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古诗词名句。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5)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冬景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四字词语。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欣赏了________的草原,参观了_____的故宫博物院,认识了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的桑娜、______的老支书……

3、照样子,写词语。

1、普普通通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黄茸茸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

(   )(   )大物   可见(   )(   )

形色(   )(   )   碧空(   )(   )

(   )(   )峭壁   思潮(   )(   )

(   )(   )可亲   苟延(   )(   )

5、想一想,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

3.周总理“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山村优美的风光。

【3】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__________的生活情景,也写出老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之情。

【4】补全文章中的诗句。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和“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的情趣。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子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早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

【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例说明, 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用“﹏﹏﹏”画出描述地球在宇航员眼中的样子的句子。这句话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如此美丽,可爱,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地保护地球。请你写一条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19868,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1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_______市大丰区。

2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一句中的两个____说明麋鹿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文表达了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从麋鹿多舛的命运,我领悟到:一是要______;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其实也和_______联系在一起。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间小记

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植物们就是这样,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老老实实地站上一辈子,谁也不会跑,谁也不会走,自己找养分,自己找阳光,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健壮自己。它们之间,谁也不惹,谁也不害谁,谁也不打谁的歪主意。因此,它们这个世界里,便没有追赶,没有欺侮,没有相互间的殴斗与残杀。

坏的是,因为它们没有脚,灾害来了无法闪躲,旱涝来了无法逃避。渴了,不能移动身子去找水喝;饿了,也没有办法迈开脚步去找东西吃。好在它们能挨,能忍。有多少吃多少,有多少喝多少。不争,不吵,不抢夺。

植物们默默地繁衍它们的子孙,默默地绵延它们的后代,也默默地构建它们自已的世界。就拿我家后面的这座山来说,没有人播种,没有人栽培,也没有人去理会,而各类植物们却在这座山上构建起了它们的完美世界。自低矮的小草到高挺的大树,自爬蔓的藤葛到丛生的灌木,都是那么的青嫩,都是那么地壮旺。山的年龄一定是很大了,而植物们的“宗族”,也有很古老的历史了,它们便一代接一代地,守着这片山,守着它们自己的世界。

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像某些高个子的果树,为了避免外来骚扰,不得不用树干把花果擎举得高高的。像某些荆棘,为了避免外来的欺凌,不得不武装上一些针刺。荆棘植物看起来怪凶的,然而,你不去惹它,它是绝对不会惹你的,没有听说有站起来追人的荆棘。别看它有针刺,不是用来攻击,而是以之自卫。

1用“   ”画出点明作者喜爱植物世界原因的句子。

2文中画“~~~”的句子中“完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不是植物特点的是( )

A.站立不动。 B.默默守卫自己的世界。

C.荆棘植物的针刺常用来攻击。 D.忍受灾害。

5为了说明植物为生存用尽了脑筋,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例子。

6植物们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不争,不吵,不抢夺。你喜欢它们的这种生存方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24小时的制度,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l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

1短文讲述了地球的优点有:①___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___

2___________ 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___________跟我们的睡眠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之情。

3怎样才能让地球“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请你写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1】文中划线句子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A.深化文章主题

B.渲染氛围

C.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

【2】船上的两国人像家人一样的原因是(

A.两国停止了战争。

B.两国人在船上相处久了,关系变得亲近了。

C.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两国人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危险。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团结一致面对困难和挑战。

B.战争带给人们非常大的苦难。

C.要学会宽容,要忘记仇恨。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改为字句)

 

(2)小萝卜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改为字句)

 

(3)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用加点词造句)

 

(4)小萝卜头大概是刚下课。(修改病句)

 

(5)这种虫子陪伴着常年里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缩句)

 

(6)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7)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照样子写一个比喻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20、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改为字句)

   

2.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储蓄罐空了   

材料:琪琪买了一只储蓄罐,她每天都往储蓄罐存钱,储蓄罐渐渐地满了,沉甸甸的。一天妈妈摇了摇储蓄罐,哑了;爸爸掂了掂,轻了。钱到哪儿去了呢?   

要求:围绕“钱到哪里去了呢?”这个问题,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有条理,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