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了一面雪白的屏障。
B.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学们习作中的问题。
C.在严打走私的行动中,奸商们的神机妙算终于败露了。
D.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遨游。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B.它的果实埋在地下,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3、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4、看拼音写词语。
(1)他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得了重病,被公司cí tuì_______,心情很yā yì_______。
(2)老人dīng zhǔ______家人要好好chóu xiè_______捡到手机的人。
(3)两架敌机被我军击落,它们冒着黑烟fǔ chōng_______下来。
(4)qīn lüè______者为了xiāo huǐ______zuì zhèng______,在圆明园内放了一把大火。
5、妙用成语。
请先补充关于“痴”的四字成语,再准确应用到句子里。
痴心( )想 痴人说梦 如( )如痴
(1)如果我们脱离实际,一味追求虚幻空想,即使发表再惊天动地的理想誓言,也不可能变成现实,这就和 没什么两样。
(2)现在的我,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徜徉在书海。尤其是读杨红樱老师的文学作品,更令我 。
(3)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不能一味 ,而要客观面对现实,做出正确预断,付诸千百倍的努力,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6、积累展示。
1.常言道: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3.梁启超的《______________》述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4.朱熹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眼到、口到。
5.本学期你最爱读的课外书(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过——得宝石
1.小白蛇的爸爸为了酬谢海力布,送给他____
A.金子 B.宝石
C.珍珠 D.弓箭
2.“酬”的解释有:①主人向客人敬酒;②报答;③报酬;④交际往来;⑤实现。本文中“酬谢”的“酬”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海力布想要龙王重重地酬谢自己吗?他为什么要了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话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把听到的话告诉别人,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
A.强调了在小白蛇心中这块宝石的重要与珍贵。
B.强调了说出听到动物的话的后果,为下文埋下伏笔。
C.突出了小白蛇对海力布的关心。
D.小白蛇怕他说出听到的动物的话后宝石就不灵验了。
8、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每字1分)
惊心动( ) 无所谓( ) 惊( )不定
( )然起敬 远( )重洋 ( )目无亲
9、阅读。
浓维生素E胶丸说明书
本品是一种与人体生长、发育、促进健康与预防衰老有关的营养要素。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或遵医嘱,每次10mg——100mg。保存在密封遮光、阴凉处。孕妇、小孩慎用。
【1】文中“本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慎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品”要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品”如何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草木有情
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òng)地上。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桠,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施关注着它。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
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1)在文中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1分)
(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4力气小,势力小。“瘦弱”中的“弱”字解释为 。根据义项②,可以用“弱”组词为 。(6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 反义词。
瘦弱( ) ( )
欣喜( ) ( )
(4)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4分)
①桂花在 季开放。
②作者种桂花有两个原因,一是 ;二是 。
③因为 ,所以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回地上。
(5)用波浪线划出直接概括本文中心的一句话。(1分)
11、阅读。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是一片广袤的草原,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一阵清风袭来,轻轻撩动起萋萋碧草,一望无际的草原就掀起了绿色的波涛。野牛们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它们当中,最年迈的那头公牛,劈开澄澈的河水,游到河心小岛上。它缓缓地走进高深的草丛里,踌躇满志地望着这辽阔的草原,享受着这里环境的平和悠闲。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对比西岸的风光,东岸的景象更加令人赞叹。
④东岸是一片繁华的丛林,风光同西岸形成鲜明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花草树木杂处一堂,肆意生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蝴蝶被摇动白色líng dang的兰花吸引着翩翩起舞;mà zha则在一cù一cù的jiāng果丛中跳跃;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绞绕,在树枝上攀援,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再从这棵树延伸到另一棵树,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⑤河西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蜂蝶舞动的wēng wēng声,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jī饿的动物撕吞食物或啃咬核果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赋予这荒野的世界一种粗犷的美感。
——节选自夏多勃里昂的《世界名人漫游札记》,有改动
【1】用“√”勾出下列生字的正确拼音。
旖(yǐ qí) 躇(zhù chú) 赋(wǔ fù) 澄(chéng dèng)
旎(nǐ nì) 垠(hén yín) 淤(yū yóu) 绞(jiāo jiǎo)
袭(xí xì) 澈(chè zhé) 攀(pān tān) 撕(sī shī)
肆(sì zì) 啃(hěn kěn) 哞(mōu mēn) 撩(láo liáo)
【2】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
果
声
饿
【3】“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这段话中的“俯瞰”是一个陌生词,请在下面写出你对这个词语意思的猜测,并且把做出这样猜测的依据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描写。认真阅读短文和下面表格的内容,总结东、西岸景物特点,填写在表格中。
西岸 | 东岸 |
广袤的草原 | _______ |
_______ | 骚动聒噪 |
平和悠闲 | _______ |
_______ | 粗犷之美 |
【5】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西岸的风光,东岸的景象更加令人赞叹。”这句话把西岸风光和东岸景象进行对比,用东岸风光衬托西岸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西岸美景的喜爱。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例如: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请你用上这种表达方式,表现“一座偏僻小城”的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送我去上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檐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为我备齐行装。我从船窗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窗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在文中找出体现父爱的一个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破旧的小船,让作者感到亲切和难忘。这是为什么?想好后填一填。
这是一只承载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船。
这是一只承载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船。
【3】对这两段课文表达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重于描写人物。
B.侧重于抒发感情。
C.侧重于叙述事情。
D.侧重于说明道理。
【4】下面对文章结尾的分析,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结尾虽然短小,但是饱含深情。( )
(2)文章结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
(3)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
13、课外阅读练习。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地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小全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地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战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地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通:“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条,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动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 )来叙述的。
A.事情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地点变化顺序
【3】请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心理情感变化的几个句子。
【4】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女儿高兴的原因是她考了双百,“我”要请她吃肯德基。(______)
(2)女儿明明被雨水淋着,回答却总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是因为女孩太高兴了,考了双百还能吃到肯德基,她感觉不到下雨。(______)
(3)短文第①⑤两段都是场景描写,描写了风雨中母女互相关爱的场面。(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选段
①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③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④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⑤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选文第①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母亲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与她挣钱的艰辛形成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反复出现,对其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个“立刻”,表示母亲丝毫不停地投入工作,显出母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
B.“立刻”重复出现,体现出一种紧张感,表现出母亲对待工作的认真。
C.母亲为养活儿女一刻也不想耽误,刻画出了母亲的辛苦,体现了慈母情深。
【3】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山四绝: 、 、 、 。
(2)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_______,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___________”的__________了。
(3)迎客松___________,枝干遒劲,虽然____________,却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一丛_____________,如同好客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__。
(4)陪客松正对____________,如同一个____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
(5)送客松_____________,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它向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山松_________。它们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它们__________,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6、阅读。
材料一:
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材料二:
长期食用垃圾食品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可导致癌症。
材料三:
2018年1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通过视频对于消费者关注度极高的“垃圾食品”传闻做出了澄清。他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从未发布过一份名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单。他强调称,别把所有加工食品或者快餐当作”垃圾食品”,一些提供了营养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现代健康平衡饮食的一部分。(以上材料选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垃圾食品。_______
A.垃圾食品是指汉堡等外来食品和葱油饼等传统小吃。
B.垃圾食品是指只提供热量或者超过人体需求的食品。
C.垃圾食品是指含油脂和面粉成为体内垃圾的食品。
D.垃圾食品是指营养过剩造成体内垃圾过多的食品。
【2】你同意下列观点吗?并说说理由。
①垃圾食品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油条等属于油炸类垃圾食品,所以不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饮食合理有度,健康平衡饮食是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快乐阅读,我能行: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2)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 )、( )、( )。
(5)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此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应该用( )的语气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A.悲伤、难过
B.生气、愤怒
C.喜悦、愉快
【2】选文画“ ”的句子是一组( )句
A.比喻
B.排比、拟人
C.比喻、排比
【3】选文写了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事物,描写的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
A.灵活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4】选文中多次用到了“愿意”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短文。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 )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
【2】选择:文中划线的句子意思是说( )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3】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写了侄儿向 ________________感恩,“我”向 ______ 和 _________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__________感恩。
【4】请你用——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一读,先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仿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想法”。
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_____________
21、夏天的南京是我国的三大“火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能按要求变换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
2.大鲤鱼消失在湖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1)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我们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教室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以《未来的教室》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以“ 真有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次活动等。注意内容要具体,要表达出真实的感受,语句通顺。