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词语注音
狂飙( ) 蛰伏( )
峥嵘( ) 飘逸( )
2、说文解字(解释下面的句子)。
(1)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2)以尔之文观之,学不优,无以仕,百里侯无望矣!
3、看拼音写字词。
(1)我们的汽车一直在jiā sù_____,我和弟弟wéi kǒng_______错过沿途的景色,都不肯在车上睡一小会儿。放眼望去,草原上一片碧绿,却没有让人感到dān diào_____。
(2)华罗gēng______jiào shòu______不断地钻研与探索,通过自己qiè ér bù shě______的努力,在数学lǐng yù_____取得了辉煌成就。
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写出三个形容时间快的三字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写出三个描写时间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
一(_____)石桥 一(_____)鱼塘 一(_____)彩虹
(_____)的头发 (_____)的眼睛 (_____)的小鸟
(_____)柳绿 春(____)满(____) 百闻不如(_____)见
6、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本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__________ 。
【2】解释下列字在诗中的意思。
同:__________乃翁: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8、课外阅读我最棒。
七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____)
(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____)
9、课内语段赏析。
怒江的“怒”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那江水像是受不了两岸危崖的夹击,怒气冲冲从上游奔涌而来,在狭窄险峻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激起的狂涛如风吼雷鸣,震得山谷轰轰作响。
【1】“怒”字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称谓 B. 表引用 C. 表着重强调
【2】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排比 D. 拟人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
②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便下了楼,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担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没吱声。
④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⑤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⑥我依然心里慜:“可是我觉得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⑦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
⑧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人物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父亲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只填序号。
第②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____);第③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____)
A.每一个路过的人 B.文中的父亲和“我
C.文中的父亲 D.文中的“我”
【5】读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你认同文中父亲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
11、片段阅读
腊八粥(节选)
①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③我的母亲是一九三〇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④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⑤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⑥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与结尾段相照应的语句,用“______”画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泫然”所流露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有位医学院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上的一杯尿液里,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接着又将那杯尿液递给学生。看着每个学生都忍着呕吐,照样把探入尿杯的手指塞进嘴里,教授笑嘻嘻地说:“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只可惜不够心细,没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啊!”
根据上文回答:
【1】医学院教授指出当医生必备的两条心理素质是 和 ,未来说明这两点的重要性,他做了一个示范:
学生们看过教授的示范,却只做到了两个要求中的 ,没做到 。
【2】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13、课内阅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
【2】在比喻句的后面打对号。
①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
②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
③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是一盏小灯笼。( )
④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好像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
【3】这段话通过军需处长冻死时的 、 、 三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他的 精神。
14、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丁立梅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⑥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4分)
①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表达与习作。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根据给出的情境,选一种具体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