“冬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第一自然段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第三自然中“春”“夏”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A.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B.表示引用他人的话 C.表示强调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抓住了事物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特点,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
【3】作者在介绍个园时,表示行踪变化的词有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按________的顺序进行介绍的。
【4】扬州个园如此出名的原因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2、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课文是按照房前屋后的(_____)顺序和夏、秋两季的(_____)顺序来交叉描写乡下风光和乡村生活的。
A.时间 B.空间
【2】课文描绘了哪几幅田园风光图?(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瓜藤攀檐图 ②鲜花轮绽图
③雨后春笋图 ④鸡鸭觅食图
⑤院落晚餐图 ⑥月夜虫鸣图
【3】找出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字距要均匀,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这个字是(_______)。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下人家的冬天会是怎样的,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1】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可以用( )来形容。
A.大步流星 B.蹑手蹑脚 C.落荒而逃 D.昂首阔步
【2】从加点词语“悄悄地”“轻轻”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个句子表现巨人彻底改正了错误?用“﹏﹏”画出来。
【4】童话世界里多奇妙呀!说一说选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奇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B.人不要太自私
C.幸福要靠劳动 D.要尊重孩子
14、课外阅读。
好事情
早上,小尤拉醒了。他看看窗外,阳光明媚,天气很好。于是小尤拉也想要做点什么事情。
他坐下来,想:“假如我妹妹掉进水里,我就去救她!”
妹妹恰好走来了,央求说:“哥哥,跟我去玩呀!”
“走开,别扰乱我想事情!”尤拉不耐烦地说。
妹妹受了委屈,不高兴地走开了。
于是,尤拉又想:“假如狼来抓奶奶,我就用枪打它们!”
奶奶恰好就在讲话了:“小尤拉乖乖,把碗碟收拾好。”
“你自己收拾吧,我没有工夫。”
奶奶摇摇头。尤拉又往下想:“假如哈巴狗掉到井里头,我就把它捞起来!”
哈巴狗恰好就来了。它摇摇尾巴:“给我喝点水吧,小主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巴狗合上嘴,夹着尾巴跑走了。
小尤拉想了又想,始终想不出有什么事情可做,就跑到妈妈那里说:“我能做点什么好事情呢?”
妈妈抚摸着尤拉的头,说:“带妹妹去玩玩,B.__________________,给哈巴狗喝些水。”
【1】联系上下文,补充短文内容,写在原文A、B两处的横线上。
【2】用“假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尤拉一心一意在想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正确的是( )
A.批评了小尤拉不愿做好事的坏思想。
B.赞扬了小尤拉不懂就问,知错就改的好行为。
C.说明了做好事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做起的道理。
15、句子训练营。
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写句子。怎样美的环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如人间仙境。
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照样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仿写句子)
仿写:这段时间,天空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就像一个小娃娃变化无常。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指__________。将这句话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叫和盛开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8、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登台演出,第一次坐飞机……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注意把“第一次”的过程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可以是《难忘的“第一次”》,也可以自拟。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