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这个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2、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1.爬山虎的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ū pù)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ɡ kōnɡ)隙。
2.一位华侨老人看到阔别多年的亲人,情不自禁(jīn jìn)地落泪了。
3、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下面描述的画面最适合用“( )”来形容。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原来还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静了下来。
A.人声鼎沸
B.低声细语
C.窃窃私语
D.鸦雀无声
4、下列词语中,与“人声鼎沸”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锣鼓喧天
B.悄无声息
C.震耳欲聋
D.水平如镜
5、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细细的春雨如同丝线一样。
B.爬山虎的脚就像蛟龙的爪子。
C.蜘蛛把苍蝇抱来抱去,等苍蝇精疲力尽,蜘蛛高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D.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一样的大雪落下来。
6、小东最喜欢吃路边的食品,作为朋友,你觉得可以送她哪一句话?(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C.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D.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à) 怀抱(huái) 昂首东望(ánɡ)
B.浩荡(hào) 霸占(zhàn) 稻穗(suì) 半明半昧(wèi)
C.睡眠(mián) 归巢(cáo) 卵石(lǎn) 摇摇欲坠(zuì)
D.风俗(sú) 罗列(luó) 芦苇(wěi) 人声鼎沸(dǐnɡ)
8、词语填空。
筋( )力尽 睡眼蒙( )
( )惫不堪 名胜古( )
9、快乐阅读。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选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1】文中的“火山”暗指_________;“霹雳”比喻______;“铁树开花”比喻______。
【2】“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歌的题目“一句话”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4】这首诗歌反复两次出现“咱们的中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的近视正呈低龄化和上升趋势。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近视10年翻一倍。
【1】从以上数据中,你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假如你们学校在这一天举行爱眼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作为宣讲员,给同学们讲讲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嫘祖的传说》,完成下列小题。
嫘祖的传说
大约5000年前,水土丰沃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个西陵氏族。在农历三月初六那天,西陵氏族首领的家里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嫘祖。据说,从她出生的那天起,狂风暴雨持续了三天三夜。
嫘祖降生时,父亲正带领族人祷告上天。巫师说:“灾星与劫难同时降临西陵,灾星不除,风雨难停。”父亲回家,得知女儿与风雨同来,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派巫师把女儿扔进了山沟。风雨刚停,母亲便去山沟寻找,发现女儿不但没死,反而睡得十分香甜。她把女儿抱回家,哀求丈夫说:“现在风雨停了,可这孩子却大难不死,地分明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哪里是什么灾星啊?请你千万不要再叫人抛弃她!”父亲深为感动,接过女儿说:“咱们来到这里定居已经超过十代,还是头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劫难。也许命里该连累祖宗一次,咱们就留下这孩子,叫地累祖吧!”后来,人们在“累”字旁边加了一个女旁,就成了“嫘祖”。 ∥
嫘祖长大后,出落成一位聪明、美丽、善良的大姑娘。她每天都要外出采摘野果,以侍奉家中体弱多病的父母。附近的野果采完了,她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摘。可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姑娘一想到家中的父母正在挨饿,不由失声痛哭起来。她的哭声哀婉、凄凉,森林里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天上的玉帝听见了,拨开云雾向下一看,原来是一个少女正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违反天条的神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了吃桑叶吐丝的蚕。蚕把桑树上的桑果送到嫘祖的嘴边。嫘祖吃了,觉得又酸又甜,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父母吃,父母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转眼到了夏天,桑树上的蚕开始吐丝做茧。嫘祖看到蚕丝( )有韧性,( )很轻巧,便编成衣服给父母穿。蚕丝织成的衣服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穿着非常舒服。嫘祖从中受到启发,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西陵氏族的人民穿上了轻巧美丽的丝衣服,再也不用穿树叶、兽皮了。∥
嫘祖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据说东边的夷人、南边的越人中的英俊小伙都一窝蜂来到西陵向嫘祖求婚,不过都一一遭到婉拒。后来,年轻的黄帝也来到了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就结成了秦晋之好。
嫘祖与黄帝成婚后,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嫘祖,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1】嫘祖名字的由来是( )
A.嫘祖长得聪明、美丽、善良。
B.巫师说嫘祖是灾难的象征。
C.父亲认为是嫘祖使家族遭受巨大的劫难。
D.嫘祖连累了家里的一位祖宗。
【2】在第五自然段的括号里填进合适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虽然……但是…… B.既……又…… C.即使……也…… D.如果……就……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蚕丝具有( )的特点。
A.轻巧美丽 B.冬暖夏凉 C.轻巧有韧性 D.色彩鲜艳
【5】本文已经用“∥”分成了四个部分,对第三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嫘祖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
B.嫘祖教人们养蚕织丝。
C.嫘祖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并把它教给了人们。
D.嫘祖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传遍了神州大地
【6】嫘祖之所以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主要是因为她( )
A.不辞辛劳侍奉父母。
B.发明了养蚕织丝的技术。
C.协助黄帝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D.长得十分美丽。
【7】巫师预言嫘祖是西陵氏族的灾星,后来的事实证明是这样吗?请你结合文本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嫘祖身上,你看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至少说两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广场。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
青藤发现,屋里的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小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桌子上的熊猫玩具,好吗?”奶奶微笑着把玩具给了他。“奶奶,请给我倒杯水好吗?”奶奶微笑着给他倒了杯水。小男孩笑得很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个够,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1】仿写。
(1)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有的像 ,还有的像 。
(2)“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像 。
【2】“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这是一个____句;“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这是一个_____句。
【3】理解重点句。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1)句中“这”是指 。
(2)“魔力”的意思是 。
(3)从你的生活中找出两个体现“魔力”的事例。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邮票齿孔的故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1)填空( )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 ),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 )裁开。( )年,英国发明家( )发明邮票打孔器。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邮票 一( )打孔机 一( )发明 一( )别针
(3)从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器这件事上你体会到什么?
14、课外阅读
贝壳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一圈复杂的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块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也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 )
复杂——( )
一丝不苟——( )
2.写出四个描写“贝壳里的生命”的形容词:
( )、( )、( )、( )
3.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是:
4.文中“一丝不苟”的含义是:
15、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人物个性鲜明。你一定读了许多神话故事,请完成下面的阅读积累卡。
中外神话故事阅读积累卡 神话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中的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 |
16、修改下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作坊。(修改病句)
1.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和蔡桓侯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 风强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清晨,我看见了花儿张开笑脸和孩子们悦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
题目:我喜欢
在横线上填写你喜欢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故事。写清喜欢的原因,注意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