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轻于( )毛 精兵( )政 不( )不忙 一( )而入
重于( )山 死( )其所 千( )一发 满脸( )肉
2、选词填空。
演奏 演出
1.1998年的春节,我国中央民族乐团想维也纳( )。
2.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 )的系统。
容纳 包容
3.乐池可以( )一个110人的乐队。
4.我们都应该有一颗( )别人的心。
出席 参加
5.每年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 )。
6.我( )了市里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具体而微:_______________
②获益匪浅: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朝: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排: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葛: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屏: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会: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如:成功贵在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七八个/星天/外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7、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9、阅读下面文宇,回答问题。
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
③“狮仔,念念!”
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 ”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第一段写出了“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日:“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锅子、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文段写的是除夕守岁,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三个“满”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作者回忆幼时过年的经历,语言不乏幽默风趣,试举一两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选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____同志而作的演讲。
【2】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或: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4】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_______。
【5】请把画线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把自己捐出去
露露3岁那年,爸爸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生活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个人肩上。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很清苦,生活也很拮据。
老师常常会在班上组织一些向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的活动。每次,望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着零花钱和玩具娃娃跑上讲台,露露的眼神就黯淡了下来。她也很想奉献一点爱心,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啊,连个像样的玩具也没有啊。
露露很想向妈妈要点钱,哪怕只是一个硬币。可是她不能这么做,露露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妈妈要负担起自己和弟弟的生活已经太不容易了。
那天,班上再次举行向孤儿捐款的活动。放学时,露露敲响了老师办公室的门。
夕阳金色的余晖里,露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她兴奋地告诉妈妈,要把自己捐出去,捐到孤儿院去。见妈妈疑惑地望着自己,露露忙解释说:“我是说我想周末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我想他们没有亲人,一定太孤独了。”妈妈紧紧把露露搂在怀里,眼里溢满了泪花。
第二天,妈妈带着露露到了孤儿院。接下来每个周末都是如此。
谁都能看出来,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和露露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露露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了一片快乐的天堂。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伴随了她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的整个童年。
多年后,露露长大了,成了著名的裁缝。当年孤儿院的小朋友米莉,也有了不小的成就,她们一起被请到了电视台。面对镜头,米莉说:“其实孤儿院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大家的关怀和温暖。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告诉我她把我当朋友,她让我们孤儿院的小朋友知道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
最能表达善意的不一定是钱,而是心。就算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一定要懂得爱。
【1】“把自己捐出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儿院的孩子们更看重钱与物品,还是关怀和温暖?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画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语句。
【5】读完文章,你觉得露露的童年快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关于抖音,你有什么建议?
材料一:
抖音APP,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的视频很短,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现一段音乐,视频也无法展现完整的故事内容。但因为人们本能有着将事情做完的驱动力,所以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遍这些视频,甚至会对这些并不完整的视频记忆深刻。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那些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比那些已经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二:
抖音APP自上架以来,就很受追捧。但是在该平台上,一些涉及危险、整蛊的视频也不在少数。比如,有用户分享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用户分享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或者用刀背劈红酒等可能使人受伤的视频,但均未看到标注提示。
材料三:
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抖音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2018年4月10日,抖音正式上线“防沉迷系统”。2018年5月6日,抖音邀请社会各界、广大用户代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地研讨拟订《抖音社区公约》。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抖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
(1)抖音APP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______
(2)比如,有用户分享高难度动作瞬间的视频,也有用户分享趁人不注意抽凳子整人,或者用刀背劈红酒等可能使人受伤的视频,但均未看到标注提示。______
(3)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抖音平台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8921个音频,89个挑战,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______
【3】“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的是什么现象?请在文中用“____”画出。
【4】如果《抖音社区公约》在拟定前征求你的意见,你会提什么建议?(请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感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
尽管我是个外国人,可他们还是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们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好漂亮呀”,“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呀!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了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大恩大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落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黑人孩子写感谢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这另一层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
( )→( )→( )→( )。
【5】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太多太多。读完短文,你想对哪些人表达感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21、习作
25世纪,科技的发达毋庸置疑,太空也成了人们的旅游胜地,太空上的设施可多了:别墅、宾馆、电影院、高级饭店……据说,月球上的房子是挂在树上的。高科技时代的月球多么令人神往!
开往月球的列车启动了……
请以以上内容为开头,发挥想象,续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