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词语填到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年夜,我们昌邑大街上灯光 ,热闹非凡, 人人喜气洋洋。
A.繁华 车水马龙
B.璀璨 大街小巷
C.喧闹 高楼林立
D.蒙胧 四通八达
2、[神话故事]下列不是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
A.精卫填海 B.愚公移山
C.盘古开天地 D.纪昌学射
3、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特点都很鲜明,下面的人物特点概括相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大无比、无私奉献、持之以恒(盘古)
B.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坚强不屈(精卫)
C.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坚强不屈(普罗米修斯)
D.霸道专横、冷酷无情、凶狠残忍(宙斯)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
B.传说中的神仙不但能呼风唤雨,还能变幻无穷,真是太神气了。
C.一个小女孩把妈妈的玉镯给弄丢了,吓得面黄肌瘦。
D.王爷爷虽说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他说话做事通情达理,乡亲们都很信任他。
5、这话出自于你的口,( ),你可要说话算数。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6、“扎”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①zhā;②zā;③zhá。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扎”字读音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那个扎小辫儿的孩子看到医生要给她扎针,在妈妈的怀抱里挣扎着哭起来了。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梨花”指( )
A.雾凇
B.梨树的花
C.雪花
D.白色的柳絮
8、感知内容。
课文《梅兰芳蓄须》通过叙述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做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用“/”给下列诗句划出恰当的朗读节奏。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l)题西林壁______ (2)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从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位置,观察到庐山不同的样子。
【4】全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百年树木”
回首1998年,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中国南方的长江、北方的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了。今天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因为这是大自然向我们人类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不要乱砍滥伐,要保护自然,尤其要保护原始森林,不然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掘坟墓!
错已铸,灾已降,为了不让我们的军民白白流血流汗,白白失去宝贵的生命,政府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发布了扩大沿海地区的禁渔范围和禁止砍伐森林的法令。尽管这两条措施来得晚点儿,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只要我们放下手中的斧头,少砍树,多植树,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大自然,我想大自然也一定会给我们回报的。
说到植树,有一件小事让我感受颇深。
记得1996年秋天,我们文联的一行人到了佳木斯的小兴安岭。当地的作家朋友说要领我们去原始森林看看,我们都很兴奋。因为,在我的想象中,原始森林应该是 ;一旦你走进大森林,脚下是 ,阳光从树的缝隙中射进来,展现在面前的是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兴安岭的时候,面对的只是可怜的几株古树,哪里有一点儿“原始森林”的味道。得到的回答令我震惊不已:“小兴安岭原来的确很美,但是年年在伐树,天天在砍林,而新种的小树生长得太慢,一般说来,一棵红松或是云杉树长大成材需要大约一百年的时间……”
一百年!这沉甸甸的数字使我再次感到震惊。面对小兴安岭,面对洪水滔滔,面对我们的绿色植物一天天地减少,以及我们的生命在一天天地受到威胁的现实,“百年树木”这四个字,让我们警醒!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兴奋——(______) 保护——(______)
【2】面对“特大洪水”这一问题,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4】请你用精练的语言评说一下作者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指纹的奥秘
ㅤㅤ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出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为几种类型:不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据说,目前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ㅤㅤ②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你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行动。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抓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③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早在100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1】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指纹的 _____和 _____。
【2】读画线的句子,请你从写法的角度作批注。(写出一点即可)
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心灵
趟过那条清泠(líng)泠的小河,河边是绿草如茵的草坪和柔枝飘拂的柳树,柳枝间不时传出一两声悦耳的鸟鸣。这是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地方。
每天晚饭后,我便带着书本来这里读书。累了,仰躺在草地上,看头顶柳枝在晚风中轻柔的舞姿,看天边火红的夕阳和五彩缤纷的晚霞。
每次,我坐下来不久,就有一胖一瘦两个小姑娘,嘻嘻哈哈趟过河来,蹦蹦跳跳走进一个小山坳(ào)……天色暗下来,这两个天真的小姑娘也从山坳里走出来,消失在对岸的大村子里。
她们每天去干吗?我不禁好奇了。
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两个“小调皮”回来了。涨水了,河水湍急,发出“哗哗”声,两个小女孩为难了。
我望着她们可爱的神态,不禁笑了,“姐姐领你们过河,好吗?”“不过,你要告诉我,你们干什么去了?”
……
女孩一怔,接着笑了。哟,原来,小山坳里有位70多岁的孤寡老奶奶,她身体不好,生活不方便。两个小女孩每天去帮忙,老奶奶管她们叫“孙女”哩!
傍晚的景色多迷人呀!美丽的小河边,两颗幼小而美丽的心灵,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1】下列不属于文中景物描写的词语是哪个?( )。
A.清泠泠
B.嘻嘻哈哈
C.绿草如茵
D.柔枝飘拂
【2】每天晚饭后,我便带着书本来这里读书,句中“这里”指什么地方?( )。
A.河边
B.山坳
C.山林
D.田野
【3】短文最后一段中写到“傍晚的景色多迷人呀”,让傍晚的景色迷人的是什么?( )。
A.两颗幼小而美丽的心灵。
B.天边火红的夕阳。
C.五彩缤纷的晚霞。
D.河边绿草如茵的草坪。
【4】每天傍晚,两个小女孩去小山坳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听潮(节选)
①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漂在水上。
②海睡熟了。
③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④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⑤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⑥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⑦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⑧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xià)隙里,又拨刺(là)着岩石的壁垒。
⑨音响更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1】如果给文中第②自然段配插图,选择图片___________________更适合,因为______________。
【2】选一选。
作者运用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潮水,比如,第⑧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的,第⑨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的。
A.听觉 B.视觉
【3】下面句子中,与其他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是( )
A.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B.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C.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
【4】短文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海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志向
李大钊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 )。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 )。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糊里糊涂混日子。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 )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他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入神 增长 追求
B.入神 增加 寻求
C.凝视 增长 寻求
D.入神 增长 寻求
【2】短文讲述了关于李大钊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
这句话是对李大钊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
【4】短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尘不染”是指( )
A.学校的环境非常整洁。
B.李大钊穿着整洁,身上没有一点灰尘。
C.李大钊洁身自好,丝毫没沾上一点坏习惯。
D.李大钊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干净的地方。
【5】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老的神话》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羿射九日》这三篇神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再结合他们做的事简要写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提示:一个错别字,两个病句)
我酷爱书法。无论是钢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挥毫练笔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练习书法不仅使我写得好字一手,也陶冶了我的性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5处错误)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中你认识和接触过的小动物中哪一个最顽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顽皮?请以“顽皮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把它介绍给同学们吧!注意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表达出真情实感,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